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番囝[1]:291[2],亦作番囝哥[1]:291番侬[1]:291番鬼[3][4]鬼佬[1]:210。是闽语中称呼外国人的词语,按照字面解释为“番邦(番国)来的囝哥”。因为福州人观念中认为,“番”一般指代外来的一切物种,如:“番囝薯”、“番薯”等。因为这些农作物不曾在福州本土出现过,多是从福州海外带回福州后被福州人熟知后加“番”字以区分。

名称

番囝或番囝哥除了表示外国人外,还有:

闽语俗话中亦有不少类似的称呼:

  • 如称呼外国妇女:番囝婆
  • 如称呼外国小孩:番囝囝

含义

一些白种人认为番囝、番鬼这类称呼是对他们的侮辱,于是在晚清时期,三坊七巷里的“番鬼巷”改名闽语的谐音“宦贵巷”[3],以及“番仔[5]弄”改名为“官岭弄”[6]:137。但即使如此,“宦贵巷”和“官岭弄”这一地名还是按照闽语发音读成“番鬼”和“番囝”。此外,“番囝”、“番鬼”这类词汇时常出现在福州本地的传统歌谣当中[7][8]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