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登贝赫陨石坑(英语:Van den Bergh)是位于月球背面北半部的一座撞击坑,其名称取自荷兰业余天文学家格奥尔格·范登贝赫(1890年-1966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接受。
描述
该陨坑西侧和北面分别毗邻更大的考克饶夫环形山和埃弗谢德环形山,东南和西南偏南分别坐落了已磨损的英戈尔斯陨石坑和米纳尔环形山[1]。陨坑中心月面坐标为30.91°N 159.21°W,直径43.42公里[2],深约2.25公里[3]。
范登贝赫陨石坑形成来已被后续撞击严重磨损侵蚀,部分坑壁明显钝化、疏松。沿东西二侧边缘覆盖了数座小撞击坑,而南侧壁上则横跨了直径约16公里的卫星坑“范登贝赫 M”。该陨坑坑壁最大高出周边地形1060米[3],内部容积约为1444.24立方千米[3],坑底西北坐落了一座古废墟坑。范登贝赫陨石坑覆盖有来自西南偏南方杰克逊环形山的射纹束。
卫星陨石坑
按照惯例,最靠近范登贝赫陨石坑的卫星坑在月图上以字母标注在该坑中心点的旁边。
范登贝赫 | 纬度 | 经度 | 直径 |
---|---|---|---|
F | 31.0° N | 155.0° W | 29 公里 |
M | 30.7° N | 159.2° W | 15 公里 |
P | 29.5° N | 160.1° W | 15 公里 |
Y | 33.1° N | 159.7° W | 43 公里 |
参考文献
另请参阅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