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小行星撞击是指人们采取各种措施阻止小行星近地天体撞击地球并将之引向远方。一个足够大的小行星或其他近地天体与地球撞击后,可能会引起大规模的海啸或大面积火灾,而且大量粉碎的岩尘和其他碎片流入平流层后阻挡阳光进而引发撞击冬天

6600万年前,地球与一个大约10公里长的小行星碰撞后产生了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并引发了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科学界认为这一事件导致了大多数恐龙的灭绝。

人们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除非采取防御措施,否则小行星还是有可能撞击地球。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2013年车里雅宾斯克小行星撞击事件以及哨兵系统追踪到的小行星已经引起人们对小行星威胁的警惕。

2018年4月,B612基金会表示:"我们百分之百肯定会被一颗毁灭性的小行星击中,但我们并不百分之百确定什么时候[1]。" 同样在2018年,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他的最后一本著作大问题的简要回答中,认为小行星撞击是地球面临的最大威胁,并介绍了几种避免小行星撞击的方法[2][3] [4] [5] [6]。尽管如此,2019年3月,科学家们报告说,小行星可能比人们设想的更难摧毁[7] [8] [9] [10] [11]

偏转力度

Thumb
已知的近地天体——截至2018年1 月Video (0:55; July 23, 201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地球轨道为白色)

美国政府授权的历史

正在进行的项目

Thumb
各种项目检测到的近地天体数量。
Thumb
近地天体观测–从 2013 年 12 月开始的前四年数据(动画;2018 年 4 月 20 日)

哨兵任务

预期项目

太空探测

深刻影响

影响几率计算模式

Thumb
为什么小行星撞击概率经常上升,然后下降。

碰撞避免策略

核爆炸装置

Thumb
与早期填充氦气体分压的管道类似,如1952年常春藤麦克测试中使用的那样,1954年的布拉沃城堡英语Castle Bravo测试同样配备了光导管 (LOS) ,以更好地定义和 量化这些早期热核装置产生的X射线和中子的时间和能量。 这项诊断工作的结果之一是这张图表描绘了高能X射线和中子通过约2.3公里长的真空线的传输,随后它在"1200站"碉堡加热了固体物质,从而产生了二次火球。

对峙方法

地表和地下使用

Thumb
这位早期的小行星重定向任务英语Asteroid Redirect Mission借由艺术家的印象暗示了另一种改变大型威胁天体轨道的方法,方法是捕获英语Asteroid capture相对较小的天体并使用这些天体,而不是通常建议的小型航天器,作为产生强大动能的手段,或者,更强大的更快作用的重力牵引机英语Gravity tractor,因为一些低密度小行星,如253梅西尔德星有着吸能缓冲区英语Crumple zone

彗星偏转的可能性

Thumb
“谁知道,当一颗彗星接近这个地球并摧毁它时……人类不会用蒸汽从他们的地基上撕下岩石,并像据说巨人所做的那样向燃烧的物质投掷山脉?”— 拜伦勋爵

现有能力

动力学影响

Thumb
2005年深度撞击号与8x5公里(5x3英里)的坦普尔1号彗星的碰撞。撞击闪光和由此产生的喷发物清晰可见。撞击器在撞击时产生19吉焦耳(相当于4.8英吨三硝基甲苯)。它在彗星的轨道运动中产生了预测的0.0001毫米/秒(0.014英寸/小时)的速度变化,并将其近日点距离减少了10米(33英尺)。撞击后,一家报纸报导说彗星的轨道改变了 10公分(3.9英寸)。

小行星重力牵引机

Thumb
小行星重定向任务英语Asteroid Redirect Mission的设计目的是在危险大小的小行星上展示"重力牵引机英语Gravity tractor"行星防御技术。 重力牵引法利用航天器的质量向小行星施加力,缓慢改变小行星的轨迹。

离子束推移离轨

聚焦太阳能

质量投射器

常规火箭发动机

小行星激光烧蚀

其他提案

Thumb
NASA对太阳帆的研究。帆宽0.5公里(0.31英里)。
Thumb
1984年战略防御计划的概念是通用太空核泵浦激光器英语Nuclear pumped laser氟化氢激光器英语Hydrogen fluoride laser向目标射击,通过激光烧蚀英语Laser ablation引起目标物体的动量变化。以拟议的自由号空间站(ISS)为背景。

参见

小行星动力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