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英语:Small talk)是一种非正式的话语类型,不涉及对话的任何功能主题或需要解决的任何事务。[1] 本质上,这是相对不关注于谈话(实质)内容的社会性对话。[2]
闲聊现象最初是由布朗尼斯劳·马凌诺斯基(Bronisław Malinowski)进行学术研究[3][4],他创造了术语“客套话交流”(英语:phatic communication)来描述它。[5] 进行闲聊的能力是一种社交技能。
目的
尽管似乎缺乏明确实用目的,闲聊是一种结合仪式和管理人际距离(英语:Personal distance,其相关议题研究领域英语称 Proxemics,或译人际距离学、空间行为学等)的策略。[6] 它在帮助定义朋友、同事和新结交的朋友之间的关系方面发挥着许多作用。特别是,它可以帮助新认识的人探索和归类彼此的社会地位。[7]
闲聊与人们保持积极面貌的需要密切相关,并感觉得到倾听者的认可。它以非常灵活的方式润滑社交互动,但所需的功能通常取决于对话中发生闲聊的点:[8]
- 对话开场白(英语:Conversation opener):当说话者彼此不认识时,这可以让他们表明他们有友好的意图并渴望某种积极的互动。在商务会议中,它使人们能够建立彼此的声誉和专业水平。如果两个谈话者之间已经建立了关系,他们的闲聊可以作为一个温和的介绍,然后再进行更实用的谈话话题。它使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并感知他人的情绪。
- 在谈话结束时:突然结束交流可能会冒着拒绝对方的风险。闲聊可以用来减轻这种拒绝,肯定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并缓和离别。
- 避免沉默的空间填充物:在许多文化中,两个人之间的沉默通常被认为是让人感到不舒服和/或尴尬的。可以透过开始客套话交流来减少紧张,直到出现更实质性的主题。一般来说,人类个体会发现长时间的沉默让人感到不舒服,有时甚至无法忍受。这可能是由于人类作为社会物种的演化历史,就像在许多其他社会动物中一样,沉默是潜在危险的沟通标志。[9]
在某些对话中没有特定的功能或讯息元素。以下闲聊示例发生在两个同事在走廊里擦身而过:
威廉:早安,保罗。
保罗:哦,早安,威廉,你好吗?
威廉:好的,谢谢。祝你有一个美好的周末。
保罗:是的,谢谢。待会见。
威廉:好的,待会见。
在这个例子中,对话开始和结束时的客套话元素已经合并。整个简短的谈话是一个空间填充物。
是否需要进行闲聊取决于进行对话的人之间的关系的性质。亲密关系中的伴侣可以透过不闲聊来间接显现他们的亲密程度。[10]
在工作场所,闲聊往往发生在同一级别的员工之间,但管理人员可以将其用作与向他们报告的员工建立工作关系的一种方式。要求员工加班的老板可能会尝试通过闲聊来激励他们,以暂时减少他们的地位差异。[11] 工作场所功能性谈话和闲聊之间的平衡取决于上下文,也受两个说话者的相对权力的影响。通常是上级定义对话,因为他们有权结束闲聊并“谈正事”。[12]
话题
闲聊的话题通常不如其社交功能重要。[13] 选择的话题通常取决于两个人之间的任何预先存在的关系,以及谈话的情况。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发起闲聊的人都会倾向于选择一个他们可以假设共享背景知识的话题,以防谈话过于偏向其中某位参与者。[12]
话题可以概括为直接的或间接的。[14] 直接话题包括个人对事物的观察感想或提问等。间接话题是指一种情境语境,例如当下的最新消息或交际情境的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某些主题被认为是“安全的”[8],如天气或气候[15]、运动和影视娱乐等(不涉及私人事务的话题领域)。然而,除非有后续讨论,否则应避免询问天气;否则,对话将可能会停止,这将可能被认为是对话发起者的问题。[8]
提供的详细程度不应超出人际空间的界限。当被问到“你好吗?”对于不熟悉的熟人,一个人很可能会选择简单、笼统的回答,例如“我很好,谢谢”。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不适合回答他们所患有的任何医疗状况的症状清单。[12] 这样做会假设两个人之间的熟悉程度高于实际情况,这可能会造成不舒服的情况。
会话模式
克劳斯·施耐德 (Klaus Schneider) 对涉及陌生人偶然相遇的情况下的闲聊进行了研究。[16] 他的理论是这样的对话由许多相当可预知的部分或“动作”组成。第一步的措辞通常是为了让对方很容易同意。它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带有附加疑问句的意见陈述。例如,诸如“天气真好,不是吗?”这样的开场白。是一个明确的协议邀请。第二个动作是对方的反应。在针对特定主题的功能性对话中,保罗·格莱斯的数量准则(英语:Maxim of quantity)表明,响应不应包含比明确要求更多的信息。[17] 施耐德声称闲聊的原则之一与数量准则相矛盾。他建议,通过以更实质性的答案进行回应,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闲聊中的礼貌。回到“天气很好,不是吗?”的例子,只说“是”(甚至“不是”)比说“是的,一年中的时间非常温和”更不礼貌。施耐德描述了后续动作可能涉及诸如“我明白”之类的承认、诸如“这很好”之类的正面评价,或诸如“嗯”或“真的吗”之类的所谓“空闲行为”。
性别差异
女性之间的言语模式往往比男性更具协作性,并且倾向于支持彼此参与对话。 闲聊的话题更有可能包括对个人外表的某些方面的赞美。 例如,“那件衣服真的很适合你。” 作为朋友的女性之间的闲聊也可能涉及更大程度的自我披露。 话题可能涵盖他们生活中更多的个人方面、他们的麻烦和他们的秘密。 这种自我表露既使他们之间建立了更密切的关系,也是这种亲密的讯号。[18]
相比之下,男性的闲聊往往更具竞争性。 它可能包括口头争吵(英语:verbal sparring matches 或 Stichomythia)、玩笑性的侮辱(英语:playful insults 或 Banter)和贬低(英语:putdowns,近似侮辱或羞辱)。[18] 在某些情境下,这是(男性之间)缔结团结的媒介和讯号。
文化差异
闲聊因不同群体与个体文化而异。例如,生活于某些地区(如西班牙等南欧国家)的人群据称擅长使用大量词语来传达相对少的资讯。[15]
此外,不同文化间的闲聊规则和话题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在气候变化很大且不可预测的地区,天气是一个常见话题。在一些亚洲和阿拉伯国家,关于家庭的问题很常见。在以地位为导向的文化或环境中,例如中国、拉丁美洲和日本等[19],新认识者之间的闲聊可能以互相提问为特征,从而使彼此能够进行社会分类。
不同文化群体成员对闲聊的态度和处理闲聊情况的方式的差异,被认为源于他们对人际关系的社会文化根深蒂固的看法。[20][21][22][23] 在许多欧洲文化中,讨论天气、政治或经济是很常见的,但在一些地区,工资等私人财务问题被视为禁忌。[24][25]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