骆克道公共图书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骆克道公共图书馆(英语:Lockhart Road Public Library)是香港一间公共图书馆,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之香港公共图书馆系统管理,位于香港湾仔轩尼诗道225号骆克道市政大厦4至5楼,属分区图书馆规模。
![]() |



历史
1986年10月,香港市政局宣布因考虑到湾仔及跑马地有19万7千名居民,故决定于1987年1月在当区成立新的图书馆[1]。1987年1月8日,市政局副主席杜叶锡恩、图书馆委员会主席陈若瑟、湾仔区议会主席林贝聿嘉来到还没启用的骆克道公共图书馆参观[2]。骆克道公共图书馆于1987年1月12日启用,同月湾仔图书馆及跑马地图书馆因此决定停用[3]。
2006年,香港政府计划以2千万元为骆克道公共图书馆翻新[4][5]。在翻新前当局曾在2006年的两个周末举行咨询会,征询居民对图书馆改善工作的意见[6]。之后在2007年至2008年期间进行翻新工程,香港公共图书馆在2011年引入“智能识别”系统,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管理馆藏,骆克道馆亦成为全港六间进行智能识别系统操作试验的公共图书馆之一,于2011年12月27日开始进行试验[7]。
设施
骆克道公共图书馆在启用时位于骆克道市政大厦的5至6楼,面积约1,600平方米,分为成人借阅图书馆、儿童借阅图书馆、视听资料室等区域,藏有约15万本书籍,二百份报刊。视听资料室拥有二千多种录音及录像带,并额外放有3,000多种可供外借的录音带[3]。
评价
2004年,《钱江晚报》的刘诗平和张雅诗形容骆克道公共图书馆的借还书排队队伍很长[8]。梁文道和邵家臻形容2006年的咨询会虽宣称要收集市民的意见,但具体举办时的“形式其实已经决定内容”[9]。
2010年,《太阳报》记者李佩珩与室内空气质量顾问黄劲松一起测量了骆克道图书馆自修室的可吸入悬浮粒子含量,结果发现它比环保署的“室内空气质量指标”要求“多出近三倍”[10]。2012年,同一报章的记者再度测量骆克道图书馆自修室的二氧化碳含量,结果为3,000百万分比(ppm)[11]。同年《明报》引述民间团体107动力的测量结果为1080ppm[12]。2017年,《东方日报》记者测量了骆克道公共图书馆的二氧化碳浓度,结果为1893ppm,超出环保署的室内空气质量指标“良好”级别规定(1000 ppm)[13]。
2019年2月,新华社的王一娟和苏晓赞扬该图书馆把自修室和藏书区域分开的设计,让基于不同目的使用图书馆的使用者“各得其所,互不影响”[14]。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