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寺,是唐代著名的宗教寺院,其寺在今西安市东北隅,唐代长安城东北的长乐坊。其与青龙寺、兴善寺齐名。是一座华严宗、律宗、净土宗和密教信仰同奉共尊的佛寺。安国寺现已不存,1959年原址地下发现唐代十一件佛教石雕。这十一间石雕是研究唐玄宗朝长安寺院密教雕刻的重要实物资料,其中部分石雕像有可能是唐代安国寺所修密宗曼荼罗道场中的遗物。
安国寺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唐长安城长乐坊 |
宗教 | 佛教 |
宗派 | 华严宗,律宗,净土宗,密宗 |
开山时间 | 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 |
安国寺原址本为唐睿宗皇帝(710-712年在位)在藩旧宅。据宋代宰相王溥(922-982年)撰《唐会要》卷四八所记载,睿宗即位后,“景云元年(710年)九月十一日,敕舍龙潜旧宅为寺。便以本封安国为名”。唐段成式(803?-63年)《寺塔记》卷上还提到安国寺的红楼曾是睿宗在藩时的舞榭。说明大安国寺曾经是唐代皇室十分重视的佛教寺院。[1][2]
石雕造像
1959年7月,在西安市明代城墙东北隅外五百米处地下出土了十一件残损的佛教石雕像,其中三件为石灰岩质,其余均为白石(也可以称为是大理石)。关于这十一尊造像的题材,学者们对其中的七尊像看法一致,为金刚童子(或金刚手),降三世明王,马头明王,不动明王(三尊)和一件菩萨头像。一尊马座坐佛像,学者们有马鸣大士,日天子,宝生佛等多种称谓。另外几尊像的名目学者们或看法不一。
关于这批造像的年代,学术界有不同说法,但相对来说都主张造于公元8世纪或以后不久。宝生佛,文殊菩萨,降三世明王,马头明王,金刚手,残盘腿坐菩萨像,残游戏坐菩萨像有可能造于开元年间(713-741年),三尊石灰岩不动明王像均有造于唐开元或天宝年间的可能。上限当不早于开元八年(720年),因为宝生佛所处的金刚界曼荼罗是南印度僧人金刚智(669-741年)传入的,而开元八年(720年)正是金刚智到达洛阳的时间。此前中国没有金刚界曼荼罗。菩萨头像很有可能是唐天宝年间(742-756年)的作品。所有十一件像不应晚至天宝之后的中晚唐时期,即安史之乱以后的8世纪后半叶到9世纪上半叶。这十一尊像被弃置的时间,当在武宗会昌毁佛(842-846年)之间。[2]
名称 | 细节 | 尺寸 | 图片 |
---|---|---|---|
1.宝生佛 | 右袒式大衣的结跏趺坐佛像,头已佚,左手于左胸前握衣襟,右手于右腿膝前施与愿印。下坐束腰莲座,束腰处雕有七匹马,均有翼上扬,相背而跪,七马头部已佚 | 白石
高66cm |
|
2.文殊菩萨 | 结跏趺坐菩萨像,右足在上,右手已佚,左手持一长茎莲花伸向颈部左后侧,在莲上托一经箧 | 白石
高76cm |
|
3.金刚手菩萨(金刚童子菩萨) | 结跏趺坐于岩座之上,右手高举金刚杵并向身后扬起,左臂弯曲,左手已佚。面相丰满,忿怒形,有二獠牙向上,头上长发如火焰状,戴有简单的宝冠 | 白石
高71cm |
|
4.降三世明王 | 左腿盘起,下座岩石。三面八臂,忿怒相,高束发,冠正中有佛坐像;袒上身,主臂二手当胸结契印,下束裙,右腿下垂,半珈趺坐岩座。主头左右为二童子面。右上手上扬高举金刚铃(宝铎),中右手持宝剑,下右手持箭矢;左上手持三叉戟,左中手持弓,左下手持绳索。 | 白石
高76cm |
|
5.马头明王 | 明王袒上身,帔帛飘扬,主手当胸结契印。三面忿怒相,主面双牙上翘,束发戴冠,冠中有化佛,两侧为童子面。火焰形大光背,头光正上方有残断的马头,项部鬃毛尚清晰可见。右侧上手举斧,中手持念珠,下手掌心向外作与愿印;左侧上手持棒,中手持净瓶,下手持莲蕾;半珈趺坐。惟可注意者台座束腰上半部是仰莲形,下半部是岩石形,此莲座与岩座结合的甚为罕见,大概是喻意马头明王乃观世音化现之故。 | 白石
高89cm |
|
6.不动明王-第一尊 | 高束发,曲发垂左肩,童子忿怒相,右手竖执宝剑,左手挽晕索,袒上身,斜披络带,肩后飘帔帛,趺坐于岩座[1] | 石灰岩
高62cm |
|
7.不动明王-第二尊 | 童子忿怒相,独髻垂发于左肩,装束与第一尊相同,双手臂残缺,趺坐岩座 | 石灰岩
高63cm |
|
8.不动明王-第三尊 | 头部及左手残失,趺坐岩座 | 石灰岩
高51cm |
|
9.菩萨头像 | 头顶束一较高发髻,不戴冠,仅在发髻前有一小形花饰,头1.宝生佛后有发垂下。面相丰满肥胖,似一中年女性,含笑意,双目下视,眉间有白毫。 | 白石
高16.5cm |
|
10.盘腿坐菩萨残像[注 1] | 仅残留半珈坐姿膝部以下的部分,右足侧莲座边沿有一串念珠,其身份或是如意轮观音菩萨。此像残损过甚,不详当初几只手臂。有观点认为据足侧念珠残迹推断,此残像很可能是如意轮观音。[1] | 白石
高41cm |
|
11.游戏坐菩萨残像 | 头部及右臂残缺,上身略向左倾,左臂下伸于身体右侧,双腿呈游戏坐,下座呈自然山石。着菩萨装 | 白石
高55cm |
造像配置
安国寺遗址出土的十一尊造像中部分造像有可能曾经用于当年该寺所建的曼荼罗灌顶的道场。在十一件造像中,有八件是白石雕,除其中菩萨头残像之外,其余七件均有可能原属于同一组造像,用于安国寺灌顶坛场。三尊不动明王不属于这组,因为石质不配。如果这种推测成立,当年安国寺灌顶坛场至少应有十六或十九件这样的白石雕像:五方佛(宝生佛为其中之一)、四大菩萨(文殊与另二残菩萨可为其三)、五大明王(马头、降三世为其中之二)或八大明王(马头、降三世为其中之二)、二金刚童子。[2]
安国寺的三尊不动明王像应分属三所不同的殿堂,为信徒们的修习服务。同时,这三尊不动明王像也有属同一组合的可能,即来自一个不动明王曼荼罗。在寺院的正规不动明王曼荼罗坛上安置一身不动明王本尊像,而在坛的四傍(即四面)还要各安置一尊四臂不动明王像,象征护持四方国土之意。安国寺遗址出土的三尊不动明王像均为二臂,仍有可能来自同一座以二臂像代替四臂像的不动明王曼荼罗。因此,这三尊像很可能是表现镇护四方国土的四尊二臂不动明王像中的三身。
七尊白石造像之中,宝生佛是密宗崇拜的五方佛之一,主南方,常与中央的毘卢遮那佛以及主东方之阿閦佛、主西方之阿弥陀佛、主北方之不空成就佛一同出现在可简可繁的曼荼罗中。这尊白石宝生佛像很有可能曾用于安国寺曼荼罗灌顶道场。金刚手(或金刚童子)像为护法,也有可能用于坛场。而文殊菩萨与两尊残坐菩萨像或为坛场所有,或为某个殿堂的供奉对象。也有可能宝生佛与其他四佛同时被安置在安国寺的主要佛殿之中,或以二身金刚手(或金刚童子)为护法。
降三世、马头两尊可能是五大明王组合,曾被供奉在同一所殿堂。金刚手(或金刚童子)像,也许正是安国寺五大明王的两身护法之一。此明王组合像不动尊或许也和石钟寺不动明王一样是六臂,而非出土的三尊二臂不动明王。[2]
《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该碑刻由唐代宰相裴休撰文,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书丹并篆额。该碑刻记述大达法师释端甫在唐德宗、唐顺宗以及唐宪宗在位时期所受的恩遇。全碑共计28行,每行54字。原碑立于安国寺内,于北宋时期移至西安碑林。
玄秘塔碑是柳体书法的代表作之一,立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为柳公权63岁时所书丹。玄秘塔碑字体严谨,笔划顿挫清晰,骨力遒劲。与神策军碑同为柳体代表作之一。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