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台灣考古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董作宾(1895年3月20日—1963年11月23日)[1][2],原名作仁,入私塾后改名作宾,字彦堂,一字雁堂,号平庐。河南南阳人。知名文史学者,在考古学、殷商史、文字学、书法及篆刻艺术等方面颇有贡献。曾任福建协和大学、中州大学教授,国立中山大学副教授,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和台湾省立师范学院教授。1951年1至1955年8月,任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3]
1895年3月20日,生于河南南阳。父亲董士魁,经商于南阳长春街。1901年,六岁入塾受业于陈文斗。1907年,改从师于史九,与郭宝钧同学。1909年,开始帮助父亲从事生产,作手工、刻印章。1911年,到当地元宗小学读书。1915年春,考入南阳县立师范讲习所,次年以最优等第一毕业,留校任教员。1918年,考入河南育才馆,于次年冬毕业。1921年冬,赴北京,认识北京大学教授徐炳昶。次年,到北大旁听,攻读文字学。
1923年,入新成立的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研究生,开始研究甲骨文。次年改任助教,与同事庄尚严讨论发掘及研究甲骨的计划,并拟与庄氏同往安阳发掘。1925年春,至福州,任福建协和大学国文系教授,翌年改任中州大学文学院讲师。1927年秋,南下广州,任国立中山大学副教授,与傅斯年相识。1928年4月,受聘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筹备处通讯员,暑期前往小屯调查。同年秋,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受聘为编辑员,遂主持试掘小屯遗址工作。董作宾参加了前7次和第9次针对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4],他将收集到的甲骨文分为五期:盘庚武丁时代、祖庚祖甲时代、禀辛康丁时代、武乙文丁时代、帝乙帝辛时代[5]。被誉为甲骨学四堂之一。1930年,参加第1次城子崖发掘。1931年3月下旬,殷墟第4次发掘。九一八事件起,李济北上,由董作宾主持第5次发掘。1932年,负责殷墟第6次、第7次发掘。1933年,主持山东滕县安上村及曹王墓发掘。1934年,主持殷墟第9次发掘。1947年1月,任芝加哥大学中国考古学客座教授[6]。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6]。1949年,随国民政府迁台。1950年,担任《大陆杂志》发行人并编《台大文史哲学报》。
董举家来台之后,生活贫困,家中十余口,食指浩繁。1951年,为中研院史语所所长。1952年,美国东方学会举为荣誉会员。1955年8月,他应香港大学之请,赴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任研究员。1958年,胡适由美抵台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后,力邀董作宾返台,史语所成立“甲骨学研究室”,由董作宾担当主任主持工作。1959年忽膺中风,不能言语,“入台大医院治疗三月而愈,然自后语言即告蹇涩”。[7]1963年,心脏病发去世,安葬于台北市胡适公园[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