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棨(?—?),辅之唐朝江南道福州福唐县(今福州福清)人,晚唐官员、文学家。

生平

咸通三年(862年)进士及第。娶同榜陈翚之女为妻。咸通六年(864年)中博学鸿词科。咸通九年,江西观察使李骘聘为团练判官,咸通十年(869年)又中书判拔萃科,平判入等。授侍御史,不久,改大理寺司直。咸通十二年(871年),贬为太常博士,后出知丹阳利国监,摄(代理)右司马,[1]摄盐铁出使巡官。官至水部郎中

擅长词赋,[2]“词赋清婉,托意奇巧”,[3]谢观黄滔徐寅并称晚唐律赋四大家。李调元评王棨之《沛父老留汉高祖赋》云:“指点生动,不寂不喧,此妙为王郎中所独擅。……此篇尤脍炙人口”。[4]浦铣评《玄宗幸西凉府观灯赋》云:“一游一豫,忽此地以微行;不识不知,竟何人而望幸。”[5]

广明元年,黄巢长安,王棨避祸淮南,或入高骈幕府。[6]光启二年(886年)在扬州,知两使句务。[7]光启三年,高骈失政被杀,王棨下落不明,可能归终乡里。[8]有《麟角集》一卷,今存。另有《王棨诗》一卷,[9]已散佚。

注释

参考书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