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节水,又称省水,指的是透过科技或是社会性的手段来减少淡水的使用量。省水措施努力的目标包括:
![]() |
行政院在83年2月核定“节约用水措施”,政府开始计划性推动节水措施,经济部随即推广省水器材、雨水储蓄设施、中水道二元供水系统以及工业省水等。
节水工作除了减少用水量外,更可积极推动雨水储蓄设施及中水道二元供水系统。雨水储蓄供水系统是将水文循环中的雨水以天然地形或人工方法予以撷取储存,用于浴厕、浇灌、补充空调用水或景观池及生态池之补充水源等。
民国83至93年水利署投入节水经费约14亿元(含补助换装省水器材及雨水储蓄设施),节约水量1.15亿立方米。
省水计划的执行通常为地方政府之职权,像是都市水利署或者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包括:对大众的政策宣导、累进水费(用水量愈高,单位水费越高)、补助人民安装省水器材。位处缺水地区的城市通常会用xeriscaping这种能有效节水的园艺装置以及天然的园景来节省户外用水。
协助省水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做到全面统计。全世界各地的住宅水表分布程度有着极大的差异。最近的研究指出,在英国至少有超过百分之30以上的水量没有被统计到[2],在加拿大则有百分之57[3]。虽然要在每个私人的井或是大家族中普遍设表有些不切实际,但美国环境保护署(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EPA)估计单单是准确的记量就能让水的支出减少二至四成[4]。除了能唤醒群众对省水的注意,准确的记量对于找出漏水处亦十分有帮助。
研究指出省水首要的对象应该是农夫,因为农业灌溉占了世界淡水使用量的七成。[5]许多国家的农业无论在经济或政治上均十分重要,因此对于水的补助时常可见。主张省水者倡议取消所有对农业正璀的补助,以迫使农夫种植更为有效利用水源的作物,并采用更为节俭的灌溉设施。
住宅中的省水措施包括:
在农业灌溉上,省水意味着使因蒸发或是无意流失的水量降至最低。漫灌(flood irrigation)是最为传统的灌溉方式,但是灌溉的十分不均匀,有些地区的水量过多,有些过少。喷灌(overhead irrigation)则能够均匀的分布水量,但是在干燥地区,这种灌溉方式在运送过程中蒸发的水量则十分庞大。滴灌(滴水灌溉)(drip irrigation)则是最昂贵与最不普遍的灌溉方式,但是能使因运输而浪费的水量降到最低。
因为更换灌溉系统的开销十分庞大,因此农业的省水通常着力于将现有系统的效能发挥至最佳化。这包括土壤压实(soil compaction)的开发、采用沟渠来防止灌溉水的流失以及土地水分以及降雨量监控将灌溉工作发挥至最佳。[6]
集水管理 包括: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