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见取,又称见取见,佛教术语,意指认定与执著某些有漏法可以带来究竟快乐的错误见解是正确的。被列入四取、五见、十随眠之一。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6年2月25日) |
佛教将一切烦恼皆归纳为“取”,可以被分为四大类,即四取,见取为其中之一[1]。字面来说,见取是对于错误的见所产生的执著。这类的执著很多,可能是对于五蕴产生的某种感受,或见解,产生执著,认为这是最好的,因此又叫见等取[2]。在佛教教义中,由五蕴产生的乐,为有漏法,实质上都是一种苦,将实质是苦的有漏法认定为乐,即为见取[3]。
作为一种随眠,见取的最初根源为无明,次第引生疑、邪见、身见、边见、戒禁取,由戒禁取,生起见取,见取又会引发贪、慢、瞋,前后相引而生[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