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老鼠粉

東亞料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米篩目
Remove ads

老鼠粉又称尖米丸老鼠粄银针粉客家传统米制粉条,一般认为起源于广东梅州,常见于梅州潮汕香港福建台湾闽南地区马来西亚等地区。

事实速览 起源地, 地区 ...
事实速览 “米苔目”的各地常用名称, 中国大陆 ...

在1920至1930年代的台湾地区,当时还是以农业为主的族群社会,每逢稻谷成熟的季节,家家户户会相互安排收割的日期,主事的主人便会在早晚两次的休息时间准备各种点心。米苔目是当时所普遍食用的传统米食[1],是福建与广东一带的传统米食制品被称为“粉条”,少部分人则称其为“客家粉条”。主要成分为米浆成凝块,再以数十小孔洞铁器透过凝块形成长圆条形类似面形,易于人体肠胃器官消化食用,是一种老少咸宜传统点心。

Remove ads

名称由来

老鼠粉源于广东梅州大埔一带,因为两端尖,形似老鼠客家人惯称粉为“粄”,因此称为老鼠粄。在潮汕地区称其为粘米丸尖米丸潮汕话ziam1 bhi2 in5[2])。

老鼠粉在香港称为“老鼠粉”,因“老鼠”之名不雅,当地人以粉条两端尖,状似银,称为银针粉

后来传至台湾马来西亚,当地客家人称为米筛目,是指制造时把粉团经过筛子般的擦板,从洞眼(目)中搓出粉条。由于闽南语“筛子”称thai(音似“苔”),在台湾闽南族群又常作米苔目[3][4]

马来西亚称老鼠粉[5],也作米台目。也传入柬埔寨泰国高棉语称“洛”(លត),泰语称“尖丸”(เกี้ยมอี๋)。

吃法

传统吃法

  • 汤粉:煮汤加肉丝、香菇丝、虾米、油葱、蔬菜即是咸食、热食。
  • 炒粉:把各种配料与粉一起炒食。

各地吃法

  • 煎蕊:以斑兰叶染色后的粉条、加配料、加糖水、打碎后的冰块,即是一道甜品,成为东南亚地区的一种小吃
  • 刨冰挫冰):加老鼠粉、加糖水、加打碎后的冰块和一点配料即是爽口甜食,流行于台湾[6]

参考资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