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爆走兄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爆走兄弟(日语: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是日本漫画家越田哲弘在《快乐龙》(台湾于漫画杂志《王牌小子》连载,非《快乐龙》的台湾版《快乐快乐》;香港于《CO-CO!》连载)连载的迷你四驱车漫画,及以其为架构之动画作品,是以玩具(迷你四驱车)、动画、电影游戏CD、收集卡、贴纸等各种媒体发表的热门作品。此外,动画版主题歌还邀请了JAM Project成员影山浩宣等许多歌手献唱。

事实速览 爆走兄弟, 假名 ...
Remove ads
Remove ads

概要

漫画在快乐龙(日本)上从1994年7月号连载至1999年10月号为止。

故事共分3部曲,于电视上播放了3年,每年各叙述一部故事。 从1996年1月到1998年12月在东京电视台播放,动画制作公司为XEBEC ,每部各51话,总计153话。

第1部是星马兄弟星马烈、星马豪从迷你四驱车的研究者—土屋博士那里获得了名为战神号的迷你四驱车,经过不断的培养,与各式各样的迷你四驱赛车手互相竞争的内容。也称为“国内篇”、“GJC(超级杯全国大赛)篇”、“大神篇”或“无印”(由于标题后面没有添加篇名)。

第2部舞台从国内转移到世界,一样是相同主角的后续作品,称为“WGP篇”(世界杯大赛的简称)。内容是以过去竞争过的对手们组成一队向世界挑战。由于是接续前一部作品,所以电视台将本作品与前作视为同一部作品,并不视为新的节目,另外还有上映剧场版动画电影

第3部开始换了主角,叙述相同世界的另一篇故事,作品名称也变更为“爆走兄弟MAX”(原作从第3话配合动画改变作品名称)。是一文字豪树与一文字烈矢两兄弟对战斗迷你四驱赛车手的养成学校—鲍索学校采用的教育方针感到疑惑,对该校赛车手互相竞赛的内容。

“国内篇”与“WGP篇”主要登场的都是全覆式轨道车,在“MAX篇”里则把重心转移到空气式轨道车。

爆走兄弟在日本掀起了第二波迷你四驱车的热潮,不过在动画结束的同时热潮也渐渐消退。热潮消退的理由是因为空气式轨道车较无崭新的创意。

故事中就算没有遥控器也能让迷你四驱车依照车手的意思增加速度、回转、甚至作出飞跃的动作,这些超现实的比赛成为了小孩子之间的热门话题。

以下叙述若无特别注明则以动画版设定为准。

Remove ads

原作与动画版的差异

由于原作是在月刊上连载,动画则是每周播放一集,因此故事马上就会赶上原作,所以到第1部中盘开始内容就跟原作有所不同,特别到了是MAX篇,除了主角等数名角色与车种之外,主要登场的几乎都是动画版原创角色及车种。就算是原作里一样有登场的角色也和动画版的设计样式有很大的差异。

原作是对中小学年龄层所编的故事,动画版是以小学生到高中生为对象的故事,因此故事发展比原作更为复杂,自然也能被更广大的年龄层接纳。主要收视对象不仅是中小学男生,甚至还在国高中女生之间掀起热潮,亦创作出许许多多的同人志。以下列举出几点故事中差异很大的部分。

国内篇

  • 大赛的有无
原作中在大神博士登场之后,几乎没叙述官方比赛就直接闯进大神博士的地盘里进行对决;动画版则是在正式比赛中战胜大神军团。
  • 土屋研究所
原作中的研究所是属于秘密研究所,外表看起来是一个不起眼的破旧小屋,要由厕所的密道才可进入地下研究所;动画中则是一般人都看得出来的研究所。
  • 冲锋战神龙卷风的完成过程
原作是从同名模型枪麦林枪管里的沟槽得到暗示;动画版则是从佐上纯投出的旋转球上想到的。
  • 车种
    • 旋风冲锋原作中是胜利冲锋被巨无霸破坏之后,当场用补土修理好的即席车种;动画版则是胜利冲锋被魔鬼司令破坏之后由星马豪和阿吉两人协力制作出来的。另外旋风冲锋在原作中同样都有下坠力不足的缺陷;动画版中的旋风冲锋则称为“具有超强下坡力的车种”,运用强力下坠力硬使车体紧贴路面,克服了弯道及坡道所欠缺的安定性。
    • 飓风音速在原作中是WGP篇开头星马烈被美国队队长比特彻底打败之后作的;动画版则是星马烈看到了旋风冲锋的速度心有不甘,到大神博士的研究所制作出来的。
    • 疾速眼镜蛇在原作里是藤吉为了赶上星马豪等人而恳求土屋博士、与战神号同时进行电子改造完成的;动画版则是在与冲田海对决中运用三国财团的科技完成的。此外,前置马达的设定是到动画版才加入的,在动画版中还比新三角箭更早完成。
    • 原始战神进化者在原作中是到世界杯大赛之前才制作出来的;动画版则是在国内篇就制作完成,在超级杯全国大赛中展露头角。此外,原始战神进化者在原作中比飓风音速还早两期(两个月)登场,在动画版中反而晚了一集(一周)才登场。
  • 登场人物
    • 黒泽太:在原作中初期非常不上道,后来因自作自受尝到败北的滋味就消声匿迹,是个只会说大话的角色;动画版中被冲田海大败后便改邪归正,到最终回仍然都是重要角色之一。
    • 小广诚:跟黑泽一样在原作中都是一般参赛者之一,不过动画版到最终回为止一直都是用很朴素的方式持续登场。
    • 佐上纯:原本是动画版的原创角色,不过后在原作中也登场了。佐上纯在动画版中与星马豪的身高差不多,不过在漫画版中要比星马烈的身高稍微高一点,给人的形象不太一样。
    • R:阿吉的姐姐,在原作中并未登场。
    • 四驱斗士:在原作中是稍微壮硕的体型,动画中则是属于纤瘦的体型;使用的车也不同,原作中是使用斗士冲锋VFX,动画中是使用光蝎号试作机。
    • 土屋博士与佐上保:在原作中是老朋友,不过在动画中却彼此都不认识。
  • 在冲田海登场之后的比赛全都是动画版原创的。此外,动画版在冲田海登场之后各地开始流行战斗比赛,不过原作中没有类似的情节,但冲田海还是一样对环境毫无认知,是个躲在阴暗中的开膛赛车手。

WGP篇

  • GP芯片
在动画中所有参加世界杯的车种都必须装上GP芯片改造成超级赛车;在原作中参加世界杯的车子并没有特别改造成超级赛车,而是跟普通的迷你四驱车没有什么两样,原作中的GP芯片是快枪侠XTO独有的零件。
  • 跃动冲锋以及之后的车种
跃动冲锋的底盘在原作中被铁心老师命名为“超级跃动底盘”,上面的避震器机构是一开始就有的,还被命名为“天龙悬浮系统”,而且很难驾驭,改造不好跑起来就会十分不稳定。动画版中跃动冲锋的底盘一开始除了材质是ZMC外没有其他特点,底盘上的避震器机构则是小豪在看到附近经过的越野机车的跳跃动作才要求土屋博士装上去的,原作中难以驾驭的缺点则被删去,而在动画版中跃动冲锋已经无法使用的龙卷风在原作中还是能使用。此外由于原作在跃动冲锋的第一场比赛结束后WGP篇就结束了,因此强棒音速和疾速蝮蛇在原作只在MAX篇单行本附录的番外篇出场。

MAX篇

  • TRF在世界杯夺冠之后
    • 在原作中,是去世界旅行和充电。在动画中,是去美国参加第二届世界杯。
  • 豪树离开鲍索四驱车学校的理由
    • 在原作中,豪树不认同鲍索四驱车学校破坏车子的作法而自行离开。在动画中是被他的爸爸认为烈矢更懂的四驱车的意义,遭到驱除。
  • 车种
    • 幻象号Z-1在原作中,影武者Z-3被大型钻地机弄坏后,烈矢直接在MG石结晶的场地,找到5年前跟豪树一同做好的车种,是他们的爸爸正宗做出来的未完成品,经由烈矢和豪树改造完成的。在动画中,第二次跟草薙兄弟对决,影武者Z-3被他们撞车,掉到岩浆里面,整辆车毁掉,之后他的爸爸给烈矢新车,是未完成的模样,后来由烈矢一个人完成的。
    • 炽焰先锋在原作中,豪树因为被鹰羽龙的新车击败,而自己改造超级先锋Z-2,不过改造的很糟糕,后来是看到飞机的引擎作为灵感和听从龙的建议,才做出来的。动画中是被玛莉娜破坏,后来跟烈矢和好友们才做出来的。

主要角色

国内篇及WGP篇

星马烈星馬烈 /配音员渊崎有里子,台湾配音员:杨凯凯(无印、WGP)→姚敏敏(MAX),香港配音员:袁淑珍,中国大陆配音员:赵丽
星马豪星馬豪 /,配音员:池泽春菜,台湾配音员:王中璇(无印)→贺世芳(WGP)→冯美丽(MAX),香港配音员:区瑞华,中国大陆配音员:刘娜
三国藤吉三國藤吉 /,配音员:神代知衣,台湾配音员:郑仁君(无印、WGP)→陶敏娴(MAX),香港配音员:谢洁贞林丹凤,中国大陆配音员:王艳梅
鹰羽龙鷹羽リョウ /,配音员:高乃丽,台湾配音员:夏治世(无印、WGP)→冯美丽(MAX第2、44集)→许云云(MAX第51集),香港配音员:陆惠玲,中国大陆配音员:宋照明
阿吉J /,配音员:渡边久美子,台湾配音员:郑仁君,香港配音员:沈小兰(无印、WGP)→蔡惠萍(MAX),中国大陆配音员:马希凤
土屋博士つちやはかせ/,配音员:江原正士,台湾配音员:蒋瑞征,香港配音员:黎伟明,中国配音员:蒋瑞征
Remove ads

MAX篇

一文字豪树一文字豪樹 /,配音员:渡边久美子,台湾配音员:陶敏娴,香港配音员:黄丽芳
一文字烈矢一文字烈矢 /,配音员:日高范子,台湾配音员:许云云,香港配音员:蔡惠萍
大神玛莉娜大神マリナ /,配音员:池泽春菜,台湾配音员:冯美丽,香港配音员:陆惠玲

角色使用的迷你四驱车

国内篇及WGP篇

主要角色
更多信息 角色, 车种 ...
国内篇登场角色
更多信息 角色, 第一代车种 ...
大神军团登场角色
更多信息 角色, 车种 ...
WGP篇登场角色
更多信息 角色, 车种 ...
从不具备GP芯片
登场时没有、后期加装GP芯片


Remove ads

MAX篇

主要角色
更多信息 角色, 车种 ...
MAX篇登场角色
更多信息 角色, 第一代车种 ...
Remove ads

Return Racers篇

更多信息 角色, 车种 ...

主题曲

国内篇

  • 片头曲
    1. “ウィニング・ラン! 〜风になりたい〜” : 山形幸生 第1-25话
    2. “FLESH & BLOOD 〜二つの想い〜” : G-CRISIS 第26-51话
  • 片尾曲
    1. “ヨ! ブラザー” : Boggie Man 第1-12话
    2. “伤つくこともできない” : 梶谷美由纪 第13-25话
    3. “恋のターゲット・ボーイ” : THE PINK HOPS 第26-39话
    4. 梦の涯てまでも” : PERSONZ 第40-51话

WGP编

  • 片头曲
    1. “GET THE WORLD” : 影山浩宣
  • 片尾曲
    1. “Grow Up Potential 〜梦に向かって〜” : GANASIA 第1-13话
    2. “Tune-up Generation” : 松宫麻衣子 第14-27话
    3. “We are the VICTORYS” : ザ・ビクトリーズ 第28-39话
    4. “今夜はイブ!” : レッツゴーBOYS & GIRLS 第40-51话

MAX编

  • 片头曲
    1. “BRAVE HEART” : 钢铁兄弟
  • 片尾曲
    1. “My name is カーボーイ” : 影山浩宣 with KIDS MAX 第1-26话
    2. “仆らのFREEDOM” : YUKA SATO 第27-51话

每集标题

国内篇

更多信息 集数, 标题(日语) ...

WGP篇

更多信息 集数, 标题(日语) ...

MAX篇

更多信息 集数, 标题(日语) ...

电视播出时段

香港

1997年于翡翠台播出国内篇及WGP篇,及2000年于翡翠台播出MAX篇。2009年5月再于无线儿童台重播。当中,国内篇第32集因为涉及鬼怪题材而不适合于下午时份播出,故延迟至1998年10月28日的早上时段补播(当天为重阳节假期) 而同年12月2日开始重播国内篇的集数时则因为是在早上时份播放,故有一并播放这集,至于无线儿童台重播时则没有播放过这集。

首播时间如下:

国内篇 1997年3月11日
WGP篇 1997年9月20日
MAX篇 2000年11月22日

台湾

爆走兄弟的版权属于三立电视台所有,国内篇首度于1997年10月17日在华视播出(但华视仅播出国内篇),三立都会台也于1997年12月5日首次播出,并于1998年4月29日引进播出WGP篇,此后数年间三立也多次轮流重播国内篇与WGP篇。但后来八大电视台亦取得国内篇及WGP篇的版权,故亦得以在八大综合台播出。

此外,东森电视台于2004年春季,播出爆走兄弟Max版本,并数度重播。

国内篇及WGP篇

  • 2006年7月25日至2006年10月3日:每周一至周五于八大综合台播出,播放时间为下午三点至五点,每次播放两集。
  • 2006年12月9日至2007年6月2日:每周六、日于八大综合台播出,播放时间为下午四点至五点,每次播放两集。
  • 2007年9月10日至2008年1月29日:每周一至周五于八大综合台播出,播放时间为下午五点至五点半,每次播放一集。

相关产品

书籍

录像带、DVD

  • 爆走兄弟(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录像带:贩售版/出租版全13卷
  • 爆走兄弟WGP(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WGP):录像带:贩售版/出租版全12卷
  • 爆走兄弟MAX(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MAX):录像带:贩售版/出租版全13卷
  • 电影爆走兄弟WGP 失控迷你赛车大追踪!(映画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WGP 暴走ミニ四駆大追跡!):录像带:贩售版/出租版全1卷
  • 爆走兄弟特别编辑版 迷你四驱赛车手大百科(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スペシャル編集版 ミニ四レーサー大百科):录像带:贩售版/出租版全4卷
  • 小烈与小豪!!的超级杯全国大赛必胜大作战!(レッツ&ゴー!!のスーパーJカップ必勝大作戦!):录像带:贩售版全1卷
    (以上目前皆已绝版)
  • 爆走兄弟(DVD-BOX 13片装,贩售版)
    • 小学馆设立的爆走兄弟官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2007年10月24日发售,定价50,400日圆。
    • 原订2007年春天发售,后于官方网站及电子报发表变更为同年夏天预定发售,同年6月又再度于次世代World Hobby Fair(WHF)发表变更为同年10月预定发售。
    • 映像特典为1996年12月30日播放之特别节目‘爆走兄弟 Special 迷你赛车手大集合’及无字幕OP&ED
    • 封入特典为32页手册,收录越田哲弘绘制的‘Let's & Go!!’命名经过的漫画。
    • 初回版特典为烈&豪的原创人偶组。
  • 爆走兄弟WGP(DVD-BOX 13片装,贩售版)
    • 2007年12月19日发售,定价50,400日圆。
    • 映像特典为无字幕OP&ED。
    • 封入特典为‘爆走兄弟WGP 完全导览’期刊,为1997年小学馆发行之‘爆走兄弟WGP导览’增加新资料再重新编辑的版本,追加了导演专访及设定资料集,并修改了部分人物介绍。
    • 初回版特典为烈&豪TRF胜利队版原创人偶组。
    • 未收录剧场版‘爆走兄弟WGP 失控迷你赛车大追踪’。
  • 爆走兄弟MAX(DVD-BOX 13片装,贩售版)
    • 2008年2月20日发售,定价50,400日圆。
    • 映像特典为无字幕OP&ED。
    • 封入特典为52页特制手册与透明薄板3张(其中一张由高见明雄绘制),手册内容为“爆走兄弟MAX 话次表”、“录像带封面插图画廊”(收录了为全系列3部录像带封面绘制的38张插图)、“迷你四驱盒美术画廊”(收录了从‘Let's & Go!!’系列商品化的所有迷你四驱之外盒包装插图)、“设定资料集”、“Let's & Go!!的日常生活”(渡边久美子日高范子的对谈及制作小组座谈会、制作小组的留言)
    • 初回版特典为豪树&烈矢,及官方网站人气票选荣获第3名的卡罗之原创人偶组。
      • 上述3部DVD皆因急性光过敏症(即神奇宝贝冲击)对影像实施了特殊处理,在部分角色动作剧烈及四驱车奔驰的场面会发生残像,且DVD-BOX发售前并未发表实施影像处理,而是在无印篇DVD-BOX发售5天后的2007年10月29日才发表,在‘WGP’及‘MAX’之DVD-BOX也实施了相同的影像处理,同时于官方网站发表,但截至2008年2月19日为止,这项残像处理公告的日期被置换成2007年9月14日。
  • 意大利已先于日本发售全话DVD,未收录日语发音。

CD

  • “爆走兄弟”原声辑
    「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集
  • “爆走兄弟”爆走音乐集 VICTORY
    「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爆走音楽集 VICTORY
  • 风的cornering(星马烈主题曲)
    風のcornering
  • Get up! V MAGNUM(星马豪主题曲)
  • Killed by BEAK SPIDER(冲田海主题曲)
  • BATTLE ACTION(鹰羽龙主题曲)
  • 冲吧!闪电!(三国藤吉主题曲)
    稲妻を刺せ!
  • “爆走兄弟WGP”超速音乐集
    「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WGP」超速音楽集
  • “爆走兄弟WGP”超速主题歌专辑 DASH
    「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WGP」超速テーマ・コレクションDASH
  • “爆走兄弟WGP”超级原声音乐XTO~音乐集~
    「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WGP」スーパーサウンドトラックXTO~音楽集~
  • “爆走兄弟MAX”~歌唱专辑
    「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MAX」~ヴォーカル・コレクション
  • “爆走兄弟MAX”~音乐专辑2
    「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MAX」ミュージック・コレクション2
  • 角色印象CD~豪树
    キャラクターイメージCD~豪樹
  • 角色印象CD~烈矢
    キャラクターイメージCD~烈矢
  • “爆走兄弟GIRL”<淑女杯开幕!!>
    「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GIRL」 <レディース・グランプリ開幕!!>官方网站
    在“MAX”播放结束后,于1999年发售。收录只有玛丽娜、美奈美、纯等女性角色出场的淑女杯广播剧,以及该角色的印象歌曲,穿插了很多在本作中大量出现的“一人饰二角”特有笑点。
  • “爆走兄弟”主题歌专辑!!PLUS!!
    「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テーマソングコレクションPLUS!!
    在播放结束后的7年左右,于2005年发售。收录了至今所有的片头曲、片尾曲,并复刻了“MAX”的印象歌曲及“GIRL”的歌曲。

游戏

很多款游戏都会把特别款式的车身或零件当作初版特典赠送。

  • 迷你四驱车闪亮蝎子号Let's & Go!!(ミニ四駆シャイニングスコ―ピオン レッツ&ゴー!!)(1996年、超级任天堂ASCII
    是‘爆走兄弟’的第一款游戏,初版附送闪亮蝎子号的车身,游戏附送的版本有别于之后发售的款式,本体颜色用珍珠白成形(之后发售的成形色是纯白色)。
    这辆车后来在漫画、动画版本篇里也有登场。游戏基本上是以RPG的方式游玩,可在街上赢得比赛并储存点数来交换新零件。故事舞台只到动画版的国内篇为止,主角为玩家自创的原创角色。所有预购的消费者都会赠送金色电镀的闪亮蝎子号车身(之后在活动会场也有以限定零件的方式贩售)。
  • 迷你四驱车GB Let's & Go!!(ミニ四駆GB Let's&Go!)(1997年、Game Boy、ASCII)
    与轻量化的超速齿轮特别限定款式同梱贩售,本游戏也是以国内篇为故事舞台,有点类似神奇宝贝,一样采用收集零件和连线交换的系统。
  • 迷你四驱车超级工厂(ミニ四駆スーパーファクトリー)(1997年、SEGA Saturn、Media Quest)
    附送钢布拉斯塔XTO(GUNBLUSTER XTO)电镀蓝车身。由于没有故事模式,所以变成一款美中不足的游戏,预购者都会获赠超级FM底盘的特别限定款式。
  • 爆走兄弟WGP 极速赛事(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 WGPハイパーヒート)(1997年、PlayStation阿吉ALECO
    附跃动冲锋TRF车身,部分贴纸和贩售版的跃动冲锋不同。玩家扮演日本胜利队的第6位男或女赛车手,步步赢得世界冠军。在游戏中可以设定迷你四驱车,但无法进行操纵。比赛方式不是采用动画版的5人战,而是从队伍中选出3人进行比赛;决定冠军的方式也和动画版不同,不是由前四强的队伍参加总决赛,而是由前二强的队伍进行决赛来决定冠军。决赛对手根据从头到尾的获胜几率会有所不同,是美国宇宙漫游者队、德国铁狼队或中国光蝎队的其中一支队伍,不会碰上意大利罗索史特拉达队。
  • 迷你四驱车GB Let's & Go!! 全明星赛MAX(ミニ四駆GB Let's&Go! オールスターバトルMAX)(1998年、Game Boy、ASCII)
    玩家要扮演日本胜利队的赛车手,在重现世界杯的“超级杯大赛(GBC)”出场。系统基本上承袭前作“迷你四驱车GB”,另外也导入了GP芯片等系统。
    破关后的附加要素多如牛毛,甚至连MAX篇的角色都会登场。所有预购者皆会获赠闪亮蝎子号X的车身,闪亮蝎子号X后来以风暴驱逐者(STORM-CRUISER,服部龙平&楠大梧的车)配套发售。
  • 爆走兄弟 永恒之翼(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 エターナルウイングス)(1998年、PlayStation、阿吉ALECO)
    人物角色重于游戏要素,是瞄准女性同好市场的游戏。游戏中的登场人物也都是由同好投票表决,实现了人物之间在动画版中绝不可能出现的交谈和比赛,满足同好者的喜好。有别于前作‘极速赛事’的模拟游戏(只能设定不能直接操纵),本作改成了驾驶游戏(可直接操纵赛车)。
    登场车种超过50台,可使用人物有20名(破关后的隐藏人物:德国队的休米&叶利、土方令、草薙阵&渐,但限于对战模式使用)。故事是要在鲍索主办的大会获得冠军(本作原创男&女主角身份是鲍索赛车学校的战斗车手,后因鲍索赛车学校的理念违反原创男&女主角的理念在最后决赛会场决定永久脱离鲍索赛车学校也不当战斗车手),内容并不长,游戏内容则是以破完所有人物为目标。包含主题曲画面,收录了许多由人物设定高见明男先生描绘的图像。
    若以CD播放机来播放游戏光碟,可听到星马兄弟与一文字兄弟的隐藏小短剧。
  • 爆走兄弟 POWER WGP2(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POWER WGP2)(1998年、超级任天堂任天堂官方网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游戏定位在动画WGP篇的后续剧情,是任天堂公司难得一款以动画为基础的游戏,玩家将操纵日本胜利队在第2届世界杯大赛里不断获胜。游戏形式为RPG,以刷新比赛记录的方式取得经验值,慢慢让赛车提升等级。
    故事中反映了动画的细微设定,成为一款受同好欢迎的游戏。秘鲁法国是在第2届世界杯首次参赛的游戏原创队伍,秘鲁是剧场版的里昂所率领的队伍,法国队有土方令登场。豪树与烈矢则是以特殊事件角色登场。
    不过,游戏并不是动画的正统续篇。有别于动画的设定,第2届世界杯大赛也是在日本举办(动画的设定里是在美国举办);在动画版第2届参赛的鲍索队在游戏中也没参赛;动画版MAX篇在鲍索博士身边开发迷你四驱车‧长了头发的大神博士,仍然是光着头在幕后控制埃及队,跟动画版算是平行世界。

贴纸、收集卡

贴纸是天田印刷加工用“贴纸烈传”的名称发售,收集卡是MOVIC发售。两者都记载了在本篇无法得知的人物个人资料,还有过去所发生的故事。 其它像万代也有发售爆走兄弟的万变卡,天田印刷加工也有贩售自家公司制作的收集卡。

广播剧CD

  • 爆走兄弟 Let's & Go!! GIRL ~ 淑女杯开幕!!~

补足

动画名称《爆走兄弟》日文读做《爆走兄弟レッツ&ゴー!!》,和主角的名字的关系为下:

主角星马 烈日文读做せいば レツ星马 豪日文读做せいば ゴー。英文的Let's日文读做レッツ,与星马 烈的的日文レツ发音相同;而英文的Go日文读做ゴー,与星马 豪的的日文ゴー读音完全相同。

附注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