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
加拿大多倫多地區的主要機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英语:Toronto Pear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法语:Aéroport international Pearson de Toronto,IATA代码:YYZ;ICAO代码:CYYZ),简称皮尔逊机场,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以至其都会区(大多伦多地区)及广域都市带(金马蹄地区)的主要机场。皮尔逊机场离多伦多市中心西北约22.5千米(14.0哩),其大部分土地实际坐落密西沙加市东北角的马尔顿区(Malton),东部的一小部分土地则延展至多伦多市的怡陶碧谷区。[5]。皮尔逊国际机场是加拿大最繁忙的机场[6],2018年客流量达49,507,418人次[3],航班升降量则达465,555架次[4]。以总客流量计算,皮尔逊机场在世界最繁忙机场中排第29位;以国际航班客流量计算排第22位;以航班升降量计算则排第10位。
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 Toronto Pear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 Aéroport international Pearson de Toronto | |||||||||||||||||||||||||||
---|---|---|---|---|---|---|---|---|---|---|---|---|---|---|---|---|---|---|---|---|---|---|---|---|---|---|---|
![]() | |||||||||||||||||||||||||||
![]() | |||||||||||||||||||||||||||
概览 | |||||||||||||||||||||||||||
机场类型 | 民用 | ||||||||||||||||||||||||||
所有者 | 加拿大运输部 | ||||||||||||||||||||||||||
营运者 | 大多伦多机场管理局 | ||||||||||||||||||||||||||
服务城市 | ![]() | ||||||||||||||||||||||||||
地理位置 | ![]() | ||||||||||||||||||||||||||
启用日期 | 1939年 | ||||||||||||||||||||||||||
枢纽航空公司 | 加拿大航空 联邦快递 西捷航空 | ||||||||||||||||||||||||||
时区 | EST(UTC−05:00) | ||||||||||||||||||||||||||
• 夏季(DST) | EDT(UTC−04:00) | ||||||||||||||||||||||||||
海拔高度 | 568呎(173米) | ||||||||||||||||||||||||||
坐标 | 43°40′38″N 79°37′50″W | ||||||||||||||||||||||||||
公共交通 | 多伦多皮尔逊1号航厦站[*] | ||||||||||||||||||||||||||
网址 | www | ||||||||||||||||||||||||||
地图 | |||||||||||||||||||||||||||
跑道 | |||||||||||||||||||||||||||
| |||||||||||||||||||||||||||
统计数据(2017) | |||||||||||||||||||||||||||
| |||||||||||||||||||||||||||
皮尔逊机场是加拿大航空和加拿大航空快运的最大枢纽,亦令其成为星空联盟的主要枢纽之一[7][8][9][10]。此外,皮尔逊机场亦是西捷航空以及联邦快递的枢纽机场,和加拿大越洋航空与阳翼航空的重点机场。
机场的运作曾由加拿大运输部负责,现时则由非营利的大多伦多机场管理局负责,但仍隶属于加拿大国家机场系统[11]。皮尔逊机场是全加拿大八座设有美国境外入境审查的机场之一。
历史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a/The_Beginning_C1938.jpg/640px-The_Beginning_C1938.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d/F._Chapman_farm_house_-_the_first_office_and_terminal_at_Malton_Airport_1937.jpg/640px-F._Chapman_farm_house_-_the_first_office_and_terminal_at_Malton_Airport_1937.jpg)
皮尔逊国际机场的前身是马尔顿机场。随着环加拿大航空(即加拿大航空前身)准备于1937年开办载客航班,多伦多市议会亦于1936年11月成立机场咨询委员会,为市立机场选址[14]。委员会列出数个可行地点,当中多伦多群岛和多伦多市外围(现密西沙加市东北角)的马尔顿区(Malton)皆获联邦政府接纳。当局计划在多伦多群岛兴建陆地机场和水上机场,并在马尔顿兴建一座辅助机场[15],联邦政府亦同意为此两个项目提供约25%拨款。
多伦多港务委员会(Toronto Harbour Commission)率先于1937年4月委派人员到马尔顿与当地农民商讨购地事宜,最终购入570.9公顷(1,410.8英亩)土地[12][13];多伦多市议会再于同年7月9日以14票对7票通过在多伦多群岛和马尔顿兴建机场[16]。原属查普曼家庭的农舍成为马尔顿机场的首座办公和客运大楼[12][13],而马尔顿机场的第二座客运大楼则于1938年落成。
马尔顿机场本计划作飞行训练之用,并于多伦多岛机场能见度偏低的情况下作后备用途。然而,由于多伦多岛机场的跑道较短,环加拿大航空决定将其多伦多航点定于马尔顿机场[17]。环加拿大航空一部道格拉斯DC-3客机于1939年8月29日在马尔顿机场降落,为该机场首班载客航班[18]。当时机场占地420英亩,设施包括完整的导航灯、电台通讯、天气报告设备、两条硬地跑道和一条草地跑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和联邦空军训练计划(British Commonwealth Air Training Plan)从1940年6月至1942年7月在马尔顿机场营运飞行学校[19]。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2/Malton_Airport_1960_-_Mark_Faviell.jpg/640px-Malton_Airport_1960_-_Mark_Faviell.jpg)
马尔顿机场的第三座客运大楼建于1949年[13],其设计与现时位于多伦多市中心机场的大楼相似。此客运大楼用作替代旧的大楼,每年能够处理400,000人次的客运流量。多伦多市政府于1958年11月将机场业权售予加拿大交通部;机场则于1960年改名为多伦多国际机场[20]。机场当时的跑道布局如下:
- 05-23:全长11,050呎,用以测试加拿大制的Avro Arrow战机
- 14-32:全长11,475呎,南-北对向跑道;现由15L-33R跑道取代
- 10-28:全长7,425呎,西北-东南对向跑道,现为一条滑行道[21]
机场当局则从1957年起在原有建筑以南兴建一号航空码头(Aeroquay One,即旧一号客运大楼),1964年落成,由时任总理莱斯特·皮尔逊于同年2月28日揭幕[13]。一号航空码头由建筑师约翰·伯内特·帕金设计,楼高十层,底部两层是处理客运,其余为多层停车场。多层停车场是方形设计,属非禁区范围,可饱览整个机场。随着一号航空码头于1964年开幕,机场于1939年启用的原有建筑及1949年落成的新增部分亦随之拆卸,原址现为货运中心和加拿大航空的机库。
当局其后亦落实兴建二号客运大楼。这个位置原本是用作兴建另外两座与一号航空码头一样的建筑,并计划命名为二号及三号航空码头。然而,该设计对处理广体客机的效率甚低,当局为了应付日益增加的广体客机交通亦更改原有的计划。设计改动后的二号客运大楼于1972年6月15日开幕,同样由John B. Parkin设计。二号客运大楼早期只供包机公司使用,但加拿大航空亦于1973年4月29日将其客运枢纽迁至此处。二号客运大楼的西北角设有一条隧道,与一号航空码头相连。
多伦多国际机场于1984年改名为皮尔逊国际机场(Lester B. Pear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缩写:LBPIA),以纪念加拿大第14任总理莱斯特·皮尔逊。于1996年12月2日,机场的运作及管理由加拿大政府交由大多伦多机场管理局(Greater Toronto Airports Authority)负责,以成为“国土机场政策”其中一个项目。根据大多伦多机场管理局,机场的全名是“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或“多伦多皮尔逊”。
机场当局在20和21世纪交替期间新增两条跑道:南北向的15R/33L跑道于1997年落成,而东西向的06R/24L跑道则于2002年完成[22]。
九一一袭击事件发生后,皮尔逊国际机场成为了黄丝带行动的成员之一。九一一袭击事件当日,皮尔逊国际机场接收了14班紧急降落的航班[23]。
机场当局于2000年代初兴建新的一号客运大楼,于2004年4月6日开始运作;旧有的一号航空码头则同时关闭。二号客运大楼则于2007年1月29日最后一天营业,原本使用该大楼的航班于翌日迁往新一号客运大楼刚落成的F翼闸口。二号客运大楼的拆卸工序于2007年4月展开,2008年11月完成[24]。
2006年,皮尔逊国际机场被Institute of Transport Management选为“2006年度全球最佳机场”。[25] Institute of Transport Management是一个于1977年成立于英国的组织,宗旨为运输业的经理提供持续及专业的教育。
加拿大政府早于1972年便已在多伦多东面的皮克灵市征用地皮,并计划兴建第二个主要机场,以减轻多伦多国际机场日益增加的客货运流量。因社区的反对声音,该计划于1975年被搁置,但期后政府又于2001年重提新机场的计划。随着皮尔逊国际机场的交通流量持续增长,加拿大交通部再于2013年决定展开皮克灵机场的设计工序[26]。皮克灵机场暂定设有三条跑道,预料到2032年可处理每年1190万人次的客流量[27]。
客运大楼
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共有两个运作中的客运大楼:一号及三号客运大楼。现有的一号客运大楼于2004年4月6日开始运作。而旧的一号客运大楼则于同日关闭,并进行拆卸工程,以便进行新一号客运大楼的扩建工程。一号客运大楼内的F段2007年1月30日开始运作,这段主要供国际及往来美国的航班使用,并可为皮尔逊国际机场有来每年700万人次的使用量。于2008年尾前,已关闭的二号客运大楼将被完全拆卸,并成为停机坪。其实要不影响客运大楼的运作,同时要进行重建及扩建工程,是物流上的一项重大排战。
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是住加拿大八个设有美国过境预先清关(US Border Pre-clearance)设备的机场之一,这些设备位于一号及三号客运大楼内。
机场的旅客捷运系统于2006年7月启用,连接一号客运大楼、三号客运大楼及位于子爵路(Viscount Road)的折扣停车场。系统全长1.5公里,行驶全程需时约4分钟[28]。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f/TorontoAirportTerminal1Travelers.jpg/640px-TorontoAirportTerminal1Travelers.jpg)
一号客运大楼是为国内、国际、及过境转机而设计的。此大楼分为三段:D段供国内航班使用、E段供美国以外的国际航班使用、而F段则供前往美国航班使用。日后如有需要的话,当局亦可增建G段[29],而远期规划亦容当局增建H段和I段[30]。
一号客运大楼主要供加拿大航空及其星空联盟伙伴航空公司使用,但亦有非星空联盟成员的航空公司在此营运(如阳翼航空、捷特航空和阿联酋航空)。此大楼共有58个闸口:D1、D3、D5、D7-D12、D20、D22、D24、D26、D28、D31–D45(D32、D34和D36亦可供前往美国航班使用,在此情况下改冠以F字头)、D/F51、D/F53、D/F55、D/F57、F60–F63、F64A–F64B、F65、F66A–F66B、E/F67–E/F81(E/F68-E/F73及E/F78-E/F81可供所有国际航班使用,但E74-E77则只供美国以外的国际航班使用)、F91、及F93。E73和E75两个闸口可供空中客车A380型号客机停靠;目前只有阿联酋航空营运这种客机来往皮尔逊国际机场。
一号客运大楼的总楼面面积达567,000平方米(6,000,000平方呎),为全球第11大的机场客运大楼。
于2001年至2002年兴建,并于2003年4月6日开始使用。场内客运大楼(Infield Terminal)是为了处理一号客运大楼的扩建及重建工程受影响的航班。设有11个登机闸口(由521号闸至531号闸),由于一号客运大楼的工程已经暂时完成,因此现时场内客运大楼已停用。将来如有需要,可重开使用。场内客运大楼是位于机场的禁区内,而且并没有办理登机的设施,也没有行人的通道连接的,因此乘客要由一号客运大楼完成登记及行李寄存的手续,于一号客运大楼禁区内乘坐机场巴士到场内客运大楼。
东面停机坪(East Holdroom)的停机位原是二号客运大楼的,于1990年建成。虽然二号客运大楼现已停用,但由于东面停机坪并非与该大楼相连,因此东面停机坪将继续使用直至一号客运大楼扩建完成。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7/International_airport_toronto_pearson.jpg/640px-International_airport_toronto_pearson.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4/Self_service_kiosks_yyz.png/640px-Self_service_kiosks_yyz.png)
三号客运大楼于1991年2月建成,以减轻当时旧一号及二号客运大楼的使用压力。大楼对面设有一座多层停车场和一间喜来登酒店(1993年10月前曾是瑞士酒店[31])。大楼的C段扩建部分于2004年开放,而东面处理新翼(East Processor Extension)则于2006年6月正式启用,新增40个登记柜位、商店、保安检查站、和一个面对停机坪景观的空间。此阶段扩建工程亦包括改善加拿大边境服务署的工作空间,以及一个更开放的抵港大堂。第二期工程于2007年完成,项目包括更大的保安检查区域和增设国际航班的行李认领区域。西面处理新翼(West Processor Expansion)的工程亦同时进行中,建筑外部于2008年上半年完工[1]。
三号客运大楼开幕时原为加拿大国际航空的枢纽,现时则供天合联盟和寰宇一家成员的航空公司使用,而其他不隶属任何航空联盟的航空公司(如西捷航空和加拿大越洋航空)亦在此营运。此大楼共有48个闸口:A1–A6、B1a-B1d、B2a-B2b、B3-B5、B7–B20、B22、及C24–C41。
旧一号客运大楼资料统计:
- 曾使用之航空公司:10间(于1967年),100间(由开幕至关闭)
- 每小时客流量:1400人次
- 每小时客流量:3500万人次(于1967年),1000万人次(由1988至1989年)
- 总客流量(由1964至2003年):2亿1800万人次
- 登机闸口:24个(LL、JJ、HH、GG、FF、EE、DD、AA、BB、CC)
曾使用旧一号客运大楼的航空公司:
- 加拿大航空(前称:枫叶航空)
- Air Jazz / Air Alliance
- 越洋航空
- BWIA
- 加航
- 达美航空
- 芬兰航空
- Jaro International
- 德国汉莎航空
- 马田航空
- 墨西哥Mexicana航空
- 中西航空
- 西北航空
- 奥林匹克航空
- Royal Airlines
- Skyservice
- TAP Air Portugal
- Trans World Airlines
- 全美航空
航空公司和目的地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6/Boeing_737-823_American_Airlines_N803NN%2C_YYZ_Toronto%2C_ON_%28Lester_B._Pearson_International_Airport%29%2C_Canada_PP1379310331.jpg/640px-Boeing_737-823_American_Airlines_N803NN%2C_YYZ_Toronto%2C_ON_%28Lester_B._Pearson_International_Airport%29%2C_Canada_PP1379310331.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3/Air_Canada_777-200LR_C-FIUA_%285091999444%29.jpg/640px-Air_Canada_777-200LR_C-FIUA_%285091999444%29.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a/Sunwing_B737-800_C-FTDW.jpg/640px-Sunwing_B737-800_C-FTDW.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b/British_Airways_Boeing_787-8_G-ZBJB.jpg/640px-British_Airways_Boeing_787-8_G-ZBJB.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2/Air_France_A340-300_%286663690585%29_%282%29.jpg/640px-Air_France_A340-300_%286663690585%29_%282%29.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9/KLM_Airbus_A330-200_PH-AOA_Toronto_Pearson_International_Airport.jpg/640px-KLM_Airbus_A330-200_PH-AOA_Toronto_Pearson_International_Airport.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d/Icelandair_Boeing_757-300_TF-FIX_%287617630566%29.jpg/640px-Icelandair_Boeing_757-300_TF-FIX_%287617630566%29.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d/Hainan_Airlines_Boeing_787-8_B-2730_%2814248351385%29.jpg/640px-Hainan_Airlines_Boeing_787-8_B-2730_%2814248351385%29.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c/LOT_Polish_Airlines_B787_at_Toronto_Pearson_Int%27l_Airport.jpg/640px-LOT_Polish_Airlines_B787_at_Toronto_Pearson_Int%27l_Airport.jpg)
- 附注:
- ^a :埃塞俄比亚航空从亚的斯亚贝巴前往多伦多的航班中途在都柏林停靠,但由于此公司并不持有在都柏林载客后在多伦多卸客的第五航权,因此没有乘客在都柏林登上此航班[33]。此公司从多伦多前往亚的斯亚贝巴的航班则没有中途停站。
- ^b :维珍航空前往伦敦希斯路机场之航班将于2025年3月30日开始营办本航线。
航空公司 | 目的地 | 货运中心 |
---|---|---|
![]() | 安克雷奇、香港、纽约–肯尼迪 | VISTA |
![]() | 印第安纳波利斯、孟菲斯、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 | FedEx |
![]() 由Morningstar Air Express营运 | 卡尔加里、埃德蒙顿、蒙特利尔-米拉贝勒、北湾、苏圣玛丽(安大略)、萨德伯里、蒂明斯、温哥华、温尼伯 | FedEx |
![]() | 路易维尔 | VISTA |
Kelowna Flightcraft Air Charter 以KF Cargo名义营运 | 安克雷奇、布鲁塞尔、蒙克顿、温哥华 | Cargo West |
![]() | 安克雷奇、首尔–仁川 | Cargo West |
![]() | 法兰克福 | Cargo West |
交通配套
联合车站-皮尔逊机场快线为一条机场联外铁路线,连接皮尔逊机场一号客运大楼和多伦多市中心的联合车站,于2015年泛美运动会开幕前的6月6日通车[34][35],业权归安大略省的省营公共交通服务机构都市连通。此外,同属都市连通的GO运输公司以及多伦多公车局、密西沙加公车局和布兰普顿公车局皆营运巴士线连接皮尔逊机场与大多伦多地区数处。
事故
1978年6月26日,加拿大航空公司一架由渥太华途径多伦多和温尼伯到温哥华的麦道DC-9-32型飞机,该航班在多伦多国际机场起飞过程中冲出跑道并解体,事故导致机上两名乘客死亡。
2005年8月2日,法国航空公司的358号班机在恶劣天气下降落,滑出跑道后焚毁,机上309人全数成功逃脱,无人死亡。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