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虎尾糖厂(又称台糖虎尾总厂,简称虎尾总厂),是一座兴建于1907年的砂糖制造工厂,位于台湾云林县虎尾镇中山路2号,隶属台湾糖业公司砂糖事业部。
第一工场于1909年正式开工,每日压榨甘蔗量为3,300公吨;第二工场兴建于1912年,每日压榨甘蔗量为1,600公吨,并已于1962年停止关闭。
虎尾总厂是原台糖三大总厂之一(另二为新营糖厂、屏东糖厂),目前仅存虎尾一座;同时亦是迄2020年初仍以五分车进行铁路运输甘蔗的糖厂[1] ,其另一部分的甘蔗则以运蔗卡车进行公路运输。目前是台糖仍在从事制糖业务,且仍在营运中的两座糖厂之一。(另为台南市善化区的善化糖厂)
虎尾糖厂总面积为11.5公顷(11.5甲),34,500坪。2014年6月,洪天财先生就任台糖公司云林区处经理兼虎尾糖厂厂长。目前包括厂长在内的员工人数共计282人。
虎尾总厂,旧称虎尾制糖所,位于台南州虎尾郡虎尾庄,即是现在的云林县虎尾镇。
1906年, 由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设立。
1909年, 第一工场正式开工,初期压榨能力为1700公吨(A机)。
1912年, 第二工场兴建,每日压榨甘蔗量为1,600公吨。
1924年, 扩充第一工场设备(B机),将虎尾制糖所总压榨能力提升至4900公吨,成为台湾地区产能最高的制糖工场。
1925年, 增设东洋地区规模最大的酒精工场。
1937年, 增加设置无水酒精制造设备。
二次大战期间,因为被盟军列为攻击重点目标,另外也因虎尾设有飞行场,制糖工场遭受猛烈轰炸,第一工场和第二工厂在战后的损害统计等级中分别被列为大破与中破。
二战后,隶属于台湾糖业公司第一分公司,改名虎尾糖厂;因为厂区受损非常严重,所以先行维修受损较轻的第二工场。
1945年, 本年年底开始恢复制糖。
1947年, 第一工场完成A机的修复工程,并于同年恢复制糖。
1950年, 改为总厂制,虎尾糖厂改为虎尾总厂,下辖虎尾、北港、斗六、大林、龙岩(1967年并入虎尾总厂)、竹山(1951年并入斗六糖厂)等糖厂。
1952年, 第一工场B机于2月完成复旧工程。
1961年, 因为甘蔗种植面积下降,故停闭第二工场,并更新第一工场制糖设备,将压榨能力提高至3500公吨。
1967年, 改行大厂制,下辖虎尾、北港、斗六糖厂。
1972年, 大林糖厂回归虎尾总厂督管理。
1974年, 恢复总厂制,仍管辖虎尾、北港、斗六与大林共四间糖厂。
1976年, 酒精工场于9月停闭,设备移至新营副产加工厂继续使用。
1985年, 取消总厂督导制度,原总厂区内之糖厂改由公司直属管理,虎尾总厂名称仍保留不变。
1990年, 斗六糖厂并入虎尾总厂。
2004年, 更名为虎尾糖厂[2]。
十年来住户逐渐迁出宿舍区,闲置老宿舍少有修护,并且多次发生火灾。
2014年, 5月8日凌晨5时左右,宿舍区又有一栋建筑物发生火灾并烧毁,目前老宿舍只剩下十一栋。[3]
2024年,4月3号早上8时左右,糖厂内老烟囱受到2024年4月花莲地震影响而断裂,无人伤亡。[4]
虎尾糖厂所属营业车站最早的名称为五间厝驿,自1920年以后改称虎尾驿,是虎尾早年最重要的交通动线,也是日治时期虎尾最繁荣热闹的市街中心。
在糖厂南方便是虎尾溪,糖铁斗南线虎尾铁桥由此横跨,也是南北平行预备线当中的一座铁桥,往南走可接续至斗南站或大林糖厂,这座桥梁还有一特别之处,由于斗南线是连接台铁斗南站与虎尾糖厂,早期砂糖成品会由台铁货车载运至斗南站,故桥上的轨道是三轨(内侧为五分车轨距、外侧为台铁轨距)可以同时行驶台铁与糖铁的车辆,是糖铁体系中少见的三轨桥梁,至于外观则与西螺大桥相仿,不同是颜色呈灰色。虎尾铁桥随着糖铁停驶而废止,经过整修后现已开放给民众步行,成为虎尾的观光景点之一。
除此之外,虎尾糖厂的马公厝线是现今唯一仍在载运原料的糖铁路线,意义非凡,每年11月至隔年4月间的制糖季,五分车往返虎尾糖厂与褒忠乡的各装车场载运甘蔗,此期间也吸引不少铁道迷前往拍摄。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