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daśa-bhūmi),佛教术语,指大乘佛教修菩萨道的修行者,所要经历的十个修行阶段,出自于《十地经》,后来集入《华严经》中,而称为十地品。

按照《梵网经》、《菩萨璎珞本业经》、《楞严经》等之说法,已发菩提心的菩萨行者,要经过“十信”[1][2]、“十住”[3][4][5]、“十行”[6][7]、“十回向”[8][9]等四十阶位修行福德(puṇya)与智慧(jñāna)资粮,然后进入“十地”中[10]修学。

法相宗的说法,十信至十回向皆摄属“资粮位”,四加行为“加行位”,十地见道菩萨后的“修习位”,妙觉菩萨为成佛的“究竟位”。藏传佛教同样在“修习位”中安立“十地”[11]

不过在《华严经》中,虽提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但是采分别陈述的方式。因此,十住与十地有可能原本是并列而独立的修行阶位系统。在其他的印度大乘佛教经论,几乎不会提到十行与十回向,而以“十住”或“十地”为主[12]

部派佛教的十地

部派佛教中,有“十地”说。如‘修行本起经’说:“积德无限,累劫勤苦,通十地行,在一生补处”。‘太子瑞应本起经’(可能属化地部)说:“修道德,学佛意,通十地行,在一生补处”。‘过去现在因果经’说:“功行满足,位登十地,在一生补处”。这些不明部派的佛传,都说到了十地[13]

大众部说出世部律典《大事英语Mahāvastu》记载的十地为:

  1. 难登地(durārohā)
  2. 结慢地(baddhamānā)
  3. 华庄严地(puṣpamaṇḍita)
  4. 明辉地(rucirā)
  5. 广心地(cittaviatarā)
  6. 妙相具足地(rūpavatī)
  7. 难胜地(durjayā)
  8. 生诞因缘地(janmanideśa)
  9. 王子位地(yauvarājytā)
  10. 灌顶地(abhiṣeka)

华严十住

Thumb

大乘初期的菩萨行位,是十住(Daśa-vyavasthāna),与大品般若经〈发趣品〉中未标示名号的十地说相通[14]。十住是:

  1. 初发心住(prathamacittotpādika)
  2. 治地住(ādikarmika)
  3. 修行住(yogācāra)
  4. 生贵住(janmaja)
  5. 方便具足住(pūrvayogāsampanna)
  6. 正心住(śuddhādhyāśaya)
  7. 不退住(avivartya)
  8. 童真住(kumārabhūta)
  9. 法王子住(yauvarājya)
  10. 灌顶住(abhiṣeka)

华严十地

大乘佛教中最广为通行的菩萨修行位阶为华严十地,大乘论师龙树世亲都对《十地经》作过注解。十地是:

  1. 欢喜地 (Pramuditā-bhūmi)
  2. 离垢地 (Vimalā-bhūmi)
  3. 发光地 (Prabhākarī-bhūmi)
  4. 焰慧地 (Arciṣmatī-bhūmi)
  5. 难胜地 (Sudurjayā-bhūmi)
  6. 现前地 (Abhimukhī-bhūmi)
  7. 远行地 (Dūraṃgamā-bhūmi)
  8. 不动地 (Acalā-bhūmi)
  9. 善慧地 (Sādhumatī-bhūmi)
  10. 法云地 (Dharmameghā-bhūmi)

第一地 欢喜地

又作极喜地、喜地、悦豫地。主欢喜正法,并先知十地样貌,如知到彼方道路。
“菩萨圆满十回向后,成就一分道种智,复勇发十无尽愿。何等为十?一众生不可尽。二世界不可尽。三虚空不可尽。四法界不可尽。五涅槃不可尽。六佛出世不可尽。七诸佛智慧不可尽。八心所缘不可尽。九起智不可尽。十世间转法转智转不可尽。若众生尽。我愿乃尽。若世界。虚空。法界。涅槃。佛出世。诸佛智慧。心所缘。起智。诸转尽。我愿乃尽。而众生实不可尽。世界。虚空法界涅槃。佛出世。诸佛智慧。心所缘。起智。诸转。实不可尽。我诸愿善根亦不可尽。”[15][16]

八识心王,亲证五法〈五法者。一相二名三分别四真如五正智〉[17][18]
三自性〈说三自性者。谓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19][20]
两种无我法〈人无我相、法无我相〉[21]
七种第一义〈有七种第一义。所谓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见境界。超二见境界。超子地境界。如来自到境界。〉[22]
七种性自性〈有七种性自性。所谓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种性自性因性自性缘性自性成性自性。〉[23]
成通达位菩萨[24]

复又永伏性障如阿罗汉[25], 但不俱断,能证慧解脱而不取证,由大愿故留惑润生,尽未来际终不取无余涅槃,利乐众生永无止息。[26] 此地主修法施波罗蜜多百法明门,证犹如镜像观[27],满初地心。

离垢地

又作无垢地、净地。初地功德圆满后,再成就一分道种智而入二地。这一阶段主发愿,舍弃自我之心,不舍一切众生。并应多闻佛法。《十住经》:

二地亦主修戒波罗蜜及一切种智。

满心位成就犹如光影现观,戒行自然清净,因戒行清净圆满故,所以称名离垢地

发光地

又作明地、有光地、兴光地。二地满心后再证一分道种智,故入三地。

成就俱解脱果而不取涅槃,留惑润生。满心位成就犹如谷响现观及无量妙定意身生。

焰慧地

又作焰地、增曜地、晖曜地。由三地再证道种智一分故入四地。

难胜地

现前地

远行地

不动地

善慧地

法云地

共三乘十地

大品般若经》列出了“共三乘的十地”,用以表示声闻乘菩萨道在修行阶段的对应关系,其名称是: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

按《大智度论》的解说,无生法忍—八人地(相当于声闻见道十五心须陀洹向),阿鞞跋致地—见地(相当于声闻须陀洹果)。而菩萨地即为“干慧地,乃至离欲地”,又或者“欢喜地,乃至法云地”,又或者“一发心来,乃至金刚三昧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 干慧地有二种:一者声闻;二者菩萨。声闻人独为涅槃故,勤精进,持戒心清净,堪任受道;或习观佛三昧,或不净观,或行慈悲、无常等观,分别集诸善法,舍不善法;虽有智慧,不得禅定水,则不能得道,故名干慧地。于菩萨则初发心乃至未得顺忍。
  2. 性地者,声闻人从煖法,乃至世间第一法;于菩萨得顺忍,爱着诸法实相,亦不生邪见,得禅定水。
  3. 八人地者,从苦法忍,乃至道比智忍,是十五心。于菩萨则是无生法忍,入菩萨位。
  4. 见地者,初得圣果,所谓须陀洹果;于菩萨则是阿鞞跋致地。
  5. 薄地者,或须陀洹,或斯陀含,欲界九种烦恼分断故;于菩萨过阿鞞跋致地,乃至未成佛,断诸烦恼,余气亦薄。
  6. 离欲地者,离欲界等贪欲诸烦恼,是名阿那含;于菩萨离欲因缘故,得五神通。
  7. 已作地者,声闻人得尽智、无生智,得阿罗汉;于菩萨成就佛地。
  8. 辟支佛地者,先世种辟支佛道因缘,今世得少因缘出家,亦观深因缘法成道,名辟支佛。辟支迦秦言因缘,亦名觉。
  9. 菩萨地者,从干慧地,乃至离欲地,如上说。复次,菩萨地,从欢喜地乃至法云地,皆名菩萨地。有人言:从一发心来乃至金刚三昧,名菩萨地。
  10. 佛地者,一切种智等诸佛法,菩萨于自地中行具足,于他地中观具足,二事具故名具足。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