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业自开埠以来一直都是香港的主要经济支柱和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早在鸦片战争之前,英国人便已看上当时只属小渔港的香港水深港阔的丰厚天然资源[1]及它的地理优势,而于1841年当英国人和满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占领香港后,他们便利用优势开始发展小规模的商业贸易活动。从此之后,香港各行各业便百家兴旺[2]。
本条目为香港经济系列之一 |
|
其他香港系列
|
香港商业的发展历史约可分为开埠初期、大战时期、工业起飞和回归的四大部分,开埠初期香港地理优势积极发展贸易事务,把货品自中国运向世界各地。大战时期西方各国停止向中国贸易,香港优势尽失,面临危机。工业起飞年代香港工业极为发达,令香港经济急速增长。而回归后香港因行政上的特殊优势,香港零售业、贸易业上都很发达。香港的商业区有很多,其中中环[3]及九龙东分别被政府定为CBD及CBD2、其他商业区则有鲗鱼涌、湾仔、油尖旺区等。
简史
自从英国人看中维多利亚港的优势,占领香港后,立刻宣布香港为自由港,使来往当时中国至欧洲各地的货物及资金在香港聚集。英国商人因为需求增大而在香港兴建多个货运码头及仓库等设施,也开办了多间洋行和银行等贸易的机构。不过当时主导的仍然是洋人,华人或香港本地人则多从事搬运等的劳动业务,不过也有部分华商也来港设立南北行到中国进行贸易。[4]
二十世纪初,欧洲多国因战争而加紧从中国作进口贸易,香港因而获利,而另一方面,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工业受损失,要从外地进口,香港九龙一带出现多家工业。
但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日军占领香港后,香港的商贸几乎完全停顿。而随着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西方各国宣布对中国实施禁运的政策,香港的商贸再不是主导商业的元素。不过幸好适逢当时不少中国大陆的难民都是本身拥有一定资本的企业家,加上南下人口所带来的庞大廉价劳动力,使香港工业开始迅速发展,带来大量商品收入。香港亦由转口港经济转型为一工业城市,香港商业历史也步入工业起飞时代,为日后发展奠下基础。
大陆难民在1950年代起大批的南下香港展开新生活,这为香港带来了庞大劳动力,写下工业的第一页后,在1950年代至1990年代初,工业一直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轻工业是其中主要部分,包括钟表、纺织品、电子产品、玩具、塑胶制品等。因香港产品价廉物美,工业产品行销至世界各地,带来庞大的商业收入。
在1960年代,香港的金融业在国际上仍寂寂无闻,随着1970年代起港府实施一系列自由开放的金融政策,金融业蓬勃发展,银行业务日益国际化。在1990年代中期,香港外汇市场交易量居世界第6位,股票市场在世界名列第8位[5];香港黄金市场与伦敦、纽约和苏黎世并列为世界四大金市[5],亦与伦敦和纽约并列世界三大金融中心,有“纽伦港”之称。
香港主权于1997年7月1日正式从英国移交至中国后,香港便成为一个特别行政区,享有港人治港和一国两制的特殊身份,在国际上跟中国大陆担任中介人角色,香港的商业贸易也因此重新蓬勃发展起来。除此之外,旅游业也是香港回归后一项重要的经济支柱,香港以中西文化交流汇萃的特色,加上购物及美食,一直吸引大量旅客,其中就带动了香港的零售业和饮食业的商业收入。
商业优势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