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学名:Michelia x alba),别称白玉兰,在华南、西南及东南亚地区生长的常绿原生植物,属木兰科含笑属的乔木,一般可长至10-13米的高度。是由黄玉兰和山含笑自然杂交得到[1],同属的还有大约49种植物。其花形似黄葛树(又名黄桷树)芽包,在中国西南地区还有黄葛兰、黄桷兰的别名。
白兰就是台湾俗称的玉兰花;虽然曾经在植物学的分类上白兰并非玉兰属的植物,但近代透过基因检测发现白兰所属的含笑属(Michelia)比许多玉兰属(Magnolia)的植物更为接近玉兰。为免将知名度甚高的玉兰属分拆,植物学家决定将含笑属也并入玉兰属之中,使白兰成为玉兰属的一员。[2]
特征
白兰花的幼枝及芽呈绿色,密披微柔毛。叶浅绿色,互生,长椭圆形而先端较尖,革质,表皮无毛,长约10-20厘米,宽4-9.5厘米,面无毛,底疏生微柔毛。白兰花一般可开花两次,第一次在夏季,第二次在秋季,夏季花比较多,花色一般乳白色,披针形花披片10片,长3-4厘米,药隔伸出成短尖头,雌蕊群披微柔毛。蓇葖果成熟时红色,少见结实。
种植及用途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d/Michelia_alba_%28Campii%29.jpg/250px-Michelia_alba_%28Campii%29.jpg)
在亚洲,尤其在东南亚与中国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白兰因为有着浓烈的香气,而成为一种园艺植物并广泛种植[3]。白兰还可以压榨出精油。在中国,白兰可作为玉兰茶的原料[1]。在中医领域,白兰的花可用来行气止咳[4][5]。
可用嫁接或压条繁殖。
中国南方妇女常摘取花朵来佩戴在身,也可提取香精或熏茶;在云南等地它还被俗称为“缅桂花”。
台湾玉兰花的最大产地在屏东县高树乡,其次为盐埔乡[6]。在台湾,在络绎不绝的车道上向驾驶兜售“玉兰花”(台湾惯称白兰为“玉兰花”或“香花”)的卖花人,为台湾街头常景(有卖花阿婆、卖花阿伯、卖花郎、卖花女)。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e/%E8%BB%8A%E5%9F%8E%E7%A6%8F%E5%AE%89%E5%AE%AE%E7%8E%89%E8%98%AD%E8%8A%B1%E5%B0%8F%E8%B2%A9.jpg/640px-%E8%BB%8A%E5%9F%8E%E7%A6%8F%E5%AE%89%E5%AE%AE%E7%8E%89%E8%98%AD%E8%8A%B1%E5%B0%8F%E8%B2%A9.jpg)
参考文献
书籍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