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英语: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简称为EGFRErbB-1HER1)是一类名为表皮生长因子家族(EGF-家族)的细胞外蛋白配体细胞表面受体[2]

事实速览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有效结构 ...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胞外结构域与表皮生长因子结合的复合体,引自PDB1nql[1]
有效结构
PDB 直系同源检索:PDBe, RCSB
标识
代号 EGFR; ERBB; ERBB1; HER1; PIG61; mENA
扩展标识 遗传学131550 鼠基因95294 同源基因74545 ChEMBL: 203 GeneCards: EGFR Gene
EC编号 2.7.10.1
RNA表达模式
更多表达数据
直系同源体
物种 人类 小鼠
Entrez 1956 13649
Ensembl ENSG00000146648 ENSMUSG00000020122
UniProt P00533 Q01279
mRNA序列 NM_005228 NM_007912
蛋白序列 NP_005219 NP_031938
基因位置 Chr 7:
55.09 – 55.32 Mb
Chr 11:
16.75 – 16.92 Mb
PubMed查询 [1] [2]
关闭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ErbB受体家族家族的成员之一,ErbB家族是包含四种紧密联系蛋白的亚家族,这四种蛋白分别是受体酪氨酸激酶类:EGFR(ErbB-1)、HER2/c-neu(ErbB-2)、Her 3(ErbB-3)以及Her 4(ErbB-4)。影响EGFR表达或活性的突变可能导致癌症[3]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是由范德堡大学斯坦利·科恩发现的,科恩与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因发现生长因子类而共同获得了198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功能

Thumb
EGFR信号传导级联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存在于细胞表面且因结合特异性受体而被活化,这些受体包括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α。ErbB2并无已知的直接活化配体,可能结构性地处于活化状态,或在与如EGFR等其他家族成员形成异源二聚体时被活化。 除了参与正常的生理功能之外,EGFR在癌症中同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为例,在全球患有非小细胞性肺癌的病患中,高达20%都表现了EGFR基因的突变,所以目前的药物多朝向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去做设计,以期达到治疗的效果。 [4] 目前发现具有EGFR突变型的NSCLC癌细胞会对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产生抗药作用,这个抗药作用可能来自于其中细胞大量的endothelin表现,进而使肿瘤组织血管收缩,降低了抗癌药物的灌流,产生类似抗药性的效果。 [5]

参考文献

深入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