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镇(台湾话:Kim-siânn-tìn),隶属中华民国福建省金门县,位于金门岛西南角,金门县县治所在地,金门本岛的政经文化及交通中心。全镇人口约4.3万人,约占全金门县总人口的三成,是金门县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区。
金城镇 Jincheng Township 旧称:后浦、珠浦、金门城 | |
---|---|
镇 | |
坐标:24°25′N 118°19′E | |
国家 | 中华民国 |
省 | 福建省 |
上级区划 | 金门县 |
下级区划 | 8里222邻 |
政府 | |
• 行政机构 | 金城镇公所 (立法机关:金城镇民代表会) |
• 镇长 | 李诚智(金城镇镇长列表) |
面积 | |
• 总计 | 21.7130 平方公里(8.3834 平方英里) |
海拔 | 17 米(56 英尺) |
人口(2025年1月)(13,601户) | |
• 总计 | 42,650人 |
• 排名 | 金门县的第1位 |
• 密度 | 1,964人/平方公里(5,087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
邮递区号 | 893 |
户政资料代码 | 09020010 |
毗邻 | 金宁乡 |
网站 | http://jincheng.kinmen.gov.tw/ |
历史
明洪武年间江夏侯周德兴戍海疆,建筑金门城以御倭寇。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总兵陈龙移驻后浦,金门军政、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包括金门镇总兵署、浯江书院纷纷设立,地方官员及乡绅亦捐资修筑海堤、城隍庙、奎阁等,地方经济也蓬勃发展,构成今日城区的主要区域。[1]
1915年金门县设县,金城地区隶属第一都,1935年试行地方自治时改第一区,1945年改珠浦镇,1946年与古湖乡合并为珠美镇,1949年古宁头战役后设立“城厢区公所”,隶属金门第二民政处,管辖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四个里,1950年5月金门行政公署成立,1953年2月恢复县制后实施地方自治,选举镇长,改称为金城镇,1965年九月并编金山乡(除东洲并入金宁乡外)余金水、古城、珠沙、垵湖、贤庵等五个行政村,包括原辖东门、南门、西门、北门四个里,计九个行政村里。1975年二月精简所辖村里,将垵湖村裁撤,其原辖后湖、上下后垵并入金宁乡榜林村,泗湖并入珠沙村,缩编为现有的东门、西门、南门、北门、贤庵、金水、古城、珠沙八个里。1992年11月,终止战地政务,乡镇公所组织规程,依地方自治纲要第卅四条规定订定之。[2]
地理
金城镇的地形大致可以分为东北部红土台地、西南部浅丘平原以及海岸带,最高点太文山海拔79米。红土台地遭流水侵蚀,地形崎岖,浅丘平原海拔不超过30米,海岸以沙岸为主,东沙溪、浯江溪流经镇境。[3]
金城镇气候温和,5月至10月的平均气温均在25度以上,1月平均气温12.9度,7月平均气温28.2度。4月至9月降水量均在100毫米以上,10月至3月均在40毫米之下,降水来源主要为梅雨和台风雨。[4]
年份 | 人口 | ±% |
---|---|---|
1981 | 16,564 | — |
1986 | 15,933 | −3.8% |
1991 | 14,878 | −6.6% |
1996 | 16,130 | +8.4% |
2001 | 19,327 | +19.8% |
2006 | 25,964 | +34.3% |
2011 | 34,245 | +31.9% |
2016 | 42,726 | +24.8% |
2021 | 42,845 | +0.3% |
来源: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内政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
根据金门县政府民政处及内政部户政司统计,2024年底金城镇户数约1.4万户,人口约4.3万人[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1,967人,是金门县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区,在中华民国所有镇中人口密度排行第五高[注 1]、[6]。镇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西门里与金水里,2024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10,821人与2,499人,其中西门里也是金门县人口最多且唯一超过1万人的村里。金城镇人口的年龄构成中,有8.61%是0至14岁人口,71.85%是15至64岁人口,19.54%是65岁以上人口,是金门县青壮年人口占比最低的行政区[5]。
政治
- 珠浦镇长:许乃协
- 城厢区长:蔡世英
- 金城区长:王秉垣
- 县府派代:洪安镇
- 金城区长:吴水池
- 金城镇长:王秉垣→廖国雄→丘员
- 试办民选镇长:石炳炎
- 正式民选后
- 第1、2届镇长:许绩永
- 副镇长代理:符文敏
- 第3、4届镇长:郑庆利
- 第5届镇长:徐文理(任内过世)
- 副镇长代理:陈世基
- 第5届补选镇长:许永镇
- 第6、7届镇长:许金象
- 第8、9届镇长:蔡辉诗
- 第10、11届镇长:石兆瑉
- 第12、13届镇长:李诚智(现任)
金城镇公所是金城镇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镇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金城镇的自治监督机关为金门县政府。镇长由全体镇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金城镇公所并置镇政会议,为镇政最高决策机构,在镇长之下,设有6课2室等8个内部单位[7]。
金城镇民代表会是金城镇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金城镇全体镇民立法和监察镇政。镇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金城镇民代表会共有11位镇民代表,选区划分上为不分区,主席、副主席由11位镇民代表互选产生[8][9]。
教育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学区 | 教师数 | 学生数 | 校史沿革 | 网址 |
---|---|---|---|---|---|---|
国立金门高级中学 | 市区 | 1951年福建省立金门中学 1972年福建省立金门高级中学 1984年国立金门高级中学 |
[1] | |||
金门县立金城国民中学 | 1083 | 1964年 | [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金门县金城镇中正国民小学 | 1915年县立第一高等小学 1932年浯江小学 1937年金门公立第一小学 1945年珠浦镇中心国民学校 1950年城厢中心国民学校 1951年金门示范中心国民学校 1953年金门县示范中心国民学校 1963年金城镇中心国民学校 1967年金城国民学校 1978年金门县立中正国民小学 1990年金门县金城镇中正国民小学 |
[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金门县金城镇贤庵国民小学 | [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金门县金城镇贤庵国民小学垵湖分校 | [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金门县金城镇贤庵国民小学金水分校 | [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金门县金城镇古城国民小学 | [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交通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3/Jincheng_bus_station_entrance_20231019.jpg/640px-Jincheng_bus_station_entrance_20231019.jpg)
旅游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3/%E6%96%87%E8%87%BA%E5%AF%B6%E5%A1%94%283%29.jpg/640px-%E6%96%87%E8%87%BA%E5%AF%B6%E5%A1%94%283%29.jpg)
民俗庆典
特色活动
- 和平爱战地文化体验营游会
- 翟山坑道音乐节
特产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