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仔浸信会吕明才书院(英语:Aberdeen Baptist Lui Ming Choi College,缩写为ABLMCC;简称浸中),由香港基督教浸信会创立,前身是培真中学(1974-1978)、香港仔浸信会中学(1978-1995)。位于香港岛鸭脷洲玉桂山利东邨道18号,是一间由香港仔浸信会兴办的资助男女文法中学。中文校训是“至真至善”(希腊语为 Agathos & Aletheia)。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12月6日) |
![]()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d/HK_ALC_Lei_Tung_%E9%A6%99%E6%B8%AF%E4%BB%94%E6%B5%B8%E4%BF%A1%E6%9C%83%E5%91%82%E6%98%8E%E6%89%8D%E6%9B%B8%E9%99%A2Aberdeen_Baptist_Lui_Ming_Choi_College_swim_pool.jpg/640px-HK_ALC_Lei_Tung_%E9%A6%99%E6%B8%AF%E4%BB%94%E6%B5%B8%E4%BF%A1%E6%9C%83%E5%91%82%E6%98%8E%E6%89%8D%E6%9B%B8%E9%99%A2Aberdeen_Baptist_Lui_Ming_Choi_College_swim_pool.jpg)
历史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ABLMCC_East_Playground.jpg/640px-ABLMCC_East_Playground.jpg)
- 1975年,香港仔浸信会接办培真中学,是为直资中学,全名为香港仔浸信会培真中学,校址为香港仔水塘道的香港仔浸信会现址。
- 1979年,更名为香港仔浸信会中学。
- 1982年,由直资中学转型成政府资助中学。
- 1983年,扩校计划开展,加建足球场。
- 学校于1987年接受吕明才基金资助学务,并易名香港仔浸信会吕明才书院。
- 1988年,完成扩校计划,新教学大楼落成。
- 约90年代初期,为配合扩展与学童人口上升,学校多番与港英政府协商迁校,最终政府批准学校迁往玉桂山的新校舍。
- 新校址于1993年开展建造工程,同时筹备新校启用后,加建泳池。
- 经过约两年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完成。同年,学校开始使用新校址教学,同时更改校徽、学校运动衫、校呔、校服之款式(女生由穿旗袍改为穿校裙)。为方便管理,学校六社中,撤销史怀哲及卫斯理社,仅保留其余的加尔文、路德、慕迪与司布真社。
- 约1995年终,泳池建设工程开展。
- 泳池于1997年落成并启用。同时,名命为吕高文游泳池。
- 1998年,开展母语教学。
- 为庆祝创校二十五周年,特于2000年4月10日香港大会堂举行浸中银禧音乐会。
- 2004年5月15日,举行“香港仔水塘步行筹款日”,为当时将落成的校舍新翼购入设备作筹款。
- 筹备及建设多年的校舍新翼于2004年启用。
- 由学校筹备的三十周年纪念音乐剧《带给我未来》于2005年4月13日假香港大会堂公演。
- 学校于2007年8月31日,该校成立“法团校董会”,校董会是由办学团体(香港仔浸信会)、校长、家长校董、校友校董、独立校董组成,以管理学校。[1]
- 为纪念于任内因病逝世的张永福校长,该校于2008年1月26日举行追思会。[2]
- 2008年10月至11月,为了给汶川大地震的灾民打气,该校参与由公益少年团及香港濒危物种保育基金会等机构合办的“四川震灾— 一纸献关怀”活动,于礼堂设计打气卡并送赠灾民[3]。
- 2009年,为纪念张永福校长逝世,学校将东北方的一处花园命名为福恩满园。
- 为配合香港特区政府的教育政策,学校2010-2011学年首度开办中一“弹性班”(中一的五班中,其中两班以英文教授科学科),翌学年扩展至中二,至2012至2013年扩展至中三(中三的四班中,其中两班以英文教授化学和物理科)。及后持续开办中一至中三的“弹性班”。
- 2012年,推行达人计划,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4]
- 2014年9月所发生的9·28催泪弹驱散行动及后续爆发的雨伞运动,引发香港社会极大回响。有中五年级的学生自发于2014年9月29日举行“联班罢视升旗礼行动”(及后校方取消该年度升旗礼)[5],以及“罢课大会” (四社社长担任学生代表筹办; 学生会内阁因无人竞选,干事职位全告出缺的情况下,故并没有参与其中) ,让同学自行发表对政改意见,校方亦借此加强公民教育。
- 2015年4月,四十周年纪念音乐剧《Mounting Up 如鹰展翅》公演。
- 2015年,《十年》之其中一个故事《浮瓜》于校园取景拍摄。
- 2015年11月下旬,学校爆发手足口病疫情,为防范疫症蔓延,此年度的陆运会及敬师宴取消,活外活动亦予延期或取消,学校饭堂亦暂停营运。12月上旬起,部分上课日更提早放学[6]。
- 2015年12月19日,该校潜水队正式成立,该队亦成为香港首间参与香港珊瑚普查的中学[7]。
- 2019年6月9日,2019年6月9日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游行在国际社会上引关起极大关注,有中三级同学发动罢考TSA,以表示对修定逃犯条例的不满。
- 2019年9月6日,学生自发人链(浸中x真光),以表示对修定逃犯条例的不满。
办学宗旨
秉承基督教精神办学,旨在培养学生整全人格,躬行实践“至真至善”(BE TRUE & KIND)的校训。
透过广泛课程,灌输各样学科知识及技能;组织多元化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潜能;学校亦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共同合作,培育学生成长,使能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学会与人相处,勇于承担责任。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0/ABLMMC_%E8%87%B3%E7%9C%9F%E8%87%B3%E5%96%84.jpg/640px-ABLMMC_%E8%87%B3%E7%9C%9F%E8%87%B3%E5%96%84.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a/ABLMCC_%E7%95%A2%E6%A5%AD%E7%A6%AE%E6%A9%AB%E9%A1%8D.jpg/640px-ABLMCC_%E7%95%A2%E6%A5%AD%E7%A6%AE%E6%A9%AB%E9%A1%8D.jpg)
目标
学校学生自称为“浸中人”(Abssian)。
ABSS乃1987年以前学校未易名为“香港仔浸信会吕明才书院”前Aberdeen Baptist Secondary School(香港仔浸信会中学)的简称。
学校一直着意培养学生“专心致志”(Assiduous)、“与人为善”(Benevolent)、“自信”(Self- confident)、“真诚”(Sincere)的品德;努力建设学校群育的工作,打造“浸中人”;营造学校成为一个学习的社群,以体现校训“至真至善”的精神。
社制
该校于1979年起创立社制,下设加尔文、慕迪、路德、卫斯理及司布真五社,及后因学生人数上升,增设史怀哲一社,令校社数目增至六社。制度之目的为透过校内团体以培养同学之团结、合作精神。迁校后,校方为方便管理,学校六社中,撤消史怀哲及卫斯理社,仅保留其余的加尔文、路德、慕迪与司布真社。[8]
四社杯
各社社分会由校方所纪录,全年度社分最高之社将获得四社杯,是为该校的一个名誉。社分可经各类型社制比赛中取得,例如社制排球比赛、水运会、陆运会、问答比赛、中英文打字比赛等。
科目
中文、英文、数学、通识、科学、生社、公社、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中史、地理、音乐、体育、家政、宗教、电脑、普通话、视觉艺术、经济、中国文学、旅游与款待、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
学校设施
- 学校有一座教学楼,当中分为新翼:陈德生伉俪楼、旧翼:黄文杰大楼。
- 学校面积超过9000平方米,面对香港仔避风塘。
历任校长
任期 | 校长 | 学校阶段 |
1975年至1976年 | 袁国良先生 | 培真中学 |
1976年至1996年 | 赖慰庭先生 | 培真中学、香港仔浸信会中学、香港仔浸信会吕明才书院 |
1996年至2004年 | 阮磐石先生 | 香港仔浸信会吕明才书院 |
2004年至2007年 | 张永褔先生 | 香港仔浸信会吕明才书院 |
2007年至2020年7月 | 禤杨美邻女士 | 香港仔浸信会吕明才书院 |
现任 | 黄家厚先生 | 香港仔浸信会吕明才书院 |
学生会
为校内重点学生组织之一,职责包括协助同学将其意见反映予校方、提供文具售卖、监察小食部食品质素及主办大型活动等。学生会亦有委派学生代表加入学生福利委员会,参与恒常会议以及投票部分决议案。学生会历届亦有以举行论坛等方式去鼓励同学关注社会事务及校内议题。
传统上,学生会大部分内阁都以自动当选方式产生,历届甚少出现多阁参选的情况;学生会干事会上任以及终期试后,需分别出席共两次的答问大会,同学提问尖锐,历届干事会皆慎重看待。
学生会曾经固定使用新翼陈德生伉俪楼602A室作为会址,但如今在校园内已经并无固定会址;学生会召开会议场地视乎干事会内阁弹性安排。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d/Student_Council_Seats.svg/320px-Student_Council_Seats.svg.png)
2013-14年度干事会内阁推动并试行由以选举方式组成的评议会;评议会共有31个议席(票选或协商推举方式产生共22席班代表评议员,及由学生会主席提名并委任方式产生共9席不具投票权的干事会代表评议员),并执行及遵守《学生评议会附例》,学生会内阁必须向评议会交代会务以及出席质询环节。
2015年9月,学生会会章在第五次修订中将学生评议会及学生评议会附例正式纳入会章第七章《监督》。
年份 | 内阁名称 | 主席 | 备注 |
2023-2024 | Camellia | 黄雅诗* | |
2022-2023 | Zephyr | 冯思珩* | |
2021-2022 | Amaryllis | 卢家俊* | |
2020-2021 | Origin | 徐逸轩* | |
2019-2020 | Essential | 陈泽霖* | |
2018-2019 | Astra | 郑颖恩* | |
2017-2018 | Sapphire | 锺嘉文* | |
2016-2017 | All-Time | 莫逸涛+ | |
2015-2016 | Stardust | 徐芷晴+ | |
2014-2015 | 不适用(学生会出缺,相关功能被学生会工作小组有限度替代) | 吕美熺# | 由校方委任为学生会工作小组主席 |
2013-2014 | Eternity | 陈灏+ | |
2012-2013 | Vestas | 苏健锋+ | |
2011-2012 | Hearts | 刘灏民* | 得票不详 |
2010-2011 | Libra | 陈毅聪+ | |
2009-2010 | Utopia | 郭建燊 | |
2008-2009 | United | 汤庸皓 | |
2007-2008 | SP | 许传皓+ | |
2006-2007 | 何颖蓉 | ||
2005-2006 | 黄伟麟 | ||
2004-2005 | Wind | 林钰晏 | |
2003-2004 | O2 | 邝松亨 | |
2002-2003 | Elite | 陈德建 | |
2001-2002 | 麦仲辉 | ||
2000-2001 | 谭铭聪 | ||
1999-2000 | 汤慧莹 | ||
1998-1999 | 郑伟豪 | ||
1997-1998 | 施清秀 | ||
1996-1997 | 郑诗琪 | ||
1995-1996 | 卢少琼 |
学会
以下内容不包括各学社、收费课外活动班、学长队、辅助学长队及学生会。
学会名称 | 首次承办年度 | 备注 |
公益少年团 | 不详 | |
天文小组 | 2012-2013 | |
园艺组 | 不详 | |
日本文化研究学会 | 2014-2015 | |
图书学会 | 不详 | |
家政学会 | 不详 | |
地理及环保学会 | 不详 | |
记忆法学会 | 2013-2014 | |
棋艺组 | 不详 | |
美术学会 | 不详 | |
形象指导学会 | 不详 | |
自然科学学会 | 不详 | |
泳队 | 不详 | |
草地滚球队 | 2011-2012 | |
排球队 | 不详 | |
篮球队 | 不详 | |
福音足球队 | 不详 | 只限中一学生参加的校内足球队 |
足球队 | 不详 | 只限中二或以上学生参加的校内足球队 |
羽毛球队 | 不详 | |
乒乓球队 | 不详 | |
校园小组 | 不详 | |
深资童军 | 2010 | 港岛地域256童军旅 |
童军 | 2004 | 港岛地域256童军旅 |
校园电视 | 不详 | |
学生团契 (初团) | 不详 | |
学生团契 (高团) | 不详 | |
历史学会 | 不详 | |
合唱团 | 不详 | |
管乐团 | 不详 | |
声乐小组 | 不详 | |
音乐学会 | 不详 | |
浸中气枪射击组 | 不详 | |
义工小组 | 不详 | |
机器人学会 | 不详 | |
话剧组 | 不详 | |
健康校园学会 | 不详 |
学会名称 | 最后承办年度 | 备注 |
---|---|---|
弹网组 | 不详 | |
点心班 | 不详 | 相关功能被家政学会取替 |
公民教育学会 | 2013-2014 | |
中文朗诵队 | 不详 | 相关功能被中文学会取替 |
摄影学会 | 2014-2015 | 因摄影趋流行而停止承办 |
校旗
校旗以蓝色为底色,上绣有迁校前所用的校徽,校徽置中[9]。
由于校徽随迁校而被更换,旧版校旗不再使用。校旗一共有两个版本,皆以紫色作底色,上绣有校徽。较旧的校旗版本,校徽置左,而较新的版本,校徽置中[10]。 而除了开学日、陆运会外,校旗在学校或校外悬挂的机会相当少。而两款版本的校旗亦同时流通及被使用。
著名教师
校友
![]() |
校园文化
- 四社大会:每一年度四社,即加尔文、路德、慕迪与司布真社都会在九月下旬举行四社大会,进行四社干事选举。每一年四社大会的人事更替备受同学重视,社长人选更成为同社社员之间的热门话题。四社大会亦成为嬴取四社杯的开幕式,亦意味着新任社长以带领社员嬴取四社杯为目标,夺杯成为社际文化的荣誉象征。[来源请求]
参见
- 香港仔浸信会白光幼稚园(同为香港仔浸信会所办学校)
- Mounting Up 如鹰展翅(该校四十周年纪念音乐剧)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