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或称屋瓦、瓦片)是屋顶上加盖片状物的建筑风格,通常搭配尖斜式屋顶,常见于亚洲和欧洲。
历史
- 从现已发掘的资料及实物来看,瓦在中国的龙山文化时期的石峁遗址和陶寺遗址以及齐家文化中就已有出现。[1][2][3][4][5]《世本•作篇》:“桀作瓦屋。”商代的二里头遗址第四期晚段和郑州商城均出土有陶质板瓦[6][7][8],安阳殷墟虽至今未确认发现瓦,但在同为商代后期的汤阴县南的故城遗址也出土过青灰色粗绳纹筒瓦[9]。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宫殿区也出土了一批陶瓦,包括板瓦和筒瓦,形制多样,基本为夹砂灰黑陶,泥条盘筑,素面,多在靠边处有圆形穿孔。[10]但一直到西周前期,瓦仍然很不普及,西周后期砖瓦有所增加,到了春秋时期砖瓦房逐渐普及。[11][12][13]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的瓦于公元588年与佛教同时由百济传入日本。[14]
- 早在公元前640年在希腊奥林匹亚兴建的赫拉神庙,是有屋瓦的西方建筑物中最古老的,瓦用黏土烧成。烧瓦技术很快传遍欧亚。
- 罗马人率先使用砂岩和石灰岩混合制瓦,12世纪才普遍使用黏板岩。
用途
- 防止雨水渗漏至屋内。
- 隔热,防止白天的太阳辐射热直接传至屋内。当瓦片交叠铺设于尖斜式屋顶时,可产生一个用于隔热的空气间距。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