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蜥鳄(学名:Machimosaurus)又名马奇莫鳄,是种已灭绝海鳄亚目,属于真蜥鳄科,生存于侏罗纪晚期(启莫里阶与提通阶)到白垩纪早期(巴列姆阶与凡蓝今阶)。化石发现于法国、英格兰、葡萄牙、德国、瑞士、奥地利。[2]斗蜥鳄的身长超过7.2米,是最大型的海鳄类,也是侏罗纪时期最大型的鳄形超目。[2]斗蜥鳄是最后的真蜥鳄类,在白垩纪早期灭亡。[3]
发现与种
在1837年,克里斯蒂安·埃里克·赫曼·冯·迈耶将一些发现于瑞士、奥地利的分散牙齿,命名为赫氏斗蜥鳄(Madrimosaurus hugii)。在1838年,汪迈尔发现拼法上的错误,将属名改为Machimosaurus。[2]这些牙齿呈圆椎状、齿端钝、有许多垂直脊,可轻易与其他真蜥鳄类辨别出来。[4]
赫氏斗蜥鳄的化石发现于法国、英格兰、葡萄牙、瑞士、奥地利。[2]M. ferox、M. recurvirostris、M. interruptus都是赫氏斗蜥鳄的次异名。[5][6]
在1967年,Krebs提出摩氏斗蜥鳄(M. mosae)是赫氏斗蜥鳄的次异名。[5]后来在法国的一个地层(属于启莫里阶晚期)发现一个几乎完整化石,证实两者为不同种。[7]理查·欧文曾将一些头骨与骨骼化石归类于上龙的一种(Pliosaurus trochanterius),可能属于摩氏斗蜥鳄。[5][2]
M. bathonicus与M. rigauxi的化石发现于法国,年代为巴统阶。[8]但这两个种的体型纤细,也缺乏斗蜥鳄的钝的牙齿特征。
一个发现于埃塞俄比亚的下颌前段化石,年代属于牛津阶或启莫里阶,过去被归类于扁鼻强龙的一种(Simolestes nowackianus),现在被认为是种大型的斗蜥鳄。[9]
古生物学
在下萨克森州的奥克河流域,发现两种真蜥鳄科化石,分别为狭蜥鳄、斗蜥鳄,以及新鳄类的棱角鳞鳄与Theriosuchus,属于启莫里阶。[10]法国西部的一个提通阶地层,也同时发现狭蜥鳄与斗蜥鳄的化石。[11]
在瑞士的一个启莫里阶地层,一个鲸龙的股骨被发现有齿痕,与当地发现的赫氏斗蜥鳄相符合。这显示斗蜥鳄可能在岸边伏击这只鲸龙,类似现代鳄鱼,或以这只鲸龙的尸体为食。[12]在瑞士北部的索洛图恩石灰岩(年代为启莫里阶),发现一个有齿痕的乌龟化石,以及一颗斗蜥鳄的断裂牙齿。[13]另外,在德国的一个侏罗纪晚期地层,也发现一个具齿痕的乌龟化石,与当地的一个斗蜥鳄牙齿相符。[14]
科学家分析斗蜥鳄的头骨的形态功能,显示牠们极可能以乌龟为食。[5][6]科学家并研究牠们的牙齿,认为斗蜥鳄的猎食方式是抓住、压碎具硬壳的动物。[4][15]
根据脊椎的关节突接合处,科学家认为斗蜥鳄生存于开放的海域,以尾巴左右挥摆前进,以四肢控制方式、保持平衡。从相关肌肉的附着点大,显示控制头部下摆的肌肉发展良好,可协助牠们潜水。[5]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