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贝洛(英语:Saul Bellow,1915年7月10日—2005年4月5日),美国作家,也是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获得者[1]。索尔·贝洛的代表作为《洪堡的礼物》。

事实速览 索尔·贝洛 Saul Bellow, 出生 ...
索尔·贝洛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Saul Bellow
Thumb
索尔·贝洛
出生(1915-07-10)1915年7月10日
 加拿大魁北克拉欣
逝世2005年4月5日(2005岁—04—05)(89岁)
 美国马萨诸塞州布鲁克莱恩
国籍 加拿大
 美国
职业作家
奖项诺贝尔文学奖(1976年)
普利策奖(1976年)
美国国家图书奖(1954年、1965年、1971年)
各地用词差异
中国大陆索尔·贝洛
索尔·贝娄
台湾索尔·贝娄
签名
Thumb
关闭
favicon
1 sources

生平

1915年贝洛出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一个俄国犹太血统的移民家庭,在他的父亲被牵连进一个贩卖私酒的纠纷之后,全家都搬到芝加哥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在芝加哥,贝洛的想像力变得丰富起来,而他的思想也开始萌芽。

他在经历了西北大学人类学研究、芝加哥的平民生活和被卷入政治纷争的青涩岁月后,索尔·贝洛完善了自己的世界观。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从事写作,中途去了一趟墨西哥,希望拜会被流放的俄国共产主义作家托洛斯基,不幸的是托洛斯基在他到达的前一天被杀了。

贝洛的第一部小说《晃来晃去的人》,于1944年发表,紧接着《受害者》在1947年出版,在欧洲都引起了巨大反响。然而,在《阿奇正传》(《奥吉·马奇历险记》,1953年)里,他试着去描绘在大萧条期间芝加哥的第一代美国犹太人的流浪生活,这是贝洛写作生涯的一个转折点。《阿奇正传》是贝洛风格的初次亮相,尽管作者自己并不觉得此书文笔足够成熟,并且马上推出一系列在他看来文字老到,更具美感的文字,它们是1956年的《抓住时机》(《且惜今朝》)和1959年的《雨王亨德森》。后者几乎可以说是他最负盛名的喜剧小说,连同他1964年的作品《赫索格》,是贝洛自己的事业高峰同时也是美国1950年代小说的高峰,令之后的作家难以望其项背。

然而上世纪60年代末的嬉皮士们却并不喜欢贝洛,他们把他视为墨守成规、大男人主义种族歧视以及精英意识的代名词。而贝洛的反击是《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年),在里面他嘲弄当时统治着美国社会的嬉皮士作风和浅陋的佛洛伊德世界观。对于现代生活的批判让人们感觉到他逐渐变成了右派,他在197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感言中就大行批判之道,人们于是称呼他为一个由激进分子转变了的新保守派。“让我多花点时间来看看这个工作吧,”贝洛说道,“提及私生活,混乱或者几近疯狂;说到家庭,丈夫、妻子、家长、孩子,都困惑而迷乱;再看看社会风气、人际交往以及性行为,更是世风日下。个人混乱了,政府也晕头转向了。道德的沦丧和生活的潦倒是我们长久的梦魇,我们困在这骚动的世界里,被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所困扰。”

无可厚非,贝洛的黄金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1975年《洪堡的礼物》的发表间,当然了,他写作生涯中的小小说成果也相当惊人。他的作品远远超出了曾经误解或忽视他的那些新浪潮主义者存在主义者所能估计的价值。

正如诺贝尔的获奖理由所概述,贝洛是一个“对于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的作家。“康拉德说得没错,艺术是试着去发现世界,从现实生活中,也从物质中,去发现生活的根本、永恒和精髓。”贝洛的存在就是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这位现代的大师级人物,笔耕不辍,并且延续着小说的魅力。他同司汤达、康拉德、狄更斯福楼拜德莱塞这些伟大的文字实践者齐名,不以古怪作噱头、不借时髦为卖点,而以其对人性的刻画见长。现在他加入了他们在天堂的聚会,索尔·贝洛需要的惟一的墓志铭是—小说家。

家庭

索尔·贝娄有过5次婚姻,五任妻子分别是:阿尼塔·戈什金、亚历山德拉(桑德拉)察恰巴佐夫、苏珊·格拉斯曼、亚历山德拉·约内斯库·图尔恰,以及贾尼斯·弗里德曼。前四次婚姻均以离婚告终。他第一次婚姻生下的儿子格雷格·贝娄成了一名心理治疗师,在2013年,他父亲去世近十年之后,出版了《索尔·贝洛的心:儿子的回忆录》(Saul Bellow's Heart: A Son's Memoir[2]。贝娄第二次婚姻生下的儿子亚当·贝娄,在2003年出版了一本非虚构书籍《赞美任人唯亲》(In Praise of Nepotism)。2000年,索尔·贝娄在84岁时,和第五任妻子贾尼斯·弗里德曼生下了他的第四个孩子,也是第一个女儿[3]

faviconfavicon
2 sources

作品

“贝洛早年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读大学时就练笔写作。至今已发表十多部长篇小说和多种短篇集、散文集、札记。其中小说《晃来晃去的人》、《阿奇正传》、《雨王亨德森》、《赫索格》、《赛姆勒先生的星球》、《洪堡的礼物》,一次又一次把贝洛推向廿世纪美国小说创作的高峰。”[4]

faviconfaviconfavicon
5 sources

作品在台湾的出版

  • 贾长安/译,《摆荡的人》,台北市:晨钟,1970年。
  • 郑臻、袁则难/译,《抓住这一天》,台南市:新风,1971年。
  • 王存立/译,《雨王‧韩德森》,台北市:久大,1974年。
  • 译者不详,《韩伯的礼物》,台北市:世界文物,1978年。
  • 郑臻、袁则难/译,《抓住这一天》,台北市:远景,1981年。
  • 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编译委员会/著,《梭尔贝罗》,台北县:书华,1981年。
  • 吴安兰/译,《最后的十二月》,台北市:皇冠,1982年。
  • 汤新楣/译,《阿奇正传》,台北市:远景,1983年。
  • 陈映真/主编,《索尔‧贝洛》(诺贝尔文学奖全集),台北市:远景,1983年。
  • 叶玮/译,《珍重今朝》,台南市:文言,1983年。
  • 詹生、贝洛、以撒辛格/著,名片名著全集编辑委员会/译,《迟开的蔷薇》,台北市:逸群,1984年。
  • 麦倩宜/译,《怨妇》,台北市:皇冠,1984年。
  • 郑臻、袁则难/译,《抓住这一天》,台北市:远景,1988年。
  • 颜元叔刘绍铭/译,《何索》,台北市:台湾英文,1989年。
  • 郑臻、袁则难/译,《抓住这一天》,台北市:万象,1993年。
  • 宋兆霖/译,刘森尧/导读,《赫索格》,台北市:桂冠,1994年。
  • 郑臻、袁则难/译,《抓住这一天》,台北市:桂冠,1995年。
  • 程长泰/译,《受害者》,台北市:国立编译馆,1995年。
  • 李桂蜜/译,《像他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台北市:时报文化,2003年。

参考资料

注释

连结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