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渭水高速公路

臺灣一條穿過雪山山脈的高速公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蔣渭水高速公路

中华民国国道五号[1][2],又称“蒋渭水高速公路”(英语:Chiang Wei-shui Memorial Freeway[3][4]Freeway No. 5[5]),简称国五,目前通车路段为南港系统苏澳,又称“北宜高速公路”,简称北宜高[6]

事实速览 中华民国国道五号, 道路信息 ...
中华民国国道五号
蒋渭水高速公路[1]
地图
中华民国国道五号的路线图
TWFW5route.svg
道路信息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管理
长度54.2公里(33.7哩)
存续2000年1月27日至今
历史2018年10月28日最近一次通车
组成路段
限制车速限制:
  • 起点
  • 终点
起点 南港系统交流道台北市南港区
终点苏澳交流道宜兰县苏澳镇
地点
地区台湾
公路系统
关闭
位于景美溪上的石碇高架路段
北上苏澳路段

国道五号是台湾首条横跨西部高速公路,起于南港系统交流道、现讫于苏澳交流道,全长54.2公里[1][7][8],系宜兰县通往大台北地区台湾西部的交通要道。该公路的名称是为了纪念日治时期出身宜兰的社会运动领袖蒋渭水,其以致力于民族自救运动与文化运动之影响而闻名[9],并在南港起点处立有路名牌。由于雪山隧道为本公路的重要设施,台湾民众口语上常以“走雪隧”代称经由此公路往来双北、宜兰两地[10][11]

沿革

早期宜兰县在公路交通方面依靠省道台2线(北部滨海公路)和台9线北宜公路)与大台北地区联络,但两公路受限于雪山山脉阻隔或海岸路线迂回等因素,造成长期以来与台湾东部、北部之间道路交通不便。因此规划北宜高速公路提供兰阳地区与台北间快速、安全、舒适之道路服务,通车后可大幅缩短两地旅运时间至四十分钟以内。

国道五号北起自台北市南港区、迄于宜兰县苏澳镇,以双向四线道铺设。交流道设有南港系统、石碇、坪林交控、头城、宜兰、罗东、苏澳等七座交流道。

考量到未来高速公路将改采匝道收费,因此头城以南各交流道均设有闭合式收费站,且设有地磅站。为了拥有较多的储车空间以因应收费站、地磅站带来的车流回堵,头城以南各交流道的匝道布设较长。2013年12月30日起,高速公路计程收费正式上路[12],人工收费走入历史,沿线的收费站全数废止,改由收费门架进行电子收费。而原处仅存的地磅站继续执行过磅任务。

由于穿越雪山山脉支脉,北宜高速公路沿线有多座桥梁与隧道。桥梁(包含双向主线与匝道)共计40座[13];其中位于新北市石碇区的乌涂溪桥,最高点距地达65.5米,于国道六号通车前是全台最高的桥梁[14];隧道有南港隧道(456、455米)、石碇隧道(2,698、2,720米)、乌涂隧道(216、248米)、彭山隧道(3,861、3,806米)、雪山隧道(12,917、12,942米)。其中,南港隧道、石碇隧道台北往宜兰方向,两隧道距离很近,以明隧道相连接,实际上仍然是独立的两隧道,连接处有紧急通道,连接对向道路。作为关键设施的雪山隧道通车时名列台湾第一长、世界第九长的公路隧道,因兴建难度之高而闻名全球。全线于2006年6月16日通车。

北宜高速公路计划本工程共分17个工程标案,包括主要的五个土木标及南港坪林段建筑、机电、交控、植栽等六标合计11标,其余坪林头城段建筑、机电、交控、植栽等工程,配合土木工程进度适时办理发包,总经费为新台币601亿元[15]

历史

  • 1982年,高公局委托中华顾问工程司办理“南港头城隧道公路可行性研究”进行四车道隧道公路之研究[16]
  • 1984年办理“南港头城间隧道公路地质评估”进一步评估可行性[17]
  • 1987年7月,由交通部运输研究所接手进行“南港宜兰隧道公路可行性研究”。
  • 1988年4月,同年奉行政院核定推动“国道南港宜兰快速公路计划”,计划路线为南港头城之国道快速公路。
  • 1989年
    • 4月,成立交通部国道南港宜兰快速公路工程筹备处(简称南宜筹备处),专责推动自同年底开始进行初步规划先期作业[18]
    • 8月,交通部于部第 556 次部务会报决议“北宜快速公路可改为高速公路兴建并规划延伸至苏澳”,计划名称更为“北宜高速公路计划”[19]。八十二年度开始办理可行性研究及工程规划,八十六年展开设计。行政院于八十六年四月核定可行性研究采中央线路廊,九十年二月十三日核定建设计划优先办理主线及三处交流道、苏澳连络道暨宜兰、罗东两分离式交流道范围内之侧车道,国工局随即办理用地取得,同年七月二日举行全线联合开工典礼。
  • 1990年2月,行政院核定交通部研拟之“改善交通全盘计划”,将本计划列为“环岛高速公路网发展计划”之一环[20]
  • 1991年7月,雪山隧道导坑动工。
  • 1993年7月,雪山隧道主坑开工。
  • 1997年
    • 4月,行政院同意本计划采中央路廊,并指示详加研析以BOT方式兴建之。
    • 7月,头苏段公告征求民间参与,然仅有一家厂商提出申请,经交通部第43次重大工程督导会报决议扩大BOT办理范围为头城至花莲,惟因合格申请人于申请文件截至收件日前未依规定提出申请文件。
  • 2000年
  • 2001年2月,行政院核定本计划建设计划并同意90年度所需经费由国道公路建设管理基金先行动支并补办以后年度预算,自此北宜高速公路头城苏澳段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 2003年
    • 5月,雪山隧道导坑西段贯通。
    • 10月,雪山隧道导坑贯通。
  • 2004年
    • 3月,雪山隧道主坑西行线贯通。
    • 8月,雪山隧道主坑东行线贯通,雪山隧道全线贯通。
  • 2005年
    • 3月14日,石碇至坪林段开放坪林当地民众凭证进出[21]
    • 12月,雪山隧道土木建设完工[22]
  • 2006年
    • 1月22日,头城苏澳段通车。
    • 6月16日,雪山隧道通车启用,北宜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坪林至头城段开放小型车通行,坪林以北速限70km/h。
    • 9月16日,放宽雪山隧道内“超速执法取缔宽容值”为10km/h。
    • 9月18日,头城收费站开始收费。
  • 2007年
    • 10月1日,坪林以北速限调高为80km/h(雪山隧道速限仍为70km/h)。
    • 11月15日,坪林-头城段(雪山隧道)开放大客车通行。
    • 12月11日,头城特高压变电站的变压器烧毁,雪山隧道暂时改由坪林特高压变电站供电。
  • 2008年
    • 3月16日,雪山隧道最高速限由原70km/h提高为80km/h。
    • 5月1日,南港系统交流道至头城交流道路段(含雪山隧道)最低速限由50km/h提高为60km/h。
    • 7月30日,头城收费站导入ETC自动收费系统,本线收费站配置ETC大型车道与ETC小型车道,匝道收费站仅配置ETC小型车道。
  • 2010年
  • 2012年
  • 2013年
    • 12月29日,设置于平原段之各匝道收费站展开拆除工程。
    • 12月30日,实施国道计程收费。
  • 2017年
    • 1月25日,北上车道雪山隧道北口至坪林交流道约500米长路段最高速限由原80km/h提高为90km/h。[24]
    • 2月13日,晚间9时发生台北南港游览车事故,死伤估计33死11伤。
    • 3月10日,雪山隧道最低速限由原60km/h提高为70km/h。
  • 2018年
    • 2月1日,苏澳服务区第一期工程完工启用。[25]
    • 6月27日,头城交流道北出匝道南移通车。[26]
    • 10月28日,头城交流道增设连接县道191号之南出北入匝道通车。[27]
  • 2020年

纪念碑

设施

交流道

隧道

更多信息 名称, 长度 ...
名称 长度 竣工日期 备注
南下 北上
南港隧道 456米 455米 2000年
石碇隧道 2,698米 2,720米
乌涂隧道 216米 248米 2005年
彭山隧道 3,861米 3,806米 2001年
雪山隧道 12,917米 12,942米 2006年 [注 1]
关闭

服务区

更多信息 名称, 里程 ...
关闭

地磅站

更多信息 名称, 里程 ...
名称 里程 位置 备注
头城地磅站 30K 宜兰县头城镇 [注 4]
宜兰地磅站 38K 宜兰县宜兰市
罗东地磅站 47K 宜兰县罗东镇
苏澳地磅站 54K 宜兰县苏澳镇
关闭

车道数与速限

国道五号采双向各2车道配置,除雪山隧道路段外之路段,设有路肩或避车弯,供故障车、紧急车辆、

更多信息 路段, 车道数 ...
路段 车道数 速限
南下 北上 双向 南下 北上
起点~坪林交流道 2+1路肩 2+1路肩 4+2路肩
坪林交流道~雪山隧道北口
雪山隧道 2 2 4
雪山隧道南口~终点 2+1路肩 2+1路肩 4+2路肩
关闭

车种限制

相关资讯

后续计划

苏澳端分流匝道

  • 国5苏澳交流道将再增加一个双向匝道,如此一来,可将国5的车辆分流,其中一个方向可直接连接省道台9线[29]

国道五号衔接台9线新城路段或苏花改永乐高架桥路段

  • 2017年
    • 5月,时任宜兰县代理县长吴泽成认为若国五不能直通衔接苏花改路段,将会造成苏澳地区严重壅塞[30]
    • 6月,交通部表示将短期方面透过箕山桥改建工程、台9线南澳平交道立体交叉改善工程、推动设置苏澳服务区计划等工程手段,并配合交控设施、区域号志重整等管理方式整体改善,宜兰县政府亦同时办理海山西路拓宽工程,共同配合降低苏花改通车后对苏澳地区产生之交通冲击影响;中期改善方案将优先办理“国道5号苏澳端衔接台9线工程”,评估以分流之策略,先将“国5末端衔接台9线”,增加出入口匝道服务地方,除改善国5末端车流集中于苏澳端进出,造成马赛路口服务水准不佳之情形,并提供往来冬山等地区之服务功能;长期将视改善成果,再研究“国5衔接苏花改工程”。[31]
  • 2018年
    • 1月,宜兰县政府提出之苏花改与国5直通衔接方案被时任交通部长贺陈旦认为不妥,交通部与高公局另评估国5延伸到台9线新城路段后再衔接苏花改之方案为可行并力推。[32]
    • 5月,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启动“国5衔接台9线(新城路段)”规划设计,建议方案自国5主线终点往南跨越新城溪、台铁宜兰线、台9线,绕经安永鲜物宜兰厂后方再衔接台9线(新城路段),预计经费19.52亿元,采双线4车道配置,全长约1,033米,预计工期2022年至2024年底[33][34]
    • 地方民意不接受国5衔接台9线(新城路段),且认为该路线会经过九股山敏感地区,将有环保疑虑;地方希望“国道五号直通苏花改”。高公局建议观察苏花改全线通车后的交通运转情形再适时检讨、推动需求性。[35]
  • 2019年
    • 6月,高公局已展开“国5直通衔接苏花改”可行性评估前置作业[36],于同年9月底上网公告,预计同年12月完成选商并签订服务契约,即可展开可行性评估作业,预计2020年底前提出可行性评估报告,再报请行政院核定[37]
    • 8月,宜兰县政府指出,长期的根本解决之道,还是应从国道5号苏澳端直通衔接至苏花改永乐高架桥路段(国五至永乐约7公里)[38]。立委陈欧珀亦建议“国五直接衔接苏花改”,并建请行政院长苏贞昌协助尽速启动可行性评估,改善苏澳市区交通壅塞的问题[39]
    • 9月25日,时任中华民国交通部部长林佳龙表态启动“国五衔接苏花改”的可行性评估,并支持兴建冬山交流道[40]
    • 11月13日,立法院交通委员会到宜兰视察交通建设,针对“国道五号衔接苏花改”路线展开“国五直接衔接苏花改可行性评估”前置作业[41],相中苏花改白米高架桥、东澳隧道间,评选可行路廊与衔接区,全长约7公里[37],采双向2车道配置,原“国5衔接台9线(新城路段)案”将暂停[42][43]
  • 2020年
    • 6月,国道5号衔接苏花改拟建系统交流道相连,预定同年底前提出可行方案后陈报行政院[44]
  • 2021年
    • 2月,“国5直通苏花改”可行性研究出炉,新辟国道联络道接往苏花改永乐高架桥,工期约5年半,长度约7.1公里,预估耗资约178亿元,届时设计时速80公里;优点是不但避开地质敏感区,新辟路廊将设置5个隧道,可避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冲击,对环境破坏比较小; 因为国道基金所做的建设而须自负盈亏,将设ETC门架收费,预估假日时段从国5到苏花改可至少省20分钟。[45]
    • 12月,宜兰县政府表示国道5号衔接苏花改可行性研究案已获行政院核定,预定民国121年(2032年)完工,届时可减少苏澳市区交通冲击。宜兰县府交通处长黄志良表示行政院于今年11月12日核定这项计划的可行性研究,但期间仍恐有交通过渡期而对苏澳市区道路冲击甚钜,建议交通部尽早完成后续综合规划及环评等相关作业来提早启动兴建,并与宜兰县长林姿妙建议希望能与“苏花公路安全提升计划”(苏花安)一起在民国119年(2030年)完工。黄志良表示,国5衔接苏花改规划案全长7.2公里[46],总经费新台币178.05亿[47],由国5终点苏澳端衔接到苏花改东澳隧道北侧,设计速率时速80公里,双向各一个车道(保留开放大客车通行的车道及双向各2车道空间[48]),国道公路建设管理基金负担支应78%,国库拨充支应22%;工期66个月,预计2027年开工。[49][50]
  • 2023年
    • 5月,31日上午高公局于苏澳镇公所举办公开说明会,与苏澳地方说明此项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之影响;会后高公局将编制环境说明书定稿送至环保署审查,并将建设计划送往行政院审查,待环评通过、计划核定后开始相关作业,目标民国121年(2032年)竣工。苏澳地方关心工程经过武荖坑遗址、其他历史地标与老树等是否造成影响,高公局说明路线通过武荖坑遗址时采隧道形式通过来大幅降低对地表遗址的破坏,对其他历史地标与老树亦一一标注及安排具考古资格人员监看施工,若有必要会协助迁址和移植。[51][52]
  • 2024年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