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龙生九子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狻猊(拼音:suān ní,注音:ㄙㄨㄢ ㄋㄧˊ),又写作狻麑,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录的一种兽类。最初指狮子,后来又传为龙生九子之一。其形象常常出现在佛教法座、铜镜、香炉和脊兽上。
关于狻猊的记录最早见于《尔雅》和《穆天子传》。其中《穆天子传》是说狻猊是一种脚力超凡的走兽,《尔雅》则记录得更为细致,称狻猊长得像虦猫(老虎),以虎、豹作为食物。[1]:191[2]:18
晋朝郭璞为《尔雅》和《穆天子传》作注,表示狻猊指的就是狮子。[1]:191[2]:21后世习用“狮子”一词,“狻猊”只用作一种存有古意的别称。[3]:84
中国本土不产狮子,只从印度、波斯等处引进,因此学者认为“狻猊”也是外语的音译。薛爱华推测其音译自某种印度语言中某个发音类似于*suangi 的词。[3]:84林梅村认为其音译自于阗塞语的sarvainai。[4]:89[5]:421
汉字文化圈的艺术品上常常出现狻猊的形象。例如狻猊葡萄镜(俗称海兽葡萄镜),镜背用棱脊划分内外两区,内区以狻猊和葡萄为主纹,纹饰皆作高浮雕。狻猊葡萄镜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是唐朝很有特色的青铜镜。[8]
明李东阳《怀麓堂集》“记龙生九子”称,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6]佛教以狮子作为佛陀的象征,常在佛陀法座上刻画狮子形象,称为“狮子座”、“狻猊座”或“猊座”。[9]:186[10]:242-249[11]:111日语又仿照“陛下”、“殿下”等说法,从“猊座”中引申出“猊下”(げいか geika)一词,作为对高僧或佛教宗派领袖的尊称。[12]
明杨慎《升庵集》“龙生九子”称,金猊“性好烟,故立于香炉”。[7]中国古代盛行焚香文化,唐宋的香炉盖常常做成狻猊的样子,其形象固定为张着嘴,烟从口中冒出。元明则出现了一种大型金猊炉,整体制作成狮子的形象。[13]
尽管一般将狻猊视同为狮子,但在中式传统建筑的脊兽中,狻猊与狮子也会同时出现。如紫禁城太和殿屋脊上的仙人走兽,第三个为狮子,脑后的毛发为螺发;第七个为狻猊,脑后的毛发为披肩的鬃毛,因而又称“披头”。[14]:20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