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單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状语(英语:adverbial)是修饰、限制、说明其他词语(中心语)的词、短语或从句,通常描述时间、地点、方式、原因或程度。[1][2]例如:动词性短语“飞快地跑”的状语是“飞快地”;形容词性短语“真棒”的状语是“真”。
能充当状语的有形容词、副词、能愿动词、表时间地点的名词或名词短语、以及方位短语、介词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等短语也可以当作状语。(斜体为状语)
一般而言,汉语在一个词(通常是定语)的后面加“的”接主语或宾语,使定语成形容词,加“地”使其成状语,加“得”接补语表述结果,这是既有的明确语法守则,只是由于“的”、“得”、“地”在普通话里读音相当接近,一般人难以细察。然而,由于这三个词在某些汉语族语言里(比如粤语)有不同的发音,因此,粤人大都能单凭平日的语用习惯,就能精确分辨这三个词的用法。
以副词修饰的句子举例:“一只非常小的虫轻易地钻进了那个洞穴里 ”,其中非常 和轻易地 为状语,小 为形容词,虫 为主词,钻进 为动词,洞穴里 指明前往地点。
一些提题时所用的副词,像“如何、何时、什么、果然” 等在某方面也可视为状语。
如果一个中心语前面有好几个状语,那一般排列的顺序如下,从离中心语的较远开始:
例:我们 今天 下午 在实验室里 都 非常认真地 跟老师 做 期末专题报告的实验。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