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艺
台灣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赵文艺(英语:Chao Wen-Yi,1916年10月19日—2014年1月1日),陕西省城固县人,曾任立法委员、历任台湾师范大学、省立台北师范专科学校、中国文化大学儿童福利研究所兼任教授[1],拥有文艺界老佛爷称号之现代文学家与教育家[2]。
![]() |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
生平经历[3]
1919年出生于陕西省城固县济川巷,一殷实医生家庭,其父赵子伦。其母亦识文断字。父母共养育二男三女,赵文艺排行为三。[4]
先后在县立中学、汉中女子师范就读。抗战以来,北平之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迁来城固,组建了联合大学,遂投考并毕业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教育系。其后在汉中女子师范学校任教。 二十五岁就开始写作,推出了很多作品,屡获奖项。毕业后一方面在青年团服务,一方面教书,后来选择从政之路。所学为教育的她,一向关怀国内教育与文化建设,对教育有独道之主张见解,也针对儿福问题投入心力。并对于现今初等教育制度及观念表示见解[5];从政期间也担任中国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三民主义青年团二全大会代表、陕西支团部组长等职务[6]。
公元1949年,大陆变色,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播迁台后,递补中华民国第一届西安市立法委员,继续求学并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担任中华民国内政部儿童福利促进委员会委员、青少年儿童福利学会理事长等,并出席1957年罗马国际幼稚教育会议,1970年美国白宫儿童会议等。教育期间,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省立台北师范专科学校与中国文化大学儿童福利研究所兼任教授[5]。
一生中撰写过无数件文学作品,尤其以《万里前尘》记述自己从1956年自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瑞士等欧洲各地的所见所闻,也曾获颁嘉新文化基金会优良著作奖与、韩国小说家协会文学奖[2][1],为一名典范之文学与教育家。
代表作品
赵文艺撰写过无数件文学作品与论文,其中以散文文学为主,以下为代表作品:
- 散文集:
- 《万里前尘》、《天上人间已十年》、《雪地上的足迹》、《赵文艺自选集》、《成长的喜悦》、《文教浅谈》、《寄我归心》等。
- 论文:
- 《我国近廿年来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之研究》、《白宫儿童会议之演变及其影响》等[7]。
褒扬令
公布日:中华民国103年1月10日
马英九总统令褒扬立法院前立法委员赵文艺,总统褒扬令全文为:
“ | 总统令 立法院前立法委员赵文艺,慧性通敏,轩朗恬和。少岁失怙淬砺,自勉向学,卒业西北联大师范学院。红羊浩劫,蒿目时艰,响应政府号召,矢志匡持报国,躬历政治军事训练,组织妇女慰劳团体;尽瘁敌后抗战事宜,弘宣御侮必胜决心,竭智殚精,弼成生聚。行宪后膺选第一届立法委员,推展重大教育政策,完善儿少福利措施;倡议男女平权思维,导引社会正向力量,定制成法,务实周达;远识嘉猷,谠言肃政。嗣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育研究所进修,博学洽闻,饶富著作;公余执教上庠,门墙桃李,硕彦扬芬。复长期悉力国际事务,加强中美文经交流;参与台韩作家会议,丰厚多元文化平台,蜚英腾茂,睦谊弘邦。曾任国际社会福利学会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华民国青少年儿童福利学会理事长暨知名大学顾问等职。综其生平,淑世惠民,贞固见其深衷;声施闳论,议坛成其懋绩,懿行雅化,遗绪流咏;崇勋盛誉,矩范昭垂。遽闻上寿捐馆,轸怀良殷,应予明令褒扬,用示政府笃念芳贤之至意[8]。 |
” |
—— 总 统 马英九 立法院院长 王金平 中华民国一百零三年一月十日 |
家庭
其夫婿张振蛰早年任职中华民国总统府,1949年迁台后追随于右任院长多年,为其机要秘书直至右老辞世才转任监察院专门委员。 女:张立礼, 1969年去美,现为美国加州东洛杉矶社区大学教授,洛杉矶加州立大学东亚研究博士,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学士。
赵文艺是城固县首位女性大学生,在西安市递补陈建晨当选立法委员。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