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计划(英语:Jerusalem Program;希伯来语:תוכנית ירושלים)是由世界锡安主义大会于1951年所通过的锡安主义运动纲领。相对于第一届世界锡安主义大会所通过的《巴塞尔计划》,耶路撒冷计划因应以色列建国后的时势变迁,擘划未来锡安主义走向。尽管耶路撒冷计划至今经过1968年及2004年两次修订,大致内容皆围绕着将以色列作为世界犹太民族生活核心以及发扬犹太文化等价值。由于以色列各主要政党为加入世界锡安主义组织之“世界联盟”时皆需将耶路撒冷计划精神纳入党纲,使得耶路撒冷计划某种程度上对于以色列政治发挥了意识型态上的指导作用。
1951年耶路撒冷计划
1951年第21届世界锡安主义大会所通过之耶路撒冷计划内容如下[1]:
“锡安主义的使命在于统一以色列国,使离乡背井者于以色列故土团聚,并促进犹太民族之团结。
世界锡安主义组织之工作计划为:
1968年修订版耶路撒冷计划
1968年第27届世界锡安主义大会所通过的耶路撒冷计划内容如下[2]:
锡安主义的目标为:
- 犹太人民的团结以及以色列在犹太人生活中的中心地位。
- 犹太人透过阿利亚运动,从各国回归到“以色列土地”此一历史家园。
- 基于正义及和平的先知远见,强化以色列国。
- 透过培养犹太、希伯来及锡安主义教育保留以色列人民认同以及犹太精神和文化价值。
- 保护各地犹太人权利。
2004年新耶路撒冷计划
锡安主义大会于2004年所修订的耶路撒冷计划内容如下[3]:
“锡安主义为犹太民族之民族解放运动。它造就了以色列国的建立,并主张一个犹太的、锡安主义的、民主的及安全的以色列国是犹太民族为其存续及未来所承担之共同责任的展现。
锡安主义的基石为: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