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彼得·弗里德里希·冯·提尔皮茨(德语:Alfred Peter Friedrich von Tirpitz,1849年3月19日—1930年3月6日)是一名德国海军元帅,于1897年至1916年担任德意志帝国国家海军办公室的国务秘书,这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强大的行政部门。在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之前,普鲁士从来没有一支大型海军,其他德意志邦国也没有。1890年代起,提尔皮茨将不大的帝国海军变成一支可以威胁到英国皇家海军的世界级力量。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证明他的公海舰队无法结束英国的制海权和对德经济扼制。在日德兰海战,以德国战术上的微弱胜利和战略上的失败而告终。由于公海舰队的局限性在战争期间变得越来越明显,提尔皮茨成为直言不讳的无限制潜艇战倡导者,这一政策最终使德国与美国发生冲突。1916年3月15日,他被解职,再也没有重新获得权力。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0年1月3日) |
家庭生活
提尔皮茨出生于普鲁士王国东部勃兰登堡省的屈斯特林(今波兰科斯琴),父亲是鲁道夫·提尔皮茨(1811-1905年)早年是律师,后来成为法官,他的母亲是一名医生的女儿。提尔皮茨在奥得河畔法兰克福长大。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小时候是个成绩平平的学生。
提尔皮茨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并且非常熟悉英国,因此他将自己的两个女儿伊尔莎和玛戈特送进了切尔滕纳姆女子学院。
1884年11月18日,他与玛丽亚·奥古斯塔·利普克(Maria Augusta Lipke,1860年10月11日出生于西普鲁士维斯瓦河畔施韦茨,1941年去世)结婚。1900年6月12日,他被封为普鲁士贵族,加封“冯”头衔。他有四个孩子:
海军生涯
提尔皮茨加入普鲁士海军更多是出于偶然,当时他的一位朋友宣布他加入普鲁士海军。提尔皮茨受其影响,并在父母的同意下,于1865年4月24日,成为了一名海军学员,当年提尔皮茨16岁。一年之内普鲁士与奥地利爆发战争,1866年6月24日,提尔皮茨成为海军中校(Seekadett),并被派往一艘巡逻英吉利海峡的帆船上。1866年,普鲁士主导建立北德意志邦联,普鲁士海军正式加入北德意志邦联海军,提尔皮茨于1869年6月24日加入这个新机构。
1869年9月22日,他获得了少尉军衔,并在铁甲舰威廉国王号上服役。在普法战争期间,普鲁士海军人数大大少于敌方,因此船只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处于停泊状态,这让海军非常尴尬。在提尔皮茨职业生涯的早期,普鲁士和英国关系良好,普鲁士海军在英国港口停留了很长时间。提尔皮茨报告称,普利茅斯比基尔更欢迎德国水手,那里也更容易获得设备和补给,品质也比国内更好。此时英国皇家海军很高兴协助普鲁士海军的发展,普鲁士军官也相当尊重英国同行。
1871年德意志统一再次意味着海军的名称改变,升格为德意志帝国海军。1872年5月25日,提尔皮茨晋升为海军中尉(Leutnant zur See),1875年11月18日晋升为上尉(Kapitänleutnant)。1877年,他被选中参观位于阜姆的怀特黑德鱼雷工厂,随后被任命为德国鱼雷部门负责人,该部门后来更名为鱼雷督察局。到1879年,一种可以投入使用的装置已经生产出来,但即使在演示条件下,提尔皮茨也认为它偏离目标的可能性与击中目标的可能性一样大。1881年9月17日,他成为轻巡洋舰舰长(Korvettenkapitän)。提尔皮茨从研发鱼雷开始,转而研发用于发射鱼雷的鱼雷艇。提尔皮茨的远亲,时任海军国务秘书利奥·冯·卡普里维与他一起制定战术。卡普里维设想这些潜水艇将用于防御最可能的敌人法国,但提尔皮茨却着手制定攻击法国海军母港瑟堡的计划。提尔皮茨后来将他在鱼雷艇上度过的时光描述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十一年”。
1887年,鱼雷艇护送威廉王太子(后来的威廉二世)参加其祖母维多利亚女王的金禧庆典,这是提尔皮茨第一次见到威廉。1888年7月,亚历山大·冯·蒙特斯继任卡普里维。鱼雷艇不再被认为重要,提尔皮茨请求调任,指挥铁甲舰普鲁士号和符腾堡号。1888年11月24日,他晋升为上校(KapitänzurSee),并于1890年成为波罗的海舰队的参谋长。有一次,德皇在基尔与海军高级军官共进晚餐,并询问他们对海军发展的意见。最后问题落到了提尔皮茨的身上,他建议建造战列舰。这个答案深深吸引了德皇,9个月后,他被调往柏林,负责制定创建公海舰队的新策略。提尔皮茨任命了一支由他曾在鱼雷艇上认识的军官组成的团队,并收集了各种船只作为替代战列舰,进行演习以测试战术。1892年12月1日,他向德皇报告了他的发现。这使他与海军国务秘书海军上将弗里德里希·冯·霍尔曼产生了冲突。霍尔曼负责采购船舶,并制定了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收集船舶的政策。提尔皮茨的结论是,最佳的战斗安排是由八艘相同的战列舰组成的舰队,而不是任何其他具有混合能力的舰艇组合。然后将进一步的船只以八艘为一组添加。霍尔曼主张建立一支包括巡洋舰在内的混合舰队,用于执行海外远洋作战。提尔皮茨认为,在战争中,如果没有足够的战列舰支援,无论多少巡洋舰都不会安全。提尔皮茨于1892年成为海军参谋长,并于1895年晋升为海军少将(Konteradmiral)。
1895年秋,提尔皮茨的建议未被采纳,他感到沮丧,于是要求被撤换。德皇不想失去他,因此要求他准备一套关于船舶建造的建议。这项命令是在1896年1月3日发出的,但时机不对,因为当时正值亲英势力袭击南非德兰士瓦,反对亲德的布尔人。德皇立即下定决心要求巡洋舰它能够远距离操作并影响战争。霍尔曼的任务是从国会获得资金用于建设计划,但未能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满足任何人的需求。帝国总理霍亨洛厄认为扩大海军毫无意义,并报告国会对此表示反对。海军内阁首席海军上将古斯塔夫·冯·森登-比布兰(Gustav von Senden-Bibran)建议,唯一的可能性是更换霍尔曼;而威廉则冲动地决定任命提尔皮茨。
然而同时,霍尔曼已经获得了建造一艘战列舰和三艘大型巡洋舰的资金。人们认为,在该法案尚未得到国会批准之前撤换他将是一个错误。相反,提尔皮茨被任命为德国东亚舰队司令,但承诺在适当的时候任命他为秘书。巡洋舰中队在香港的英国设施中运作,但由于德国船在可用码头方面始终占据第二位,因此其表现远不能令人满意。提尔皮茨号被指示寻找一个合适的新港口地点,并选定了四个可能的地点。尽管他最初倾向于选择胶州湾,但海军机构中的其他人却主张不同的地点,甚至提尔皮茨在他的最终报告中也对自己的承诺产生了动摇。1898年这片土地因“曹州教案”被德国军队强占,并建立起胶州湾租借地。1896年3月12日,国会将霍尔曼的拨款从7,000万名马克削减至5,800万马克,霍尔曼提出辞呈。提尔皮茨被召回国,并被任命为帝国海军办公室(Reichsmarineamt)秘书。他绕了远路回家,途中游览了美国,并于1897年6月6日抵达柏林。
6月15日,提尔皮茨向德皇提交了一份关于德国舰队的组成和目的的备忘录。条约将主要敌人定义为英国,主要冲突地区为黑尔戈兰岛和泰晤士河之间。全球巡洋舰战争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德国几乎没有补给基地,而当务之急是派遣尽可能多的战列舰来对抗英国舰队。目标是组成两支由八艘战列舰组成的中队,外加一艘舰队旗舰和两艘预备队。该项目预计于1905年完工,耗资4.08亿马克,即每年5,800万马克,与现有预算相同。该提案在多个方面都具有创新性。它明确地显示了海军的需求,而之前海军的发展却是零散的。它制定了未来七年的计划,无论是国会还是海军都不应改变。它定义了德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以证明舰队存在的合理性:英国到目前为止一直是友好的,但现在它正式成为了敌人。德皇同意了该计划,提尔皮茨带着一支海军专家团队退居黑森林的圣布拉辛,起草了一份海军法案提交给国会。有关该计划的资讯被泄露给了海军最高司令部司令诺尔上将。提尔皮茨同意成立一个联合委员会来讨论海军的变革,但随后安排不让委员会收到任何资讯。同样,他与财政部国务卿安排了一个联合委员会讨论财政问题,但该委员会从未讨论任何问题。同时,他继续尽最大努力说服德皇和总理,以便在适当的时候,他可以宣布这些问题已经在更高层面上得到决定,从而避免争论。
当法案即将完成时,提尔皮茨开始进行一轮访问以获得支持。他首先拜访了前总理、资深政治家俾斯麦亲王。在宣布德皇打算将下一艘下水的舰艇命名为“俾斯麦号”后,他说服了因与威廉二世意见不合而被解职的前总理,让他谦虚地支持这一提议。提尔皮茨随后拜访了萨克森国王、巴伐利亚摄政王、巴登大公和奥尔登堡大公以及汉萨同盟城镇的议会。10月19日,法案草案被送往印刷厂,准备提交给国会。提尔皮茨的做法是尽可能地迁就代表们。他很有耐心,脾气也很和蔼,他认为,只要把所有事情解释清楚,代表们自然就会相信。各团体被邀请参加私人会议来讨论法案。我们安排了参观船舶和造船厂的活动。德皇和总理强调,舰队的唯一目的是保卫德国,但即使是一流的强国在进攻之前也会三思。俾斯麦亲王写的一封信的重点在国会上宣读,但没有提到他表达保留意见的段落。散发的文件显示了外国舰队的相对规模,以及德国落后了多少,特别是考虑到其军队与其他国家相比的强大实力。
海军部设立了一个新闻局,以确保记者得到全面的报告,并礼貌地回答所有异议。为了方便记者,我们提供了预先写好的文章。大学教授被邀请就保护德国贸易的重要性发表演讲。海军联盟的成立是为了宣传世界海军力量的理念及其对帝国的重要性。有人认为海外殖民地至关重要,德国理应享有“阳光下的地位”。联盟会员人数从1898年的78,000人增加到1901年的60万人,到1914年更是达到110万人。分析他们的兴趣和联系,以找到影响他们的方法。钢铁巨头弗里茨·克虏伯和汉堡-美洲航运公司的船东阿尔伯特·巴林应邀发表演讲,阐述该法案对贸易和工业带来的好处。
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该法案放弃了国会最重要的权力之一,即每年审查政府支出的权力。保守派认为海军的开支是浪费,如果有钱的话应该用在陆军上,因为陆军将是任何可能发生的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反对该法案的自由激进联盟成员欧根·里希特指出,如果德国现在真的打算拿起三叉戟来匹敌其他军队,那么这么小的军队是不够的,造船业也将无休止。社会民主党议员奥古斯特·倍倍尔认为,虽然有很多议员是仇英分子,想要与英国挑起争端,但想像这样的舰队能够与皇家海军抗衡简直是疯子,任何说这话的人都是疯子。
然而辩论结束时,全国人民确信该法案将会且应该获得通过。1898年3月26日,议会以212票对139票的多数票通过了该法案。提尔皮茨作为海军大臣被提拔为普鲁士国务部长。作为完成这项奇迹的人,他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在接下来的19年里他一直处于政府的中心地位。
该法案通过一年后,提尔皮茨出现在国会面前并表示对该法案感到满意。指定舰队仍将比法国或英国的舰队规模小,但能够威慑波罗的海的俄罗斯舰队。不到一年,一切都变了。1899年10月,英国与南非布尔人爆发布尔战争。1900年1月,一艘英国巡洋舰拦截了三艘德国邮轮,并搜查了它们是否携带了准备运往布尔人的战争物资。德国非常愤怒,第二部海军法案的推出也就在此时出现了。第二项法案将战列舰的数量从19艘增加到38艘。这将形成由八艘舰艇组成的四个中队,外加两艘旗舰和四艘预备队。该法案从1901年到1917年跨越了17年,最后一艘船将于1920年完工。它所要反对的权力更大。只有一个海军可以做到这一点。1899年12月5日,提尔皮茨晋升为海军中将。该法案于1900年6月20日通过。
序言中特别写了对提尔皮茨风险理论的解释。尽管德国舰队规模较小,但拥有全球帝国的敌人很可能无法将所有力量集中在当地海域。即使能够,德国舰队仍然足够强大,可以在任何战斗中造成重大破坏,足以使敌人无法维持其其他海军任务,并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没有这样的敌人会冒险交战。私下里,提尔皮茨承认了第二个风险:英国可能会发现德国舰队不断壮大,并在其发展到危险的规模之前发动攻击。以前也采取过类似的做法,当纳尔逊勋爵在哥本哈根击沉丹麦船只以防止它们落入法国人之手时。提尔皮茨估计这个危险期将在1904年或1905年结束。大战开始之后。作为这项法案成功的奖励,提尔皮茨于1900年被授予世袭的冯氏头衔。
提尔皮茨注意到了他与德皇的关系中的困难。威廉尊敬他,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成功说服国会建立并扩大世界级海军的人,但他仍然不可以预见的。他对海军十分狂热,但会提出疯狂的改进想法,而提尔皮茨必须回避这些想法才能实现他的目标。每年夏天,提尔皮茨都会和他的助手们前往圣布拉辛制定海军计划,然后在9月前往德皇在罗明滕的休养所,提尔皮茨发现在这里他会更加放松,也更愿意听取有理有据的解释。
1906年6月、1908年4月和1912年6月通过了三项补充海军法案(Novelles)。第二次是由于担心英国的入侵,将船舰的服役更换时间从25年缩短至20年。第三次危机是由阿加迪尔危机引起的,德国再次被迫撤退。这次又增加了三艘战列舰。
第一部海军法并没有在英国引起什么恐慌。当时已经存在一项双重强国标准,将英国舰队的规模定义为至少是排在其后的两大舰队的总和。现在有了一个新的玩家,但她的舰队规模与其他两个潜在威胁俄罗斯和法国相似,并且许多战列舰已经在建造中。然而,第二条海军法却引起了严重的恐慌:英国政府下令派遣八艘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作为回应。德国建造船舶的规律性和效率如今被认为与世界上任何船舶一样好,这引起了人们的担忧。有关新战列舰设计的资讯表明,它们只能在距离本土基地短距离内行动,而不会长时间在海上停留。它们似乎只为北海作业而设计。最终英国放弃了自纳尔逊时代以来实行的孤立政策,开始寻找盟友来对抗来自德国日益增长的威胁。船只从世界各地撤回并返回英国水域,同时新船的建造量也有所增加。
提尔皮茨希望透过海军力量取得世界强国地位,同时解决国内问题的计划称为提尔皮茨计划。从政治角度来看,提尔皮茨计划以1898年、1900年、1908年和1912年的舰队法案为标志。约40%)。其中包括17艘现代无畏舰、5艘战列巡洋舰、25艘巡洋舰和20艘前无畏舰以及40艘以上的潜艇。尽管扩张计划中包含了相当不切实际的目标,但它足以引起英国人的警觉,从而引发了一场代价高昂的海军军备竞赛,并推动英国与法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提尔皮茨认为,发展海上力量将促进德国的经济利益,因此可以“缓解受过教育和未受过教育的社会民主党人的紧张局势”。提尔皮茨提出了一种“风险理论”,即如果德国帝国海军相对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达到一定水平,英国就会试图避免与德国发生冲突(即维持一支舰队)。如果两国海军开战,德国海军将对英国造成足够的伤害,使英国面临失去海上主导地位的风险。由于英国依靠海军来维持对大英帝国的控制,提尔皮茨认为,他们会选择保持海军优势来保卫自己的帝国,让德国成为世界强国,而不是以保住德国为代价而失去帝国威力较小。这个理论引发了20世纪头十年德国和英国帝国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
这个理论基于这样的假设:英国必须派遣舰队进入北海封锁德国港口(封锁德国是皇家海军能够严重伤害德国的唯一途径),而德国海军则可以在那里强行发动战斗。但由于德国的地理位置,英国可以透过关闭英吉利海峡进入北海的入口以及卑尔根与设得兰群岛之间的区域来封锁德国。面对这一选择,一位德国海军上将评论道:“如果英国人这样做,我们的海军的角色将会很悲惨”,正确地预测了水面舰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作用。
从政治和战略角度来看,提尔皮茨的风险理论注定会失败。从本质上来说,它迫使英国采取了先前英国当局无法接受的措施。为了集中舰队对抗德国的威胁,英国必须与其他大国做出安排,使其主力海军力量返回本土海域。第一个证据是1902年的英日条约,该条约允许中国舰队的战列舰重新分配回欧洲。日本舰队主要由英国造船厂建造,并在1904年至1905年的战争中彻底摧毁了俄罗斯海军,使俄罗斯失去了强大的海上对手地位。为了加强本土海军,必须削减地中海舰队的规模,这也是英国与法国缓和关系并签订协约的重要影响因素。透过迫使英国与其最传统的对手达成协议,提尔皮茨破坏了自己的政策。英国不再受到法国的威胁,而日本摧毁了俄罗斯舰队,也使俄罗斯不再对英国构成海军威胁。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德国几乎面临皇家海军全部兵力对抗其舰队的威胁,而英国也将其列入了潜在敌人名单。提尔皮茨风险理论使得未来欧洲列强之间发生任何冲突时,英国更有可能站在德国敌人一边,并且世界上最强大海军的全部兵力将集中用于对抗德国舰队。
1911年,提尔皮茨被任命为海军元帅(Großadmiral),无需特许(该专利是德皇亲自签署的正式晋昇文件)。当时,德意志帝国海军的海军上将军衔只有四个:海军少将(海军少将,相当于陆军少将,但肩上没有上将徽记)、海军中将、海军上将(相当于步兵上将,有两个军衔)和海军大将(相当于陆军元帅)。提尔皮茨的肩章上有四个徽章,但他从未获得海军大将的权杖或相关徽章。
尽管他监督了建造计划,但他认为战争来得太早,无法成功挑战皇家海军的水面舰队,因为1900年的《舰队法》已经包含了为期17年的时间表。提尔皮茨无法从其纯粹的行政职位上指挥海军行动,因此他成为无限制U型潜艇战争的直言不讳的发言人,他认为此举可能会切断英国的粮食供应并迫使他们接受条件。尽管德国海军在1915年放弃了遵守巡洋舰规则,但在卢西塔尼亚号沉没的强烈抗议之后,这项政策被扭转。提尔皮茨是一位受欢迎的人物(据美国大使杰拉德说,这是因为他的攻击性和胡子),他利用德国媒体抗议一切限制,并以辞职相威胁,并开始与德皇闹翻因此。当潜艇战的限制未能解除时,他最终于1916年3月15日辞职。
尽管提尔皮茨支持无限制U型潜艇战争,但在他领导帝国海军办公室期间,他并不太重视潜艇建造。最终这项决定导致1917年新建U型潜艇严重短缺。
退伍之后
1917年9月,提尔皮茨成为泛日耳曼民族主义政党德意志祖国党(Deutsche Vaterlandspartei)的共同创办人。该党由海因里希·克拉斯、康拉德·冯·旺根海姆男爵共同组织,提尔皮茨担任主席,由沃尔夫冈·卡普担任副主席。该党吸引了谈判和平的反对者;它组织反对国会中寻求和平谈判的议会多数派。它试图将议会之外的所有右翼政党聚集在一起,这是以前从未做过的。在1918年夏天的巅峰时期,该党约有125万名党员。它提议将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和大将埃里希·鲁登道夫任命为军事国家的“人民皇帝”,其合法性基于战争和战争目标,而非帝国的议会政府。在德国国内,有人呼吁由兴登堡和鲁登道夫领导政变,推翻德国政府,必要时甚至推翻德皇。提尔皮茨在海军联盟以及大规模政治动乱中的经验使他确信,政变的手段就在眼前。
提尔皮茨认为战争的主要目标之一必须是吞并西部的新领土,以使德国发展成为世界强国。这意味着守住比利时的泽布吕赫和奥斯坦德港,同时警惕主要敌人英国。他提议与俄罗斯签订单独的和平条约,给予他们进入海洋的权利。德国将成为一个伟大的大陆国家,但只有扩大世界贸易并继续与英国斗争才能保持其世界地位。他抱怨德国政策优柔寡断、模棱两可、自我保护的人道主义思想、以牺牲德国重大利益为代价安抚中立国的政策以及乞求和平。他呼吁发动猛烈的战争,不考虑外交和商业后果,并支持使用最极端的武器,特别是无限制的潜艇战。祖国党最终于1919年2月停止活动。
外部链接
- 在Find a Grave上的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
- 有关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在德国经济学中央图书馆(ZBW)20世纪新闻档案中的剪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