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名来源至今仍存有争议,“香港”一词早于明朝就已经有文献记载。香港特别行政区现时管辖范围,源于1860年九龙半岛和1898年新界地区并入香港岛后组成之英国殖民地。
早期文献记载
现存最早“香港”一词之文献记载,为明朝万历年间1596年郭棐所著之《粤大记》。该书中之“香港”并非标于现称香港岛之岛屿,而是今日之鸭脷洲。
大清国在今铜锣湾天后庙一带,设有红香炉水汛,1730年陈伦炯《沿海全图》标记“红香炉”[2]。1767年有英国海图用“Fan Chin Chow(范春洲)”标示今香港岛[3]。1778年,“HE-ONG-KONG”首次出现在西方海图[4]。181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曾勘探珠江口香港一带地形,所绘地图上有“红江”(Hong Kong),又赞扬大潭湾是良港;1834年至1839年,英船不时停泊在香港水域,律劳卑和威廉·渣甸分别去信英国首相第二代格雷伯爵和外相巴麦尊,建议占领香港[5]。
地名来源传说
香港一词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此等传说均解释香港岛得名之原因。香港开埠前,明朝末年已有香港之称,当时香港特指铁坑对面的小岛,即现今黄竹坑对面的鸭脷洲[6]。香港地名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个故事是英军最初登陆香港岛时,渔民陈群带领英军到港岛北群带路一带时告知英军“香港”此名[7]。香港有说指源于盛产和出口香木而名(运送香料的港口)[8]。
东莞县及新安县(今东莞、深圳、香港等地)盛产香木,“莞香”甚负盛名。早于宋朝年间沥源及大屿山沙螺湾种有大量莞香树。香农将土沉香制成多种香制品,从陆路先运抵尖沙咀,再由“大鸡眼”船集中于香港仔石排湾[9][10][11],或运往中国大陆,或经南洋远销至阿拉伯国家。古时尖沙咀又被称为香埠头,石排湾又是香市港口,港口以运香木出口而著名,因此被称为香港。
香港薄扶林有一条溪水,清冽甘甜,被附近居民及海船做淡水饮用,被称为“香江”(现已不存在),香江入海口就被称为香港,因此香港现时又称为“香江”。
清朝时期,传说有女海盗香姑(张保仔之妻),由于她盘踞今香港岛,所以该岛被称为香姑岛,简称香岛,后来又变成香港岛。 ( 注:这个说法基本上不可信,因为[ 香港 ]这个地名在明代已经出现 )
很久以前海上有一只红香炉漂到铜锣湾天后庙前,人们以为天后显灵,把香炉供奉于庙内,庙所在的山就是红香炉山,这个地方就被称为红香炉港,简称香港。
地名
水上人渔民,源自远古百越族,自远古时代开始就在广东一带聚居,他们是香港最早的居民,以往聚居在香港岛的香港仔、赤柱和九龙的油麻地等地。地理大发现后,大量欧美商人来华贸易,满清政府只准广东一口通商。英军初抵港岛时在赤柱一带登陆,一名水上人女渔民陈群为英军开路,带领英人从香港仔循香港村、石排湾等地,越山至港岛北部“群带路”一带(即后来之维多利亚城)。经香港仔时,英军询问所在何地,陈群以水上人音回答“香港”,蜑家话“香港”近似广州话“康港”[12],英人即以水上人音“HONG KONG”为记,因而成为全岛之总称,整个岛屿就被称为香港岛[13]。
1841年香港岛全岛割让予英国,1860年九龙半岛割让,殖民地政府将之与香港岛合称为香港。1898年新界被英国租借,殖民地政府视新界为香港一部分,是为今日香港所指范围。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