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县,是清朝时期江苏省松江府下辖的一个存时极短的县,雍正时从青浦县分出,乾隆初年撤销,复归青浦县[1]。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d/Fuquanshan_Site.jpg/640px-Fuquanshan_Site.jpg)
设置
清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两江总督查弼纳上奏朝廷,称“江南赋税甲于天下”,苏州、松江、常州3府所属1州12县赋额很大,一县银米多者40余万两,少者也不下二三十万,但纳户零星,款项繁杂,征收困难,加以讼事纷烦[2],“大县繁剧难治”[3],提议将1州12县各分为二。分出的新县各设知县、典史各1员,所设26员的俸银从裁减3府7县的冗员来解决,不另建城池,与老县同城而治。并提出县界、田亩、钱粮的划分办法。七月,户部会同九卿商议,认为该提议既不增加国库开支,又可收到便于征收赋税和治理的实效,便于九月初一上奏[2],九月初四[2](10月20日[4]),雍正帝准户部等衙门对两江总督奏的议复[4],析青浦县县境东北部的北亭乡、新江乡置福泉县,县治设于青浦县城西南的察院内,其地后称“新县场”[3]。
县名由来
境域区划
福泉县领北亭、新江2乡[6]。辖境约相当今青浦区东北部、嘉定区黄渡镇一小部、松江区西北部一小部[5]。境域分为两块,主体在今青浦区北部,略当今青浦区白鹤—香花桥—崧泽—北竿山—刘夏一线以北;小部分在今青浦区朱家角南,略当今拦路港两侧和沈巷以东至松江区界地[6]。
裁撤
乾隆八年(1743年)四月庚子,因福泉县辖境狭小[7]:267,江苏巡抚陈大受奉部复将福泉县裁撤[3],福泉县境地及历年滋生免徭人丁悉归青浦县[8]。
历任知县
据光绪刊《青浦县志》,福泉县共9任知县,名录如下[9]:
相关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4/Fuquan_Street.jpg/640px-Fuquan_Street.jpg)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