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景瑞(1931年6月10日—1997年12月11日),台湾电影导演。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8月4日) |
![]() |
白景瑞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1949年来台,考取台湾省立师范学院(现今的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外国语文学系,后转至艺术学系(现今的美术学系),为43级毕业生(民国四十三年,即1954年毕业)。大学时与同为话剧社的李行结成知己。1957年退伍后,担任《自立晚报》影剧记者,并以笔名“白担夫”在《联合报》撰写影评以及画评。
白景瑞受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影响,决心赴意大利学习电影。1961年,进入罗马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以及舞台设计,1962年进意大利电影实验中心学习电影,是早年台湾少见具有与国外电影相关之学位者。1964年,学成归国,进入中央电影公司担任编审、经理等职,一方面四处演讲以传播所学新知,并协助中影添购新器材;另一方面从剪接、策划到导演,为健康写实路线代表人物。1970年代以降,尝试拍摄文艺爱情电影、文学改编电影,代表作为陈映真作品改编的《再见阿郎》及白先勇小说改编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1997年,第34届金马奖颁奖前夕,白景瑞于台北凯悦大饭店因为心肌梗塞而辞世[1]。
1999年,获第36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