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嵴[1][2][3](brow ridge)俗作“眉脊”,又称眉弓[4](superciliary arch)、眶上嵴[5](supraorbital ridge),是指灵长类动物骨性眼眶上方向前突出的弓形状骨质隆起。在现代人类中,眉毛位于眉嵴下缘。女人的眉嵴往往较难观察到,只有从侧面才容易观察到眉嵴。

事实速览 眉嵴, 标识字符 ...
眉嵴
额骨的外表面,眉嵴在右边被标记为 "上睫弓"(superciliary arch)
标识字符
TA98A02.1.03.005
TA2524
FMAFMA:52850
格雷氏p.135
骨骼解剖学术语英语Anatomical terms of bone
关闭
女人的眉嵴往往较难观察到,如上图的女性头骨,只有从侧面才容易观察到眉嵴

额骨在眼窝和鼻根上方的水平增厚,在鼻根上方没有中断,被称为眶上隆起(眶上环,有时也被错误地称为眉毛隆起)。这种骨质隆起是各种前人类和原始人类以及其他一些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和大猩猩)头骨上的显著特征。

眼眶上部凸起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确定。[6] 由于没有肌肉附着在其上,这种骨增厚通常被解释为一种稳定适应:如果颅骨暴露在高咀嚼压力下,因此由于强大的咀嚼装置而导致强大的静态负荷,强大的眶上环抵消了可能的骨折风险。[7][8][9] 也有人怀疑这些突出的骨头原本可以保护眼睛。[10]

然而,这种解释在 2018 年遭到了反驳,因为基于 Kabwe 1 头骨(被归类于罗德西亚人)的计算机模拟并未显示出任何机械性优势。[11] 约克大学考古学系的解剖学家 Paul O'Higgins 是该模拟的共同实行者之一,他认为眼上隆起可能是一种表明支配地位的社会信号。[12] 另一方面,在解剖学上现代人类(智人)失去了眼睛上方的凸起,以眉毛运动的形式出现了更微妙的社会信号。

许多人的额骨在每只眼睛上方也有明显的隆起。然而,这两个眉弓(Arcus superciliaris,又名眉毛隆起)在鼻根上方被眉间隔开,眉间不像隆起那样突出,通常是无毛的。

在人类中,眉嵴具有性别二态性,通常男性的较为明显,其原因是性激素睾酮的差异,在青春期导致面部骨骼发生变化并可能形成突出的骨隆起。跨性别女性可以通过面部女性化手术削除这种突出。[13]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