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設護衛船團司令部特設護衛船團司令部(日语:特設護衛船団司令部/とくせつごえいせんだんしれいぶ Tokusetsu Goē Sendan Shirēbu ?),为旧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实行的一种護航运输体制。特设护卫船团司令部的职责是为大规模的船队提供护卫,在制度实行初期仅有对应的司令,并未有专门的参谋团队和作
海上護衛總司令部第一海上護衛隊 第二海上護衛隊 直属:第18战队:常磐、高荣丸、西贡丸、新興丸 大鹰、雲鹰、海鹰、神鹰 香椎 第453海軍航空隊 第901海军航空队 第931海军航空队 第一海上护卫队 第1护卫船团司令部 第2护卫船团司令部 第3护卫船团司令部 第4护卫船团司令部 第5护卫船团司令部 第6护卫船团司令部 第7护卫船团司令部
竹一船队特混舰队旗下支援其进行航母机动舰队行动。另外在日本方面,海上护卫总司令部也从通信分析的结果中推测美军潜艇的作战部署变化也是损失量的下降的原因之一。 1944年4月,设立了专为“松输送(日语:松輸送)”而成立的特设护卫船队司令部(又称临时护卫船队司令部,日语:臨時護衛船団司令部)。这种特设护卫
玉津丸事件81年中嶋捐出幾千萬元日幣,在當年被救上岸的附近興建潮音寺,祭祀超過五千名在巴士海峽戰死的日本官兵,也成為其遺族寄託。 潮音寺_(屏東縣) 特設護衛船團司令部 海上機動旅団(英语:Amphibious Brigades (Imperial Japanese Army)) 特別陸戰隊(英语:Special
海上護衛隊护卫舰队。增强后的第一护卫舰队继续隶属于海护总队,任务是死守比号船队为代表、以新加坡为终点的南方航路。特设护卫船团司令部则随着解散。 然而,1945年(昭和20年)1月上旬,美军航母特混舰队已经进抵法屬印度支那沿岸,第101战队随其护卫的比86号船队(日语:ヒ86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