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德斯龙属名:Sordes)又名粗颌翼龙毛鬼翼龙索德斯翼龙,是种小型、原始翼龙类,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哈萨克,属于翼手龙形态类

S. pilosus的骨骼重建,正模标本(编号PIN 2585/3)

事实速览 科学分类, 模式种 ...
索德斯龙属
化石时期:侏罗纪晚期,155.7 Ma
多毛索德斯龙的想像图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目: 翼龙目 Pterosauria
演化支 长爪翼龙类 Macronychoptera
演化支 新翼龙类 Novialoidea
演化支 短四跖骨类 Breviquartossa
演化支 翼手龙形态类 Pterodactylomorpha
属: 索德斯龙属 Sordes
Sharov, 1971
模式种
多毛索德斯龙
Sordes pilosus

Sharov, 1971
关闭

正模标本(编号PIN 2585/3)是一个被压碎、大制完整的骨骼,位于一块石板。副模标本(编号PIN 2470/1)是一个相当完整的骨骼。化石发现于哈萨克南部的卡拉套(Karatau),地质年代为侏罗纪晚期的牛津阶启莫里阶。在1971年,苏联古生物学家Aleksandr Grigorevich Sharov将这个化石叙述、命名。模式种多毛索德斯龙S. pilosus),属名在拉丁文意思为“恶魔” ,种名则意为“多毛的”。

索德斯龙的化石

当索德斯龙的化石被发现时,古生物学家发现岩石上的身体部分,有微小、密集的毛与翼膜压痕。索德斯的毛压痕分成两种:两翼外侧的毛较长、接近身体的毛较短。这证实了翼龙类可能覆盖者一层毛的理论。索德斯龙的毛可能作为隔离用,显示翼龙类可能是温血动物,并在飞行时提供气动性作用。但古生物学家困惑为何在德国发现的保存最好翼龙类化石,身上并没有毛。在90年代,翼龙类专家大卫·安文(David Unwin)曾提出不同理论,这些毛压痕其实是翼膜的强韧纤维痕迹。在2003年,当地又发现6个索德斯龙标本。大卫·安文改变其理论,这些痕迹应该是毛发痕迹。

索德斯龙翼展长约63公分(2呎)。牠有修长、非圆形的头部,颌部长而尖状。头颅骨长度约8公分。牠的牙齿长而倾斜、牙齿间距离宽。牠们眼睛小,但鼻孔大,可能为了寻找猎物的气味。牠有厚而结实的颈部。尾巴长、呈鞭索状,占了身长一半以上。尾端有修长结状物。不像大部分的翼龙类,牠头上并没有冠饰。索德斯龙的翼膜延展到腿上,两腿间有翼膜。喙嘴翼龙科是小型翼龙类,身长约30公分到90公分。牠们的牙齿很小,所以索德斯龙与其他喙嘴翼龙科动物可能是以昆虫两栖类为食。

索德斯龙通常被归类于喙嘴翼龙科,喙嘴翼龙科是最早期的翼龙类之一,生存于三叠纪晚期到侏罗纪早期。根据大卫·安文的分类法,索德斯龙属于喙嘴翼龙科的掘颌龙亚科。而吕君昌等人的分类法,认为索德斯龙的演化位置比较原始,不属于喙嘴翼龙科。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