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准之(378年—433年),元鲁琅琊临沂人。东晋末及南朝宋初年官员,曾祖父是东晋尚书令王彪之。王准之一支世代传承朝仪知识,撰有《仪注》。

生平

王准之出身于东晋高门琅琊王氏,高祖父王彬及曾祖父王彪之皆是晋朝重臣,其中王彪之熟悉朝仪,并且流传给后代,故此由彪之到准之四代都通晓江左旧事;由于他们都将记录置于青箱之内,故当时人称王准之家这门知识为“王氏青箱学”。除了通晓这项家传知识外,王准之亦通晓《周礼》等古典礼书,文辞亦丰。

王准之初任琅邪国右常侍,后转桓玄的大将军行参军。桓玄篡位称帝后,王准之任桓楚朝廷的尚书祠部郎。刘裕起兵击败桓玄,恢复东晋统治后,王准之于义熙初年任尚书中兵郎,后历任参车骑中军军事、丹阳丞、中军太尉主簿、山阴等职。后因参讨平卢循之乱而获封都亭侯。接着又任刘裕的镇西、平北、太尉参军,尚书左丞,本郡大中正。刘裕封宋公,建宋国后,王准之任宋台御史中丞,这个负责纠察弹劾官员的官职准之的曾祖、祖父及父亲都担当过,任内同僚们都害怕他。不过,后来世子中庶子谢灵运杀人,王准之被指没有弹劾他而被免职。

南朝宋建立后,王准之任黄门侍郎,曾上奏宋廷跟从当时士人习惯,以郑玄三年丧期以二十七个月为期之制为定则,并获允许。[1]后迁司徒左长史,又外任始兴太守。元嘉二年(425年),准之转江夏王刘义恭抚军长史,历阳太守,行南徐州府事,任内绥怀得当,人民生活安稳。不久入朝为侍中,翌年转都官尚书,又改领吏部,然而因为严厉急躁的性格大失官宦士人之心,后出调为丹阳尹。

王准之承传家学,有关旧仪之事更是有问必答,时以录尚书事主政的彭城王刘义康讨厌玄学清谈之辈,就说过:“哪须高谈玄学虚无之事,只要有两三个像王准之这样的人,天下就是治世了。”[2]不过,缺乏风采的王准之就不获当时主流士人所重。元嘉十年(433年)时去世,享年五十六,朝廷追赠太常。

favicon
2 sources

子女

  • 王舆之,征虏主簿。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宋书·卷60》,出自沈约宋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南史·卷24》,出自李延寿南史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