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特穆尔鸟属(学名:Alcmonavis)是一属已灭绝的基干鸟翼类恐龙,晚侏罗纪时期生活在现今德国地区。该属中唯一命名的物种是普氏阿尔特穆尔鸟Alcmonavis poeschli。其唯一已知化石最初被报道为始祖鸟的标本。
发现和命名
业余古生物学家 Roland Pöschl 系统地发掘了位于巴伐利亚州默恩斯海姆附近米尔海姆 Schaudiberg 的 Alte Schöpfel 采石场。2017年11月,他发现了一块化石,上面显示了一只物种的右翼。这块化石由 Uli Leonhardt 修复。[1]2018年,据报道这是第13个始祖鸟标本。后续研究表明,它代表了一个新发现的物种。
2019 ,Oliver Walter Mischa Rauhut、Helmut Tischlinger 和 Christian Foth 命名并描述了模式种普氏阿尔特穆尔鸟Alcmonavis poeschli。属名结合了流经发现地的阿尔特穆尔河的古老凯尔特语名称 Alcmona 和拉丁语 avis(鸟)。种名则纪念 Pöschl 的发现。[1]
正模标本SNSB-BSPG 2017 I 133是在默恩斯海姆组地层中发现的,该地层可追溯到提通阶早期。它由一个几乎完整但只有部分关节连接的右翼组成。该化石被巴伐利亚州政府购买,成为巴伐利亚州古生物学和地质学收藏馆的藏品之一。[1]
描述
正模标本的长度估计为已知最大的始祖鸟标本索伦霍芬标本的 111%。肱骨长度估计约为 9 厘米。
无法建立阿尔特穆尔鸟的自衍生性状。但是研究指出了其独特的特征组合,而这些特征本身并不独特。肱骨具有较大的三角肌脊,其扩张范围超过了肱骨干宽度。肱骨的上侧与肱骨干呈38°角。尺骨的上关节面有一个明显的椭圆形凹陷,旁边有一个小的侧向突出的突起。尺骨的下端稍微不对称地扩张。桡骨的顶部有一个大的脊状突起,用于附着肱二头肌。桡骨的肱骨干内侧有一条凹槽。第二跖骨比第一或第三跖骨强健得多。第一指的第一指骨显示出纵向凹槽。第二指的第一指骨非常强健,横截面为椭圆形而不是扁平形。第二指的第一指骨绕其长轴弯曲。手爪具有发达的屈肌腱凸起,这些凸起在掌侧扩展。[1]
分类
Rauhut et al (2019) 将 阿尔特穆尔鸟 置于鸟翼类的基干位置,在进化树中刚好位于始祖鸟之上。下面的分支图显示了它们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1]
鸟翼类 Avialae |
| ||||||||||||||||||||||||||||||||||||||||||||||||||||||||||||||||||||||||||||||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