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论(思考)谬误是指错误的思维方式。有部分逻辑书会将谬误定义为错误的论证,但一般不会以此解释谬误的定义,因自相矛盾不是错误的论证,但属谬误的一种。恶意或别有所图的谬论又称作诡辩[1]

知识或资料的错误,称作讹误[2],但日常习惯上,谬论或谬误有时也用于泛指错误的言论或想法[3]

一个好的论证必须有效健全。所谓有效是指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必定为真,所谓健全是指除了有效以外,所有前提都是真的,健全的论证保证结论为真。反之,如果前提不为真或前提为真不能保证结论为真,则不是好论证。

论证有谬误,不表示其结论不正确,有时一些人可能会使用充满谬误的论证,但却意外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点可参见谬误论证

此外,尽管谬误经常和谎言有关,但论证有谬误,不代表论者在说谎,论者可能真心相信自己的推理正确,但因各种原因而犯下错误,而单单看到他人论证出现谬误就指称对方在撒谎的做法,也可能构成关联谬误人身攻击

对于尚未相信结论的人而言,论证过程有谬误会导致他们无法被论证说服,但另一方面,就算论证过程无误,论证也未必让人信服,因为听众也可能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像是一些论证所用的言词、语调、语气、说话者的身份、听者的既定观点等都有可能会影响听众的观感;然而论证是否好的,关键还是在于论证是否有效且健全,任何的外在条件都无法影响论证本身的有效性。

分类

faviconfavicon
2 sources

传统分类

论证的谬误可发生在三个地方:一是陈述了错误的事实(实质谬误),二是使用了不恰当的词语(言词谬误);三是使用了不恰当的推理结构(形式)(形式谬误)。其中一与二合称非形式谬误,而二与三合称逻辑谬误[4]

非形式谬误
实质谬误 言词谬误 形式谬误
逻辑谬误
  • 形式谬误:形式谬误是因不恰当的推论结构所造成的谬误,可借由符号化逻辑系统揭露此类谬误。
  • 言词谬误:泛指各种因自然语言语意不明确而形成的推理谬误,可借由语义语用分析及符号化揭露此类谬误。
  • 实质谬误:泛指各种推理结构正确,但论证前提不能恰当支持结论所造成的谬误。
  • 逻辑谬误:逻辑谬误包括了形式谬误及言词谬误,可借由语义、语用分析及符号化揭露此类谬误。“逻辑谬误”有时亦可广义泛指所有的谬误。
  • 非形式谬误:形式谬误以外的其他谬误统称非形式谬误,含括了所有不能纯粹由符号化逻辑系统揭露的谬误,这些谬误需要关于现实世界的背景知识与常识才能揭露出来。

四不分类

香港哲学家李天命提倡将谬误分成四大类:不一致不相干不充分不当预设[5]

  1. 不一致:主张的命题(前提或无前提的结论)自相矛盾自我推翻
  2. 不相干:前提与结论无关,无论前提是否成立,都无法推理出结论。
  3. 不充分:前提与结论有关,但前提无法充分支持结论,如肯定后项的谬误以偏概全
  4. 不当预设:把不应视为理所当然的前提视为理所当然, 如假两难谬误
favicon
1 sources

谬误研究

在西方,早在公元前350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其逻辑学著作之一《辨谬篇》中就开始研究谬误。《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谬误条目[6]介绍当代了谬误研究,其中包括下面的方法:

  • 非形式逻辑方法处理谬误(The informal logic approach to fallacies)
  • 形式逻辑方法处理非形式谬误(The formal approach to informal fallacies)
  • 认识论方法处理谬误(The epistemic approach to fallacies)
  • 辩证/对话方法处理谬误(Dialectical/dialogical approaches to fallacies)
favicon
1 sources

参见

注释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