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歸順天朝,傾心聖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越南第三次北属时期(越南语:Thời Bắc thuộc lần thứ 3/時北屬𠞺次𠀧?),该时期的越南受中国的隋、唐、武周等王朝统治[1],是越南北属时期的一部分。此一时期的起讫时间,越南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定为603年至939年[2];另有定为602年-905年。是越南历史上被中国隋朝及唐朝统治,并过渡至独立建国的时期。602年,隋文帝派遣大将刘方平定了前李朝李佛子的势力,将今越南北部直接置于隋朝的统治之下。621年,唐朝取代隋朝并继续统治安南,并设置都护府(曾称作交州总管府、交州都督府、安南都护府、镇南都护府等)及节度使等军政官署,管辖当地。在第三次北属期间,该地曾爆发多起民变,并受环王国(位于现今越南中、南部)、阇婆(位于爪哇)、南诏国(位于中国西南)的侵扰。到唐末五代时期,曲承裕成为静海节度使,其后,越南人士逐渐取得自主权力,标志着第三次北属时期结束。
越南历史系列条目 | |||||||||||
---|---|---|---|---|---|---|---|---|---|---|---|
史前时期(东山文化) | |||||||||||
传说时期(鸿庞氏、瓯貉) | |||||||||||
第一次北属时期 前207–40 | |||||||||||
(秦、南越、西汉、新、东汉) | |||||||||||
东汉:征氏姐妹 40–43 | |||||||||||
第二次北属时期 43–544 | |||||||||||
(东汉、吴、晋、宋、齐、梁) | |||||||||||
吴:赵妪 248 | |||||||||||
前李朝(万春国)544–602 | |||||||||||
第三次北属时期 602–905 | |||||||||||
(隋、唐、武周、唐) | |||||||||||
唐:梅叔鸾、冯兴、杨清 | |||||||||||
越南自主时期 905–938 | |||||||||||
(唐、后梁、南汉) | |||||||||||
静海军:曲家、杨廷艺、矫公羡 | |||||||||||
吴朝与十二使君时期 938–967 | |||||||||||
丁朝 968–980 | |||||||||||
前黎朝 980–1009 | |||||||||||
李朝 1009–1226 | |||||||||||
陈朝 1226–1400 | |||||||||||
胡朝 1400–1407 | |||||||||||
第四次北属时期 1407–1427 (明) | |||||||||||
明:后陈朝 1407–1413 | |||||||||||
后黎朝前期 1428–1527 | |||||||||||
莫朝 1527–1592 | |||||||||||
南北朝 1533–1592 |
莫朝 | 后黎朝 后期 | |||||||||
后黎朝后期 1533–1789 | |||||||||||
后黎朝后期 郑阮分治 1627–1672 1774–1775 |
郑主 1545–1787 |
阮主 (南进) 1558–1777 | |||||||||
西山朝 1778–1802 | |||||||||||
阮朝 1802–1945 | |||||||||||
法属时期 1884–1945 (北圻、中圻、南圻) | |||||||||||
法属印支:保护国阮朝 | |||||||||||
日属时期 1940–1945 (法属印度支那政府) | |||||||||||
日属:保护国阮朝→越南帝国 1945 | |||||||||||
越盟 | 法属时期 1945–1954 | ||||||||||
法属印支:南圻国、山地国、越南临时中央政府 | |||||||||||
越南民主共和国 1945–1976 |
越南国 1949–1955 | ||||||||||
越南共和国 1955–1975 | |||||||||||
越南南方共和国1969–1976 |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1976至今 | |||||||||||
越南主题 | |||||||||||
公元6世纪中期,中国南朝梁辖下的交州地区(在今越南北部),爆发李贲的起事,并割据当地,越南史上称作“前李朝”。到589年,隋朝(581年─618年)统一中国,越地则有李佛子势力的盘踞。[3]关于李佛子政权与隋室的关系,学者王承文根据出土碑铭《舍利塔铭》(601年刻成,2004年在北宁省顺城县出土)的内容,认为隋帝诏令亦得在交州执行,因此李氏应与隋廷处于隶属关系。[4]602年,李佛子起事,隋文帝派交州道行军总管刘方率兵南下,行军顺利,并向李佛子劝降。李佛子“惧而降”,于是将之遣送隋朝国都大兴城,越南地区遂受隋朝统治。[5]
其后,隋朝对越地的统治有所加强,这在稍后的唐朝政府亦沿袭下去。据中国大陆学者郭振铎、张笑梅的论述,指出隋在当地,设置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地方军政机构,加强控制越地及防止林邑国(即占婆)的北犯,务求巩固边防。早在李佛子降后,身为交州道行军总管的刘方便立刻在当地实行统治。604年,隋设立总管。隋炀帝时,605年,林邑国出兵北犯,刘方随即受任为驩州道行军总管,领兵击败林邑。此外,隋朝把以往的州、郡、县地方三级制,改为郡、县二级制,精简了地方行政架构,以免叠床架屋。在越地,亦实行了此一模式,设置了六郡(包括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和平定林邑后,一度设置了比景郡、海阳郡及林邑郡)、三十六县。[6]
隋炀帝末年,中国全境陷入群雄割据之局,其中之一的萧铣据有荆州越之地,并与交趾太守丘和(原为隋廷派任)发生冲突。丘和曾致力加以抵抗,后来得知炀帝被杀,便归附萧铣。及至唐政权于621年消灭萧铣,丘和再归附唐。唐朝遂展开对越地的统治。[7]
621年,唐朝接管越地。次年(622年),唐在当地设“交州总管府”,管治越地军政,任丘和为大总管。其后又改总管府为“都督府”,总管改为都督。628年,唐太宗对全国实行地区改制,把交州都督府划归岭南道。到679年,唐高宗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命刘延祐任“安南都护”,兼任“经略招讨使”。其后,安南都护府曾有更名。757年,安南都护府改为镇南都护府。758年,升安南经略使为节度使。768年,再改为安南都护府。[8]791年,唐朝在安南都护府设置“柔远军”。[9]
在唐朝晚期的唐宣宗、唐懿宗时,中国西南地区的南诏曾向安南都护府发动进攻,唐廷多次遣军与南诏交锋。到866年,安南都护经略招讨使高骈成功击退南诏军队,唐廷随即在越地设立藩镇静海军,由高骈任节度使。其后,又曾称为“安南节度使”。[10]一直到唐朝灭亡,静海军节度使仍在越地进行统治。
越南地区在第三次北属时期,曾发生多起民变。民变的形成与唐政府官员的素质有关。从唐初开始,遇上此一问题,正如台湾学者吕士朋指出,“交州终不能得良吏以治之,州政不举,贪利侵侮之风如故”[11]。这大大影响了唐地越南地区的民情,元代史家胡三省作这样的归纳:“史言蛮非好乱,苦于贪帅而乱。”[12]
武后当政时,唐廷任刘延祐为都护,兼任“本管经略招讨使”。刘延祐到任后把原先岭南“俚户”的旧输半租,改为输全租,导致俚户不满,并由交州人李嗣仙领导谋反(《大越史记全书》作“李嗣先”,《旧唐书》、《新唐书》、《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均作“李嗣仙”),但被刘延祐所诛。其后,李嗣仙余党丁建、李思慎率众起事,攻破安南都护的官府,击杀刘延祐。唐廷遂派桂州司马曹玄静率兵入安南讨伐,最终擒杀丁建、李思慎等起事者。事件发生在687年。[13]
722年,安南人士梅叔鸾与林邑国、真腊国联络(《新唐书·宦官传·杨思勗传》又作“梅玄成”、《资治通鉴》作“梅叔焉”),攻占安南都护府,自称“黑帝”。唐廷遣内侍兼骠骑将军杨思勗前往征讨。杨思勗到当地,招募“群蛮子弟”,加入人数达十多万,于是平定梅叔鸾势力。[14]
791年,安南都护高正平增加赋敛,遭到当地民众反对。农历四月,安南地区的“群蛮酋长”杜英翰起兵进攻都护府(一说领导人物为冯兴),高正平忧愤而死。七月,唐廷任赵昌为安南都护,成功将起事者安抚下来。[15][注 1]
803年,安南地区的长裴泰铲去交州城中的沟地,引起民众的不满,[16]州将王季元驱逐裴泰。唐廷任用熟悉安南事务的赵昌再任都护,到任后,当地民众庆贺,乱事平息。[17]关于王季元起事的始末,《资治通鉴》则有另一说法:“安南牙将王季元逐其观察使裴泰,泰奔朱鸢。明日,左兵马使赵匀斩季元及其党,迎泰而复之。”[18]
唐宪宗时,出身“酋豪”的杨清,因不满安南都护李象古行为“贪纵”,加上自身从驩州刺史迁任“牙门将”,于是郁郁不快。819年农历十月,因有黄洞蛮作乱,李象古命杨清率兵三千前往镇压。杨清在途中倒戈相向,进攻安南都护府,杀李象古。唐廷便命桂仲武任都护,意图安抚杨清,授任为琼州刺史,但杨清不从,在安南境内肆行“刑戮憯虐”,导致当地“人无聊生”。桂仲武便联络安南各地酋豪,逐步壮大实力,数月后聚集起七千余人。其后,唐军收复杨清据地,并杀杨清。事件遂平。[19][注 2]
828年,峯州刺史王昇朝反唐,旋即失败伏诛。[20]据《安南志略》,平定王昇朝的安南都护韩约,后来又被乱军所逐。[21]
843年,安南经略使武浑命将士修筑城邑,但引来将士叛乱,烧城楼、劫府库,武浑逃奔广州。其后,监军段士则成功抚平乱局。[22]
唐宣宗大中年间,安南都护李琢“为政贪暴”,强令以盐一斗,交易牛或马一头,又杀当地的“蛮酋”杜存诚,引来民众怨怒,因而联络中国西南地区的南诏进攻安南都护府。中国史家司马光就认为,安南民众对唐朝官吏的不满情绪,“导南诏侵盗边境”,亦即是说与后来南诏长期进攻安南都护府,有一定的关连。[23]
※唐末以后情况,请参见以下“越人自主及建国”。
中国踏入唐末五代时,越南地区人士亦开始进行自主。交州人曲承裕自称静海军节度使,控制越地。[66]到曲颢继任节度使时,与盘踞中国岭南地区的刘隐(南汉政权)对峙,“志在相图”[67],双方因而发生冲突。到曲颢之子曲承美继位后,于930年遭到南汉进攻,曲承美被擒。[68]
南汉铲除曲氏后,便委任爱州人杨廷艺(一作杨延艺)继续管治越南地区,并派军驻防,以备当地人士反抗。但在931年,杨廷艺发难,成功击败南汉驻军,自称节度使,统治越地。937年,杨廷艺被牙将矫公羡(一作皎公羡)所杀。杨廷艺的另一位牙将吴权征讨公羡,公羡于是向南汉政权求援。南汉君主刘隐遂派皇子刘洪操(一作刘弘操)率军入越。南汉与吴权军队在白藤江爆发战事。结果,南汉战败,吴权在越地建立新政权,是为吴朝。[69]
中国隋朝在602年,派将领刘方率兵南下,把越南北部地区并入版图后,位于印支半岛的占婆国(中国文献里又称为林邑国),便成为隋朝南邻。604年,刘方获任命为驩州道行军总管,与司马李纲、钦州刺史宁长真、驩州刺史李晕、上开府秦雄等,从越北地区出发,进攻占婆。605年,刘方率军到灵江口,与占婆王范梵志交战,隋军得利。其后深入至阇黎江,刘方击溃敌军,渡江后又再攻破占婆象阵。此后刘方行军甚为顺利,最终攻进占婆国都,范梵志奔逃。隋廷便在占婆国境设置比景郡(初称荡州)、海阴郡(初称农州)、林邑郡(初称冲州)。不久隋军撤退,占婆王范梵志返回故地,遣使到隋廷谢罪,其后朝贡不绝。[70]
在唐代前期,与占婆国的邦交处于友好状态,占婆曾多次遣使到唐入贡。[71]但到唐朝中叶,占婆国踏入第五王朝(中国典籍又称为环王国)后,双方爆发军事冲突,而唐朝治下的越南地区亦首当其冲。803年农历一月,占婆王诃梨跋摩一世的军队侵入驩、爱二州。数年后,809年,占婆再度入侵安南都护府辖地,但被安南都护张舟所击破。[72] 824年农历十一月,占婆联同黄洞蛮入侵陆州(在今越南谅山省一带),陆州刺史葛维在战事中阵亡。[73]到唐朝晚期,安南都护府因与南诏国发生战事,未暇顾及占婆。而占婆国在第六王朝时的君主因陀罗跋摩二世,则曾于877年遣使到唐廷入贡。[74]
在中国唐代时,爪哇地区的诃陵国(又称阇婆),与中土之间有着通商和邦交的关系。到唐代宗大历年间,有一批来自爪哇的“昆仑阇婆”盗寇,入侵安南都护府地区,在767年更攻陷安南地区州城。唐廷调度军队,由安南经略使张伯仪与武定都尉高正平联手,成功击破昆仑阇婆。其后,张伯仪修筑大罗城(又称罗城,即现时越南河内),以作防卫。此后,安南未再受其侵扰。[75]
南诏位于中国西南,与唐朝为邻,与安南都护府所辖的越南地区亦亦互相接壤。自唐朝中叶起,南诏与唐多次在四川地区相攻,势成水火。唐朝在安南的治理又时有失当,南诏便计划攻取安南。唐宣宗大中年间,安南都护李涿(一作李琢)贪暴,强令以一斗盐交易马牛一头,并杀害“蛮酋”杜存诚,惹起当地民众不满。李涿又把峯州戍兵裁撤,使原本为唐廷作防御工作的七绾洞蛮孤立无缓。七绾洞蛮酋长李由独在南诏的利诱之下,遂改投南诏,入寇安南。[76]858年,南诏进攻安南交趾城(即大罗城,为现时河内),但因该地原有严密的防御设施,“树芀木为栅,可支数十年,深堑其外,泄城中水,堑外植竹,寇不能冒,选教士卒甚锐”,南诏军队见无法进攻而撤去。[77]
其后,唐廷任李鄠为安南都护。李鄠上任不久,就杀害“蛮酋”杜存诚之子杜守澄。到860年农历十月,李鄠对南诏用兵,收复位于黔中道的播州,但杜守澄的宗党却联合南诏,合共兵力三万,攻陷安南交趾,李鄠逃到武州(位于现时中国广西)。唐廷在861年正月,发邕州军队抗击南诏。[78]到该年六月,李鄠率武州兵击退南诏军队,但唐廷追究他的“失守”及“杀守澄之罪”,而加以流放。事后,唐廷起用当地名门杜氏家族,“务在姑息,冀收其力用”。[79]
861年七月,唐、南诏双方战事不断,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邕州、巂州等地互有攻守。[80]到862年二月,南诏再攻安南,安南经略使王宽向唐廷告急,唐廷派蔡袭代任经略使,在许、滑、徐、汴、荆、襄、潭、鄂等各道调兵三万准备反击。南诏军见唐军势盛而撤退。[81]
蔡袭统率各道军队驻守安南,却引来岭南西道节度使蔡京忌恨。蔡京向唐廷奏称“南蛮(指南诏)远遁,边徼无虞,武夫邀功,妄占戍兵,虚费馈运。盖以荒陬路远,难于覆验,故得肆其奸诈。请罢戍兵,各还本道”,要求撤回各道军队。蔡袭多次向朝廷上书,极言“群蛮伺隙日久,不可无备”,又作“十必死状”,表示军情危急,应挽留驻兵。但唐廷最终接纳了蔡京的建议。[82]862年十一月,南诏派军五万入侵安南,蔡袭(时任都护)告急,唐廷急忙从荆南、湖南、桂州等地调兵数千,但又有岭南东道节度使韦宙奏请先守卫邕州,阻挠援救安南。唐廷令蔡袭退守海门镇(位于中国广西)[注 3],蔡袭却坚守交趾城(大罗),并继续要求增援。南诏大军包围交趾城,到863年正月城陷,蔡袭战死,唐军溃败,南诏遂据有安南,由将领杨思缙驻守,又设安南节度使,由段酋迁任职。[83]同年金月,唐廷废安南都护府,在海门镇另设“行交州”,不久在行交州复置安南都护府[84],积极从事收复安南。
864年,唐廷任高骈为安南都护及经略招讨使。865年,高骈拣选士卒五千人先行出击,命监军李维周稍迟出发。高骈在邕州(位于中国广西)击败南诏的援军“林邑兵”,又在龙州屯击败南诏军,南诏军烧毁物资及畜口,狼狈而逃。[85]唐军开进越地,在峯州击破敌军,安抚降众,获取物资充当军用,然后向交趾城步步进迫。866年六月,唐军包围交趾城,战况顺利,但李维周在这时向唐廷进谗,称高骈“玩敌不进”,唐廷听信谗言,改派王晏权代替高骈。但王晏权未能胜任军职,李维周又性格凶贪,军中将领不服。到唐廷得知真相乃高骈破敌,便令高骈复职。高骈鼓舞士卒,到十月,攻破交趾城,歼灭南诏军三万余人,斩其将段酋迁。南诏战败后,安南地区仍有两个峒蛮依附南诏,唐军将之击破,恢复对安南的统治。战后,唐廷设静海军于安南,任高骈为节度使。[86]
郡县名 | 户口 | 备注 |
交趾郡 | 户口:3,0056 | 《隋书·地理志下》:旧称交州。 |
宋平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在隋以前为宋平郡。隋朝灭陈,废宋平郡。隋炀帝大业初年设交趾郡。 |
龙编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在隋以前为交趾郡。隋朝灭陈,废交趾郡。大业初年归入交趾郡。 |
朱䳒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在隋以前为武平郡。隋朝灭陈,废武平郡。 |
隆平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旧称武定,隋以前属武平郡。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为隆平。 |
平道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旧称国昌,开皇十二年(592年)改名为平道。 |
交趾县 | / |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八:交趾县本汉代龙编县地,隋开皇十年(590年)分置交趾县。 |
嘉宁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隋以前为兴州、新昌郡。隋灭陈,废新昌郡。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峯州。大业初年废峯州。 |
新昌县 | / | / |
安人县 | / | 旧称临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安人。 |
郡县名 | 户口 | 备注 |
九真郡 | 户口:16,135 | 《隋书·地理志下》:在南朝梁时称爱州。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八: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名九真郡。 |
九真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带郡。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八: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分移风县地设置,属爱州。 |
移风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在隋以前设九真郡。隋灭陈,废郡。 |
胥浦县 | / | / |
隆安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旧称高安,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为隆安。 |
军安县 | / | / |
安顺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旧称常乐,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名安顺。 |
日南县 | / |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八:本汉代居风县地,晋代分置津梧县,隋开皇十年(590年)再分置日南县。 |
郡县名 | 户口 | 备注 |
日南郡 | 户口:9,915 | 《隋书·地理志下》:南朝梁时称德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驩州。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八: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名日南郡。 |
九德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带郡。 |
咸驩县 | / | / |
浦阳县 | / | / |
越常县 | / | / |
金宁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南朝梁时设利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智州。大业初年废智州。 |
交谷县 | / | 《隋书·地理志下》:南朝梁时设明州,大业初年废州。 |
安远县 | / | / |
光安县 | / | 旧称西安,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光安。 |
郡县名 | 户口 | 备注 |
比景郡 | 户口:1,815 | 《隋书·地理志下》:隋朝大业元年(605年)攻破林邑国(即占婆国),置荡州,后改为郡。 《隋书·南蛮传·林邑》:后来林邑王“复其故地,遣使谢罪”,亦即比景、海阴、林邑三郡回归林邑国。 |
比景县 | / | / |
朱吾县 | / | / |
寿泠县 | / | / |
西卷县 | / | / |
郡县名 | 户口 | 备注 |
海阴郡 | 户口:1,100 | 《隋书·地理志下》:隋朝大业元年(605年)攻破林邑国,置农州,后改为郡。 |
新容县 | / | / |
真龙县 | / | / |
多农县 | / | / |
安乐县 | / | / |
郡县名 | 户口 | 备注 |
林邑郡 | 户口:1,815 | 《隋书·地理志下》:隋朝大业元年(605年)攻破林邑,置冲州,后改为郡。 |
象浦县 | / | / |
金山县 | / | / |
交江县 | / | / |
南极县 | / | / |
唐代时期,越南地区归入岭南道管辖。该道在越地的州县建置情况,列表如下。
州县名 | 备注 |
交州 | 约当现时河内、北宁、南定等地。 |
宋平县 | / |
南定县 | / |
太平县 | / |
交趾县 | / |
朱鸢县 | / |
龙编县 | / |
平道县 | / |
武平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峯州 | 约当交州以西红河上游两岸,至中国云南境内的羁縻州该属峯州。 |
嘉宁县 | / |
承化县 | / |
新昌县 | / |
高山县 | / |
珠绿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长州 | 约当现时宁平省。 |
文阳县 | / |
铜蔡县 | / |
长山县 | / |
其常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爱州 | 约当现时清化省。 |
九真县 | / |
安顺县 | / |
崇平县 | / |
军宁县 | / |
日南县 | / |
长林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驩州 | 约当现时河静省。 |
九德县 | / |
浦阳县 | / |
越裳县 | / |
怀驩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演州 | 约当现今乂安省大部分。 |
忠义县 | / |
怀驩县 | / |
龙池县 | / |
思农县 | / |
武容县 | / |
武金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福禄州 | 约当现时乂安省东南及河静省。 |
柔远县 | / |
唐林县 | / |
福禄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陆州 | 约当现今谅山省等地。 |
乌雷县 | / |
华清县 | / |
宁海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汤州 | 约当现时宣光省。 |
汤泉县 | / |
绿水县 | / |
罗韶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芝州 | 约当现时老街省。 |
忻城县 | / |
富川县 | / |
平西县 | / |
乐光县 | / |
乐艳县 | / |
多云县 | / |
思龙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武峨州 | 约当现时太原省。 |
武峨县 | / |
如马县 | / |
武义县 | / |
武夷县 | / |
武缘县 | / |
武劳县 | / |
梁山县 | / |
州县名 | 备注 |
武安州 | 约当现时广宁省。 |
武安县 | / |
临江县 | / |
唐代在辖下的越南地区,还设有“羁縻州”的行政单位。有关唐朝地方制度中的羁縻州,据史家顾颉刚、史念海的说法,该制度设有州、县的名称,而刺史、县令均以当地酋长、渠魁担任其内部行政,唐朝中央政府甚少过问,后世的土司制度与之相似。[87]
唐代在越地设置的各个羁縻州,列表如下。
羁縻州名 | 备注 |
德化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在林睹符部落设立。辖县二:德化、归义。 |
郎茫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永泰元年(766年),在林睹符部落分县。辖县二:郎茫、古勇。 |
龙武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大历年间在潘归国部落设置。辖县二:龙丘、福宇。 |
归化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四:归朝、洛都、落回、落巍。 |
郡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土贡有白镴、孔雀尾。辖县二:郡口、乐安。 |
万泉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一:陆水。 |
思农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武郎、武容、武全。 |
为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都龙、汉会、武零。 |
西原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罗和、古林、罗淡。 |
林西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二:林西、甘橘。 |
思廓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都宁、昆阳、罗方。 |
武灵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文葛、甘郎、苏物。 |
新安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归化、宾阳、安德。 |
金廓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罗嘉、文龙、禄荣。 |
提上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长宾、提头、朱绿。 |
甘棠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一:忠诚。 |
武定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三:福禄、柔远、康林。 |
都金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四:温泉、嘉陵、甘阳、都金。 |
谅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辖县二:武兴、古都。 |
武陆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安南都护马植在武陆县设置。 |
平原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开成四年(839年)分都金州的平原馆设置。辖县三:龙石、平林、龙当。 |
龙州 | / |
武定州 | / |
真州 | / |
信州 | / |
思陵州 | / |
禄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中宗时有单乐县,后省除。 |
南平州 | / |
西平州 | / |
门州 | / |
余州 | / |
岿州 | / |
金邻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设置。 |
暑州 | / |
罗伏州 | / |
儋陵州 | / |
樊德州 | / |
金龙州 | / |
哥富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设置。 |
尚思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设置。 |
安德州 |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设置。 |
因受中国内地的影响,且有本地官府的带动,佛教在越南地区渐成重要信仰。早在601年,即李佛子降隋的前一年,隋文帝下诏在全国奉安舍利,交州亦执行诏令(隋对交州的统治见上文),现存碑铭记载隋廷“于交州龙编县禅众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以弘扬佛教。[88]到隋末唐初,越地九真郡长官倾心佛教,并“聚道徒迹求道场”[89]。到9世纪,即唐代中期,禅宗的毋言通派于传入越南,其中心地区为现时河内城郊扶董一带的建初寺。此外,毗尼多流支派(即“灭喜派禅宗”),早在6世纪后期传入越南,到唐代发展迅速,在峰山(位于山西市社)、驩州(即乂安省)、长州(即宁平省)等地兴建佛寺。与此同时,安南都护府也大力鼓励佛教,在各地兴建寺院。[90]
此外,据越南出土的唐代文物青梅社钟铭文所显示,越地佛教在中唐时期,与中国一样,传统的“社”与“法社”渐相结合,形成一种融合式的“民间社”。此外,该钟的铭文上记载的人物名字,既有佛教信众,也有道士,他们均是铸造社钟时的捐施者,此一情况,与今日越南儒释道三教融合,大概有一定程度的关连。[91]
在第三次北属时期,隋、唐政府所铸行的货币,亦在越南地区流通使用,有的甚至在后世出土。南北朝时,中原铜钱短缺,当地市场长期采取以物易物的贸易模式,隋朝时铸的“开皇五铢”流入交州郡县,当地遂使用金属货币。隋代货币,在唐朝大历年间(766年─779年)以前,仍在越地流通。
唐代时期,中原技术及文化的传入,铁制农具获广泛应用,唐人修建防洪堤和灌溉用的河渠,当地民众种植双季稻,并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经济更为进步。唐朝铸行的货币亦流入越南地区。唐朝政府于621年起铸行“开元通宝”,后来曾改铸钱面上的文字格式,而不同钱文的“开元通宝”都有在越南出土。758年铸行的“乾元重宝”,亦流通越南。“会昌开元”在845年铸行,流入越地的是在桂州铸造,钱背上有一“桂”字。“会昌开元”制作不精,但流传亦广。
唐朝中叶以后推行两税法,越地亦有推行,人人要用钱纳税,因此出现货币供不应求的现象。有出土文物显示,当地曾铸造“开元通宝”,以解燃眉之急。[92]
中国的唐代为文化发展蓬勃的时期,在文学上取得突出的成就。越南地区在第三次北属时期,亦受到唐代文风的熏陶。在该时期,中国内地文人,因事被贬到越地,或受命到当地任官的有不少。被贬到当地的有王勃、杜审言、沈佺期等等,到当地任官而精通诗文的则有晚唐时的高骈,他们都留下关于在当地生活及工作的作品。与此同时,中国内地有不少人士,与越地朋友以诗文互赠,如杨巨源的《供奉定法师归安南》、贾岛的《送安南惟鉴法师》等等。由此可见中国内地和越地文人之间,有频繁的文化交往,并从而带动越地文风发展。
在越地亦有凭着文才,入仕唐廷的文人。较著名的是爱州人姜公辅。公辅在唐德宗时参加科举,登进士第,因而入仕,曾官至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为德宗一朝的重要历史人物,并与朝中名臣陆贽友好。他的作品《白云照春海赋》及《对直言极谏策》被收录到《全唐文》,反映他为具有文才及见识的安南文士。[93]
越南地区在此一时期当中,虽笼罩在中国文化之下,但该地仍有部分的部落民众,较少接触中国文化。这些民众被称为“生獠”。据晚唐时人崔致远所提及,“生獠”在日常习俗、人际关系、衣着、嫁娶等方面,均与中原内地有所相当差异,保留了自身的特色。在他的《补安南录异图记》里记载:
“ |
管内生獠,多号‘山蹄’,或被发镂身,或穿胸凿齿,诡音嘲哳,奸态睢盱。其中尤异者,卧使头飞,饮于鼻受,豹皮裹体,龟壳蔽形。捣木絮而为裘(原注:獠子多衣木皮,熟捣有如纤纩),编竹苫而作翅。生养则夫妻代患,长成则父子争雄。纵时有传译可通,亦俗无桑蚕之业。唯织杂彩狭布,多披短襟交衫。或有不缝而衣,不粒而食,死丧无服,嫁娶不媒,战有排刀,病无药饵。[94] |
” |
可见,越南从第一次北属到第三次北属的约一千年间,仍与中国存有显著的的文化差异。
越南古时使用的语言载体喃字,其最初的萌发,据中国学者罗长山认为应在8世纪至12世纪(即第三次北属至李朝期间)。据《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等越南史籍记载,于791年“冯兴起义”当中,出现“布盖大王”的称号,而“布盖”的喃义为“父母”。[95]罗长山分析认为,这是喃字早期出现的一种假借字形式。到13、14世纪,喃字便以形声字与假借字的形式出现。[9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