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高度(英语:elevation)是地理坐标系的垂直坐标中,一个地理位置的高度相对于一个固定参考点之上或之下的高度;最常参考的是大地水准面,它是地球的海平面的数学模型,是一个等位重力平面。
![]() |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24年2月17日) |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1年5月3日)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0/Geoida.svg/640px-Geoida.svg.png)
2. 参考椭球体
3. 局地铅垂线
4. 大陆
5. 大地水准面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1/Vertical_distances.svg/320px-Vertical_distances.svg.png)
术语“相对高度”主要用于指称在地球表面上的点,而术语海拔(英语:altitude)或位势高度用于在地面之上的点,比如飞行中的航空器或在轨道上的航天器。[需要解释]另外,对地面之下的点则使用深度。
参见
- 大地测量系统§高程系统
- 位势高度,是对“几何高度”如相对海平面的高度,根据重力随纬度和高度变化而做出调整的高度。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