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意第绪语:אשכנזים)是源于中世纪德国莱茵兰一带的犹太人后裔(阿什肯纳兹在近代指德国)。其中很多人自10世纪至19世纪期间,向东欧迁移,尤其是当时的波兰立陶宛联邦。[14][15]从中世纪到20二十世纪中叶,他们普遍采用意第绪语或者斯拉夫语言作为通用语。其文化和宗教习俗受到周边其他国家的影响。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为欧洲的哲学、学术、文学、艺术、音乐和科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6][17][18][19]
阿什肯纳兹犹太人 (阿什肯纳兹希伯来语:יהודי אשכנז) | ||||||||||||||||||||||||||
---|---|---|---|---|---|---|---|---|---|---|---|---|---|---|---|---|---|---|---|---|---|---|---|---|---|---|
总人口 | ||||||||||||||||||||||||||
1000万[1]-1120万[2] | ||||||||||||||||||||||||||
分布地区 | ||||||||||||||||||||||||||
美国 | 500-600万[3] | |||||||||||||||||||||||||
以色列 | 280万[1][4] | |||||||||||||||||||||||||
俄罗斯 | 194,000-500,000 | |||||||||||||||||||||||||
阿根廷 | 300,000 | |||||||||||||||||||||||||
英国 | 约260,000 | |||||||||||||||||||||||||
加拿大 | 约240,000 | |||||||||||||||||||||||||
法国 | 200,000 | |||||||||||||||||||||||||
德国 | 200,000 | |||||||||||||||||||||||||
乌克兰 | 150,000 | |||||||||||||||||||||||||
澳大利亚 | 120,000 | |||||||||||||||||||||||||
南非 | 80,000 | |||||||||||||||||||||||||
白俄罗斯 | 80,000 | |||||||||||||||||||||||||
匈牙利 | 75,000 | |||||||||||||||||||||||||
智利 | 70,000 | |||||||||||||||||||||||||
巴西 | 30,000 | |||||||||||||||||||||||||
荷兰 | 30,000 | |||||||||||||||||||||||||
摩尔多瓦 | 30,000 | |||||||||||||||||||||||||
波兰 | 25,000 | |||||||||||||||||||||||||
墨西哥 | 18,500 | |||||||||||||||||||||||||
瑞典 | 18,000 | |||||||||||||||||||||||||
拉脱维亚 | 10,000 | |||||||||||||||||||||||||
罗马尼亚 | 10,000 | |||||||||||||||||||||||||
奥地利 | 9,000 | |||||||||||||||||||||||||
新西兰 | 5,000 | |||||||||||||||||||||||||
阿塞拜疆 | 4,300 | |||||||||||||||||||||||||
立陶宛 | 4,000 | |||||||||||||||||||||||||
捷克 | 3,000 | |||||||||||||||||||||||||
斯洛伐克 | 3,000 | |||||||||||||||||||||||||
爱沙尼亚 | 1,000 | |||||||||||||||||||||||||
语言 | ||||||||||||||||||||||||||
历史:意第绪语 现代:地方语言,主要为英语、希伯来语、俄语 | ||||||||||||||||||||||||||
宗教信仰 | ||||||||||||||||||||||||||
犹太教,部分无宗教 | ||||||||||||||||||||||||||
相关族群 | ||||||||||||||||||||||||||
其他犹太人和黎凡特人[5][6][7][8]、意大利人、伊比利亚人和其他欧洲人[9][10][11][12][13]撒马利亚人[7]、亚述人[7][8] |
现在占世界犹太人的75-80%,在11世纪,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仅占全世界犹太人的3%,然而到1931年他们占有历史最高纪录的92%。[20]随后的犹太人大屠杀极大地减少了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的数量, [21][22] 在大屠杀之前,其人口达1670万。[23]现时根据不同的人口普查,其结果有所不同,但大概在1000万[24]至1120万[25]之间。人口统计学家塞尔吉奥·德拉·佩尔戈拉粗略计算了另外两大犹太人分支(塞法迪犹太人和米兹拉希犹太人)后得出结论,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约占全球犹太人人口的65%—70%。[26] 亦有其他统计指出其占比应为75%。[27]
根据基因研究,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的父系祖先可能来自黎凡特,而母系则来自欧洲(主要是西欧和南欧)。[28][29][30][31]
在欧洲有久远历史的犹太群体,除了地中海一带的,大多数属于阿什肯纳兹。最近两个世纪来从欧洲外迁,特别是移民美国的的犹太人相当一部分来自东欧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
词源
阿什肯纳兹一词最先源自圣经人物亚实基拿(希伯来语:אַשְׁכְּנָז),系挪亚众子之一,同时亦是歌篾的长子。
在中世纪早期,该词逐渐被用于称呼生活在中欧和东欧的犹太人。根据当时的传统,人们使用欧洲各地的圣经称呼来对应指代生活在当地的犹太人,故西班牙为“西法拉”(《俄巴底亚书》1:20)、法国为“撒勒法”(《列王纪》17:9)。到中世纪中期,法国拉比辣什开始用阿什肯纳兹一词指代德国(最先为洛塔林吉亚)。当时德国莱茵兰附近有三个犹太人重镇诗贝亚、沃姆斯和美茵兹,系十分重要的犹太人社区。[32]根据部分拜占庭和叙利亚犹太人的书信,东征的十字军亦被称为“阿什肯纳兹人”[33]在加洛林帝国治下,法国和德国的犹太人发展出紧密的联系,故最终该词用于称呼两地的犹太人。[34]
起源
虽然历史资料有限,现在基于文化、语言学和基因证据的共识是阿什肯纳兹群体的父系发源于中东[35][36][37]。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700年年左右其祖先移居欧洲的时候[38],带去了巴比伦-塔木德文化基础上的拉比犹太教。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在一项研究中指出,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可能最早于公元前2500年与其他犹太人群体分开形成自己的分支。他们在罗马帝国生衍壮大,并且可能中间过程面临人口瓶颈,导致在公元1000年左右从意大利北部迁往中欧和东欧时,其人口从原先的数百万锐减至400户家庭[39]。
而母系方面,普遍认为是欧洲本土,并与迁入的中东父系通婚后归顺犹太教,之后族群就减少与外族通婚[40]。2013年另外的一项研究则重新认可了母系欧洲论[41][42],并进一步指出80%的母系是史前西欧的土著,8%来自近东,而余下的则尚未明确[43][41]。但亦有研究则表达了不同观点,认为其母系亦可能与父系一样来自中东[44][45]。
阿什肯纳兹和塞法迪犹太人大多数(多于85%)有南欧人的血统,特别是意大利人、希腊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11]。
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的至少一位祖先是中国妇女,携带线粒体单倍群M33c2,别处M33c2只能在现代四川省汉族发现[46]。它的父母M33c在现代各种族群(泰国、西藏、越南、中国大陆)发现。
定义
当今,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一个通用的犹太人定义情况下,确切的定义谁是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更为困难。现行定义包括宗教、文化、族裔的几个方式。不过随着社会的变化,一两代人以前还很清楚的定义也变得模糊起来。近年来在以色列,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另外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含义。
宗教上说,家庭传统和宗教仪式采用阿什肯纳兹习俗的称为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在中世纪,阿什肯纳兹群体开始形成的时候,当时犹太教信仰的权威中心在穆斯林世界:巴格达和伊斯兰统治下的西班牙。由于阿什肯纳兹群体地理位置偏僻远离中心,宗教传统的发展比较独立,他们的希伯来文发音也与其他犹太人有别。在这方面,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和塞法迪犹太人的情况类似。[47]
从族裔上讲,阿什肯纳兹是祖先可追溯到于中欧和东欧的犹太人。在大约一千年的时间里,阿什肯纳兹犹太人虽然与其他人群共处一地,却很少移民、改信或与当地人(包括其他犹太人)通婚,故在生殖上是孤立的。人类基因学家在Y染色体和线粒体研究中,发现某些单倍体型(haplotype)在阿什肯纳兹群体中概率很高[48],然而在普通欧洲人群中却不是这样。
从20世纪中期开始,很多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开始和其他犹太人和非犹太人通婚,也加强了其基因的复杂性。
有部分观点认为,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人口在中世纪后期的大量增长与中世纪东欧的突厥国家可萨汗国改信卡拉派犹太教,以及其后可萨汗国的解体有关。[49][50][51]但这样的论述不受学术界的认可,因为缺乏历史上可萨汗国人口大量改信犹太教的实质证据,且现今遗传学研究也与该观点抵触;遗传研究证实,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与塞法迪犹太人、米兹拉希犹太人一样,具有来自中东黎凡特地区的血统。基因研究的共识是,全球犹太人(包括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拥有源自古代中东共同祖先的大量遗传基因,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没有可追溯至可萨人的遗传基因。在语言、文化上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与可萨-突厥人亦没有相似之处。[52][1][53][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传统上认为,犹太人是在罗马统治期间两次暴动(公元66-73年犹太战争及公元132-135年巴柯巴起义)后从巴勒斯坦移居到欧洲(战俘或难民)。犹太战争之后,第二圣殿被毁,耶路撒冷近乎被抹平,罗马皇帝哈德良在其废墟上建立了殖民城市爱利亚加比多连,并禁止犹太人进入城中。根据犹太历史学家弗拉维奥·约瑟夫斯的记载,近10万犹太人在第一次暴动后被带往南欧卖作奴隶。[54]在其获得自由后,这些早期犹太人决定继续留在南欧。[55]两次暴动之后,犹地亚面目全非,开启了最先的大规模移民潮。
但亦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公元3世纪时期,就已经有证据表明有犹太人在南欧定居,例如爱琴海岛屿、希腊和意大利,这些大多是从事贸易的主动经济移民。[56][57][58]公元63年耶路撒冷围城战后,罗马帝国占领犹地亚,很多犹太人战俘被带去欧洲并沦为奴隶。这些犹太人在重获自由后,亦纷纷直接定居在罗马[59]。另外,公元37年大希律王在罗马军队的帮助下攻下耶路撒冷,后者在返回南欧的时候可能亦带走了一些犹太人奴隶。
很长一段时间内,犹太人都没有资格获得罗马公民权,直到公元212年,卡拉卡拉决定赋予所有自由人此一特权。但直至公元363年尤利安统治之前,犹太人一直被要求缴纳人头税。但总体而言,犹太人在罗马帝国后期一般都有比较大的宗教和职业自由。公元380年基督教成为帝国官方宗教后,犹太人开始被边缘化。
犹太人至少早在希腊古风时期就已经在希腊定居。希腊历史家希罗多德将其称为“巴勒斯坦叙利亚人”。[60]虽然犹太人对希腊的多神教并不感兴趣,但有很多富裕的犹太人都对希腊人的生活方式趋之若鹜。[61]希腊化犹太教曾一度风行于安条克和亚历山大,很多操希腊语的犹太人亦改信基督教。[62]
根据零星的考古证据,一些犹太人随罗马军队到达中南欧,例如匈牙利、克罗地亚等。[63]这些随军的犹太人之后在军营附近一些孤悬的飞地定居,且并不与外族通婚。[64]潘诺尼亚行省的犹太人甚至达到一定规模,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区,并建立了一座犹太公会。公元443年潘诺尼亚行省被割让予匈人之后,罗马军队撤回意大利,该地区在之后的数世纪只有稀少的记录证明有犹太人出没。[65]没有证据表明在古典时期有犹太人有在罗马帝国以外的边境出现过。在德国和高卢,除了帝国重镇特里尔和科隆,只有微弱的考古证据指出当地曾被犹太人造访,并且这些仅存的发现都只能猜测这些犹太人可能仅仅是路过的商人或工匠。[66]
由于缺乏清晰的历史记录,目前无法得知古典时期犹太人的数量。很长一段时间,罗马帝国内的犹太人数量都只能借鉴13世纪历史学家阿卜·法拉兹的记录,后者认为截至公元70年第二圣殿被毁后,就有近七百万犹太人(6,944,000)生活在帝国内。但现代一般认为,法拉兹的记录是基于一份全部罗马公民的人口调查,因此数据明显包含了其他非犹太族裔。
中世纪时高卢北部开始出现人数可观的犹太人。[67]但在此之前,公元465年在布列塔尼半岛、公元524年在瓦朗斯和公元533年在奥尔良都已经记录有犹太人定居。[68]公元629年,法兰克人之王达戈贝尔特一世开始将犹太人从其墨洛温王国驱离,前罗马帝国版图内的反犹主义愈演愈烈。
公元800年左右,查理大帝开始扩张其法兰克王国,其领地一度包含了意大利北部和罗马,王国迎来了短暂的稳定和统一,并吸引了不少犹太裔商人再次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定居。与之前的法兰克人国王不同,查理大帝决定依罗马旧法给予犹太人一定的自由。这些回归法兰克的犹太人主要从事商业或金融,包括放贷(基督教会禁止基督徒从借款中获取利息)。犹太拉丁语开始和中世纪各种高地德语融合而形成意地绪语。[69]该语实际上是一种日耳曼语族语言,并深受希伯来语和阿拉姆语影响,在后期亦吸收了部分罗曼语族和斯拉夫语族语言的元素。[70]
由于该时期普遍认为犹太人的到来能够帮助振兴本地经济,[71]很多基督徒领主开始向其他地区的犹太人抛出橄榄枝,并邀请到其领地定居。比较著名的例子有法兰德斯伯爵博杜安五世、征服英格兰之后的威廉一世。在此背景下,公元11世纪很多来自中东(例如巴比伦犹太人和波斯犹太人)、南欧和北非(马格里布犹太人)的犹太人开始北移,来到莱茵河附近定居。这些犹太人通常选择在市镇中心的市集和教堂附近定居,并且在尊重领主和教会管治的前提下享有自治权。[72]
但之后伴随着十字军东征,欧洲各地开始发生犹太人屠杀惨案。1096年,平民十字军(第一次东征期间)在莱茵兰附近攻击犹太人,给当地的犹太社区带来灭顶之灾,包括当时莱茵河附近的三个犹太人重镇诗贝亚、沃姆斯和美茵兹。该三镇是阿尔卑斯山以北最早的犹太人定居点之一,同时与法国的特华和桑斯在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宗教习俗形成的历史上举足轻重。[73]随后,犹太人开始被英国(1290年)、法国(1394年)、德国部分(15世纪时期)驱逐,并逐渐迁往波兰(10世纪开始)、立陶宛(11世纪开始)和俄罗斯(12世纪开始)。直至15世纪,波兰已经拥有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犹太人社区。[74]之后随着三国瓜分波兰,这些前波兰犹太人分属俄罗斯、奥地利和普鲁士所治,并成为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的中心。
关于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为何难以同化历来众说纷纭,但主要还是因为传统上犹太人只集中定居在自己的社区,生活习惯与邻里不同,且其男性识字率极高,又有建立起完善的拉比领导制,这些犹太人身上的差别随着每次反犹主义爆发反而会更加加强。[75]
在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从中欧迁往东欧之前,东欧当地也有拥有自身独特的犹太人社群,其语言主要是犹太捷克语。但是随着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扩大其定居范围,由于其高生育率,很多当地的犹太人反而纷纷被新来者在语言和宗教习俗上同化。正因如此,一直有声音反对将所有使用意地绪语的犹太人统称为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因为有不少意地绪语使用者实际与后者在祖源上关系并不大,他们只是后来被同化而放弃了自身的东欧属性。[76]
除了中欧,在16世纪意大利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后,很多犹太人从南欧,尤其是威尼斯,向东欧移民。16世纪至17世纪,东欧亦有记录接收了一些奥斯曼帝国内的塞法迪犹太人和以及操阿拉伯语的米兹拉希犹太人。[77][78][79][80]
耶路撒冷公共事务中心曾发表一项对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人口变迁史的研究。[81]研究指出,11世纪末期时,全球97%的犹太人都是塞法迪犹太人,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仅占剩余的3%。到了17世纪中期,两者的差距已经缩小到60%/40%。到了18世纪,由于欧洲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甚至赶超同期的奥斯曼帝国,使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亦随之数量超过塞法迪犹太人,占全球该族比例的60%。[82]
东欧地区,例如波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很长时间到为犹太人提供了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但在19至20世纪东欧频频爆发反犹骚乱后,这些原本来自西方的犹太人又重新回流中西欧,甚至向其他地区移民。自1750年以来,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就成为美国犹太人的主流。[83]
受西欧启蒙运动的影响,西欧和中欧的犹太人内亦发起了哈斯卡拉运动(亦称犹太启蒙运动)吸收现代欧洲价值顾念。[84]很多当地自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犹太人限制亦随之解除,犹太人不再需要穿戴特定衣物,缴纳特别税,亦不再生活在与其他族裔隔离的聚集区。面对思想解放后日增的反犹主义和同化,锡安主义开始在中欧发萌。[85]而生活在沙俄栅栏区的犹太人则成为社会主义者。这些各类思想最后演变为劳动锡安主义,成为以色列的立国意识形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有880万犹太人生活在欧洲,当中大多是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二战后,当中的600万(多于二分之三)死于犹太大屠杀。冲击较大的国家有:波兰330万中死去了300万(91%)以及乌克兰150万中失去了90万(60%)。另外,在其他斯拉夫国家、德国、匈牙利和波罗的海国家分别有50%至90%的犹太人和法国25%的犹太人惨遭杀戮。生活在希腊、荷兰和前斯拉夫的塞法迪犹太人亦难逃厄运。[86]由于二战的欧洲大屠杀大多数受害者都是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其在全球犹太人的比重从1930年的92%[87]骤降至今天的80%。大屠杀同时打断了持续了数十年的意地绪语运动,因为大多数被害者,即约500万人是意地绪语使用者。[88]很多幸存者战后移居至以色列、北美、澳洲和阿根廷。
现代部分数据指出大屠杀后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仍然占其族的83%至85%。[89][90][91][92]但以色列人口学和统计家塞尔吉奥·德拉·佩尔戈拉在粗略估计塞法迪犹太人和米兹拉希犹太人的数量后,得出结论称该比重可能实际上应该低于74%。[93]其他统计则认为有75%。[27][94]
近年来,以色列在“阿什肯纳兹”有一个全新的用法:凡是来自欧洲,包括欧洲的塞法迪犹太人,统统被称作“阿什肯纳兹”;其他的犹太人(来自也门、库尔德等地),包括身世和伊比利亚半岛无关的,统称“塞法迪”。然而越来越多的异地通婚双方摒弃这种标签。[95]
以色列社会由于其复杂性,多个社会、经济和宗教势力在议会中互相竞争。选举的时候,每个政党公布一个名单,名单上的候选人按照全党得票进入一院制的议会(120个席位)。所有的公民,不论是犹太人、穆斯林、基督徒、德鲁兹人、撒马利亚人等等,都有权投票。选举结束后,占席位最多的政党通过和其他党谈判组建一个大多数联合政府。[96]
一部分以色列选民投票给宗教政党。虽然逐年的选举情况不同,总有几个小党和宗教意义上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关系密切。以色列宗教意义上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必须遵守阿什肯纳兹首席大拉比的宗教裁定。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宗教意义上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也必须支持某些以色列政党和宗教利益。
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在以色列的经济、传媒和政治上把控重要地位——直至2013年,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历代总理都是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以色列立国之初,塞法迪和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之间曾爆发过激烈的文化冲突。近年来,在“大熔炉”观点的影响下,这种冲突已大有减微。[97]所有的犹太人,都被要求摒弃其祖籍背景特点,[98]完全融入新兴的国家成为以色列公民。[99]
参考文献
参看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