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尔泰乌梁海(托忒文:ᠠᠯᡐᠠᡅ ᡅᠨ
ᡇᠷᠠᡃᡊᡍᠠᡅ,转写:Altai-in Uraːngxai),是清代科布多所属的一个部落,共七旗。游牧于今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以北、吉木乃县以西地方及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南部一带。由阿尔泰乌梁海副都统管辖,隶属于科布多参赞大臣。1907年改属阿尔泰。1919年阿尔泰改设阿山道,并入新疆省。
阿尔泰乌梁海原附属于准噶尔。乾隆十九年(1754年)归附清朝[1],编阿尔泰乌梁海部落为七旗[2]。次年,以宰桑察达克为副都统,统领阿尔泰乌梁海。此后陆续有乌梁海人来降,亦编入七旗。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定阿尔泰山以南、额尔齐斯河以北为该部牧地。乾隆二十七年,每旗设总管一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将其分为左右两翼,以察达克、图克慎为左右两翼总管。
乾隆以后,哈萨克人陆续迁入阿尔泰乌梁海。同治四年(1865年)因新疆变乱,设立乌梁海台站,运送由科布多至塔尔巴哈台的军饷、文书。次年塔城失陷,塔城厄鲁特兵移至阿尔泰乌梁海。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1907年初),阿尔泰乌梁海七旗改属阿尔泰。1919年阿尔泰并入新疆,后设县管理。
清末,其游牧地界东至都鲁诺尔与科布多所属明阿特旗、额鲁特旗接界,南至巴噶诺尔与新土尔扈特部接界,西至巴尔哈斯诺尔的中俄边界卡伦,北接俄罗斯所属原阿尔泰淖尔乌梁海地界。领十旗,每旗设总管一人(有的旗总管为兼任),不设盟。
民国时期,阿尔泰乌梁海常简称为“乌梁海”,分为左、右翼二盟。仍置十旗,改总管为札萨克,旗名也有所变化。
阿尔泰乌梁海部设副都统一人,总管七旗。左右翼各设散秩大臣一人,分理旗务。副都统、左右翼散秩大臣各兼任一旗总管。其余四旗各设总管一人。每旗设佐领一人、骁骑校一人。各官皆由科布多参赞大臣简选后奏请补放。[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