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莎莉嘉(英语:Typhoon Sarika,国际编号:1621,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242016,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Karen,台湾译名:莎莉佳)为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1个被命名的风暴。“莎莉嘉”(高棉语:សារិកា)一名由柬埔寨所提供,意指爪哇八哥[1][2]。莎莉嘉是10月第2个影响华南地区的热带气旋,先在菲律宾以东近海急剧增强并穿越吕宋,再于南中国海中部重新组织和掠过海南。此后其外围雨带与偏东气流在珠江口一带汇聚,更导致香港受暴雨影响,香港天文台自1992年设立暴雨警告系统以来,首次需要在10月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由于莎莉嘉在菲律宾造成严重伤亡和重大损失,所以在第49次台风委员会会议上遭除名,新名称由“翠丝”取代之,意即啄木鸟。
超强台风莎莉嘉 Typhoon Sarika(英文) | |||||||||||||||||||
---|---|---|---|---|---|---|---|---|---|---|---|---|---|---|---|---|---|---|---|
| |||||||||||||||||||
| |||||||||||||||||||
| |||||||||||||||||||
| |||||||||||||||||||
概况 | |||||||||||||||||||
形成日期 | 2016年10月10日 | ||||||||||||||||||
消散日期 | 2016年10月20日 | ||||||||||||||||||
最低气压 | 935 hPa | ||||||||||||||||||
瞬间最大阵风 | 250 km/h | ||||||||||||||||||
影响 | |||||||||||||||||||
财产损失 | 约7亿5670万美元 | ||||||||||||||||||
死伤人数 | 34死、3人失踪 | ||||||||||||||||||
影响地区 | 菲律宾、中国大陆(海南、广东、广西)、香港、澳门、越南 | ||||||||||||||||||
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
发展过程
虽然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已步入秋季,但是2016年10月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活动接踵而来。在热带气旋艾利减弱之际,一个低压区于10月10日在菲律宾南部与雅蒲岛之间的海域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热带扰动编号93W[3]。受惠于垂直风切变微弱、高空辐散良好和海水炎热的优良环境,该系统在10月11日稳定发展和开始旋转[4],日本气象厅在12日凌晨2时把该低压区升为热带低压[5],4小时后便在早上6时对其发出烈风警报,表示一日内会加强为热带风暴;与此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对此低压区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6],香港天文台则在上午11时45分表示“一个热带气旋似乎在形成中”[7]。初时电脑数值预报模式显示此风暴穿越菲律宾后将大致朝向越南和北部湾一带,但随后运算结果一度北抬,欧洲中期预报中心预料此风暴登陆海南至雷州,美国全球预报系统更预测此风暴转向北推进,有可能朝向珠江口一带;然而北半球秋季热带气旋向来较难预测,副热带高压脊东退与否,以及预计会南下的东北季候风强度皆令此热带气旋动向有变数[8]。
随着该系统对流渐趋活跃,呈现更明显的热带气旋雏形,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当晚11时把该系统升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热带气旋编号24W[9],香港天文台到13日上午9时45分跟随升格[10]。因应该系统逐渐整合巩固[11],日本气象厅在晚上8时55分把该热带低压正式升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莎莉嘉,给予国际编号1621[12];中国国家气象中心、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紧随其后,分别在当晚9时40分及11时把莎莉嘉升为热带风暴[13][14],台湾中央气象局也在晚上10时把莎莉嘉升为轻度台风[15],香港天文台则延至14日凌晨3时半才把莎莉嘉升为热带风暴[16]。
莎莉嘉继续位处于上述优良环境内,迅速而显著增强,对流云带卷入中心[17],组成中心密集云团,日本气象厅、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先后在早上8时45分、上午11时15分和下午4时正把莎莉嘉升为强热带风暴[18][13][19]。此时数值预报开始掌握副热带高压脊的预测强度,对莎莉嘉的预报路径也渐趋一致,以穿越吕宋后直扑海南为主流[20]。入夜后莎莉嘉中心处出现“云卷风眼”,日本气象厅在当晚8时45分率先把莎莉嘉升为台风[21],台湾中央气象局紧接在晚上10时把莎莉嘉升为中度台风[15];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及香港天文台在15日凌晨5时、5时半和早上6时半亦接连把莎莉嘉升为台风[22][13][23]。
发展初期副热带高压脊对莎莉嘉的引导较不明显,莎莉嘉只以时速12至14公里西移逼近菲律宾中部群岛,且在非常接近该区之际短暂北跳,仅仅避开群岛;不过之后副热带高压脊向西伸展,莎莉嘉因而在15日加速至每小时25公里,同时恢复较偏西路线,直指吕宋[24]。与此同时莎莉嘉继续临岸急剧增强,并打开一个眼壁较粗糙的风眼,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分别在下午5时20分和晚上9时半把莎莉嘉升为强台风[13][25],前者更在晚上11时10分把莎莉嘉进一步升为超强台风[13],而后者亦在事后报告把莎莉嘉补升至该分级,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由每小时175公里上调至每小时185公里[26]。莎莉嘉于16日午夜后达到首个强度巅峰,于凌晨2时许在菲律宾吕宋奥罗拉省登陆,早上移入南中国海中部并大致向西推进[27]。受到地形影响,莎莉嘉的强度回落,风眼变得模糊不清,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凌晨5时35分把莎莉嘉降回强台风[13],更在上午10时55分把莎莉嘉降为台风,而香港天文台也在早上6时半把莎莉嘉降回台风[28]。莎莉嘉在17日重新组织,并再度采取西北偏西路径,减速到每小时18至20公里,直扑海南[29]。
经过一轮重新整合后,莎莉嘉的“云塞风眼”重新贯通,变回原先较粗糙的风眼,同时其环流也明显扩大,尤以北半圆为甚[29]。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先后在下午5时05分和45分把莎莉嘉重新升为强台风[13][30],但香港天文台在事后撤销该升格。18日早上莎莉嘉移至副热带高压脊西南侧,移动路径渐呈偏西北,锁定在海南再度登陆。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宣布莎莉嘉于上午9时50分在海南万宁市和乐镇登陆,随后在下午1时10分把莎莉嘉降为台风[13],但香港天文台至下午6时半才跟随[31],此时莎莉嘉的风眼已被填塞,对流也开始变浅[32],日本气象厅更已率先在下午5时45分把莎莉嘉降为强热带风暴[33],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分别在晚上8时10分和45分亦作出此项降格[13][34]。莎莉嘉肆虐海南半日后,于晚上较后时间移入北部湾[35]。
出海后莎莉嘉在19日向偏北移动并持续减弱,未能重新组织,香港天文台在上午9时半把莎莉嘉降为热带风暴[36]。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宣布莎莉嘉于下午2时10分在广西防城港东兴市最后登陆,紧接在下午3时15分亦降为热带风暴[13]。此后莎莉嘉受陆地摩擦,强度下滑得更快,短短数小时内已失去所有深层对流,低层环流中心变得难以辨认,系统东北面接上与东北季候风相关的云带。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下午5时正把莎莉嘉降为热带低压并发出最后警报[37],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25分钟后跟随降格[13],晚上8时05分宣布停编;香港天文台和日本气象厅亦分别在下午6时半和晚上9时05分作出此项降格[38][39],香港天文台最终在20日凌晨3时半把莎莉嘉降为低压区[40],而日本气象厅在早上8时的等压线天气图上显示莎莉嘉减弱消散[41]。
影响
- 当地发出之最高风暴信号:三号风暴信号
莎莉嘉形成时的预测路径已经对菲律宾构成威胁,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在10月13日下午5时发出一号风暴信号,当时莎莉嘉集结在比拉克以东约520公里。随着莎莉嘉增强和逼近,当局在14日凌晨5时发出二号风暴信号,当时莎莉嘉移至比拉克以东约330公里。由于莎莉嘉急剧加强为台风,对菲律宾中部群岛和吕宋威胁大增,当局在晚上11时发出三号风暴信号。15日各地天气急速转坏,有狂风暴雨;16日凌晨2时许,莎莉嘉登陆吕宋奥罗拉省,当地刮起飓风程度旋风。莎莉嘉于当地造成最少2死3失踪,过万人需要疏散[42]。
- 当地发出之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三号强风信号
因应莎莉嘉移入南中国海后将与东北季候风共同影响,带来强风和狂风大雨,香港天文台在10月16日上午11时50分发出“特别天气提示”,表示当晚考虑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呼吁市民做好抗台措施[43]。天文台在晚上9时2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44],当时莎莉嘉集结在香港之东南偏南约680公里[26]。天文台表示,莎莉嘉在晚间将与香港保持一段距离,一号信号在翌日日出前将会维持;但17日日间风力将逐步增强,届时天文台会视乎风力变化,考虑发出三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45]。因应莎莉嘉移入南中国海后环流扩大,雨带亦稳定靠近,天文台在17日上午9时45分表示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发出三号信号[46]。天文台在下午1时40分发出三号强风信号[47],当时莎莉嘉移至香港之西南偏南约550公里[26]。天文台预料香港普遍风势逐渐加强,三号信号会在当日维持[48],后于下午4时45分表示预计莎莉嘉与香港保持500公里或以上距离,三号信号在晚间维持[49]。晚上香港市面风势仍较弱,但离岸的横澜岛则早在日落时份已开始持续吹烈风。
天文台在10月18日凌晨4时45分表示当莎莉嘉在中午左右于海南登陆后,对香港的直接威胁将会减低,但在莎莉嘉及东北季候风的共同影响下,预料香港离岸海域当日大部分时间仍然吹强风,天文台会在当日稍后考虑发出强烈季候风信号,以取代三号信号[50]。莎莉嘉于凌晨5时最接近香港,在香港之西南约520公里掠过[26],这标志着莎莉嘉打破2011年强台风尼格之510公里纪录,成为天文台自2007年采用测风网络后风暴中心距离香港最远的三号信号。然而随着莎莉嘉的外围雨带开始带来狂风大雨,上午香港多处地区风势不跌反升,甚至拾级而上,中午前广泛地区风势已达强风程度,部分地区如长洲和大尾笃更受烈风影响[51]。天文台亦需在下午3时25分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52],以及在下午5时半发出新界北部淹水特别报告[53]。虽然风势仍居高不下,且转吹东南风,显示受莎莉嘉环流影响多于被东北季候风支配,但是天文台在晚上10时10分直接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54],并紧接发出强烈季候风信号[55],当时莎莉嘉集结在香港之西南偏西约580公里。莎莉嘉吹袭期间,天文台8个参考自动气象站有4个测得强风,当中1个更测得烈风[56],三号信号达标。长洲、西贡、启德和机场测得之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分别为每小时69、54、48及44公里。
在莎莉嘉的外围偏南气流与东北季候风的辐合下,翌日(19日)日间香港仍有狂风大雨,天文台在上午9时20分发出山泥倾泻警告[57],至下午1时正再度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58],新界北部淹水特别报告亦在25分钟后再次发出,打破该特别报告设立以来全年最晚发出之纪录。随后雨势急速恶化,天文台在下午3时半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59],到下午4时正更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60],是设立暴雨警告系统以来全年最晚发出的红色和黑色暴雨警告信号、最晚发出的全年首次最高暴雨警告信号,以及首次于10月发出该信号。市区、大围、沙田、大埔和北区累积超过200毫米雨量,香港天文台总部在下午3时至4时测得打破10月份最高每小时雨量纪录的78.7毫米雨量[26],但此纪录已先后被2021年热带风暴狮子山及2023年强台风小犬打破[61]。香港多处地区出现严重淹水,尤其是香港岛东区和南区,部分地方水深及膝;柴湾更有山洪暴发,洪水冲走摩托车和涌入新翠商场。
- 当地悬挂之最高热带气旋信号: 三号风球
随着莎莉嘉移入南中国海后逐步靠近,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在10月16日晚上10时半悬挂一号风球,当时莎莉嘉集结在澳门之东南偏南约700公里。气象局预料翌日早上悬挂较高风球机会不大;后于10月17日上午10时表示日间悬挂较高风球机会不大。气象局在下午4时45分表示晚间视乎情况考虑是否悬挂三号风球。气象局在晚上10时正悬挂三号风球,当时莎莉嘉移至澳门之西南偏南约480公里。气象局表示翌日早上悬挂更高风球机会不大,并发出“特别报告”,呼吁在大桥驾驶人仕注意行车安全。气象局在10月18日上午10时正表示预料三号风球会维持一段时间;后于下午6时45分表示预料三号风球会在晚间维持;再于10月19日凌晨1时表示预料三号风球会维持一段时间。气象局在10月19日凌晨4时除下所有风球,并同时悬挂强烈季候风信号,当时莎莉嘉集结在澳门西南偏西约520公里。
- 当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由于莎莉嘉发展成熟,一度增强为超强台风,并于穿越菲律宾后将稳定和快速朝向海南,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10月16日早上6时正直接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国家气象中心预计莎莉嘉将再度加强,并于18日日间登陆琼海到三亚一带,但亦可能在该区对开海面掠过。半日后国家气象中心在下午6时正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当时莎莉嘉集结在海南陵水县之东南偏东约860公里。随着莎莉嘉稳步西进,严重威胁海南,国家气象中心在17日早上6时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当时莎莉嘉移至万宁市之东南偏东约570公里。莎莉嘉在18日上午9时50分登陆海南万宁市和乐镇,并在海南肆虐大半日,接近午夜才移入北部湾。
超强台风莎莉嘉造成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受灾人数达374.3万人,超过1,100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为54.9亿人民币[62]。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