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尸,也称作移灵,俗称吆死人,是中国湘西地区印尼南苏拉威西省托拉雅地区的一种习俗,运送在他乡死去的本地人遗体回乡,是僵尸传说的来源之一。在中国认为该技法和苗族巫术有联系,属于茅山术祝由科。有时也用祝由科指代赶尸。[1]随着交通的便利,这种运尸方法已经越来越少见。

favicon
1 sources

表像

湘西地区施行赶尸多在天明之前。施术的赶尸匠敲小铜锣,执摄魂铃使人避开,顺便让有狗人家关起家犬,以防它们来咬坏尸身。赶尸匠很少提灯笼一类照明,身后几具尸体排成一排,一行在山路行走。尸体多以黑色尸布遮住,行走时多似蹦跳前进状,另头戴高筒毯帽,脸上贴几张黄符纸。天明后赶尸匠和尸体在不住活人的死尸客栈停歇,夜晚再出发。还有传闻部分赶尸匠亦有“招魂”的本领,让尸体做一些和活人一样的事情。

托拉雅的赶尸更注重引导死者回家见过亲友,从而走向来世。尸体回乡后举行类似超度的仪式。

赶尸过程

一般因为其他事情过世但不能回家乡落叶归根的人,会前往通知当地同乡或亲属,大家会凑出一些银子,请来一名赶尸匠及一名助手。身穿红衣的赶尸人在人死后会立即开始法事及念咒语,(如是死刑犯,大家会在刑场外等候,到午时三刻行刑后,穿青衣助手会先将囚犯的尸体缝合。)将辰砂置于囚犯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窝,左右手板心,脚掌心等七处,每处都以一道辰州符压住,然后用五色布条将死者绑紧,而之所以是封住这些地方,是因为相传这些地方为人体仁德七窍出入之处,以辰砂符封住从而保留死者七魄,之后在将一些朱砂,放入死者的耳,鼻,口中 ,再用神符堵紧,在耳鼻口三处,是三魂出入之处,就能把其魂魄留在体内中,为死者到家乡时候魂魄不散去,红衣赶尸匠会开始念咒语,最后大喝一声“起!”,尸体都会突然“起立”跟两位赶尸人一起赶路,及会用蹦跳的方法行走,

由来

湘西地区沅江上游(沅陵泸溪辰溪溆浦)一带较贫瘠,本地很多人赴川东东等地区采药、狩猎或做小生意为生。而这些地区都瘴气较重,流行恶性疟疾,屡有死者。民众中死者尸体要带回老家的“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很深,但由于当地山路崎岖,不能用担架等运输尸体,因此有赶尸这一方式出现。

favicon
1 sources

传说

中国传说上古时代蚩尤黄帝交战,厮杀惨烈。蚩尤为了运回战死兵士的遗体,便命手下军师设法运尸。相传赶尸便由此而来。[2]

在印尼,传说赶尸源自数百年前塔纳托拉雅(Tana Toraja)地区的西托拉雅和东托拉雅内战,战后双方都把死去的亲人遗体带回家,采用特殊的方式让尸体自己回去。

favicon
1 sources

揭秘

运尸

湘西赶尸的尸体大多经过苗医防腐处理后搬运,死者身上大多涂抹辰砂,施以辰州符[3]。有关具体过程台湾中国大陆媒体各自对赶尸进行分析解释,两方的看法有区别。

台湾的分析认为运尸的主要工具是竹子。运尸匠用竹子穿过死者大袖寿衣的腋下,将数具尸体排在一起,前后两名运尸匠便可抬竹子运尸。尸体的双臂被绑在竹子上,大袖使得竹子可以被遮住;而竹子的韧性使得前进时会上下晃动,带动尸体同样上下晃动,远观便有如尸体蹦跳状前进了。

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等中国大陆媒体则报导说有运尸匠会只留下尸体的四肢而抛弃躯干,而另用稻草等扎一个新躯干。而搬运时一名运尸匠会把尸体背上,然后一起套上黑尸布。为防止死者家属看穿,赶尸匠会独办收殓,只让家属粗看尸体。这种解释没有说明如何同时运多具尸体,也没有解释尸体如何蹦跳状前进。[来源请求]

另外尚无对印尼赶尸方法的具体分析。

赶尸匠人选

湘西赶尸匠传承靠师徒关系。赶尸匠需16岁以上,相貌丑一些,身高1.70米以上。入门要经过三项考核:

  1. 望着太阳转圈,停下后指出东南西北。因为工作多在夜晚,分清方向很重要。
  2. 进行扛重物的训练。
  3. 深夜去坟山寻找一片师父放置的梧桐叶,锻炼胆量。

入门后师父会教弟子画符、“三十六功”等手艺。

相关文化

赶尸成为香港僵尸片的灵感来源之一。如林正英赶尸等场面。僵尸片中尸体蹦跳前进的动作也来源于蹦跳的赶尸尸体。[4]

favicon
1 sources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