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言狂言(日语:きょうげん)是一種日本傳統藝能,由猿樂發展而來,以猿樂中的滑稽成分為骨幹洗練而成。明治時代以降,狂言與能劇、式三番並稱能樂(日语:能楽),與能劇、歌舞伎、文樂並稱日本四大古典戲劇。 狂言是一種話劇,由兩個以上的人物及其對話所構成,演藝人員稱為狂言師。它與能劇共同繼承了猿樂的特色:舞蹈要素豐富,有許多抽象且象徵性的表現。
能剧能(日语:能/のう nō),是日本独有的一种舞台艺术,為佩戴面具演出的一种古典歌舞剧 ,從镰仓时代後期到室町時代初期之间创作完成。能在日本作为代表性的传统艺术,与歌舞伎一同在国际上享有高知名度。 所謂的「能樂」(能楽)是「式三番」(神道教祭祀剧)、「能」(古典歌舞剧)以及「狂言」(古典滑稽剧,「能
翁 (能)能而單獨演出翁的便宜方法也獲得認可了。 『能楽観賞百一番』、26頁 『能・狂言事典』、10頁 『日本史大事典 1』、1154頁 『邦楽百科辞典』、150頁 『演劇百科大事典 1』、424頁 金子直樹『能楽鑑賞百一番』淡交社、2001年、ISBN 4-473-01817-2 西野春雄 羽田昶『能・狂言事典』平凡社、1987年、ISBN
祇園甲部新橋地区于1976年被列为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 始業式 大石忌 五花街合同公演 祇園祭 八朔 8月1日 温習会 10月1日 - 10月7日 顔見世総見 そうだ京都、行こう。 京舞井上流公演情報 片山家能楽・京舞保存財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ようこそ能楽と京舞のページへ
那卡西那卡西在臺灣的起源與溫泉息息相關,臺北北投以溫泉出名,故被視為發源地。日治時期日本人在當地經營的溫泉旅館收費較高,藝妓的表演以三味線、能樂(日语:能楽)為主;至於臺灣人經營的收費則較低廉,表演節目也以南管樂曲、本土歌謠為主。最早的那卡西表演型態以自彈自唱居多,一人演奏樂器、一人吟唱,後來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