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修即“灵性的修炼”,宗教术语。世界宗教博物馆解释:“灵修是一种宗教的修行,涉及严肃的思维或沈思;此词源自于拉丁文,意谓著深奥且专注的思考。灵修可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前者肯定存在者的质量、力量、或是道德价值;后者则是强调全然放弃并超脱既存的思维理念。灵修的实践可定义为在知觉上探索的一种生命新道。经历了初阶的净化与统和,修行者让自我空灵超脱以求转化新生,终至能将此觉醒整存于日常生活之中。要进入个人的意识之中其实不难,重点在于全神贯注地观视与体察,并秉持超脱且非批判的态度。”
![]() |
基督宗教的灵修
英语:Spiritual formation在基督新教称为灵修,天主教旧称为神修。
基督宗教的灵修聚焦在耶稣,是信徒一辈子渴望成为祂的门徒,并更像祂的过程。因着福音中上帝(又称天主、神)的恩典,及圣灵大能的浇灌而使软弱的人可能得以达成灵修的目标。
灵修是个人透过不同活动深化属灵超性的生命,从中加深上帝/天主/神与人之间的关系。灵修活动可分为:
- 工作
- 家庭生活
中国民间信仰的灵修
灵乩主要可能是透过外灵、游魂,让人以为是本灵的动作,实际上则不然。
中国民间信仰内没有灵修的概念,强调的是自身行为与心念的改过与行善,了解自己的缺失,改善自己的伤害他人的行为,并广行善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灵乩的修炼过程,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汇聚“真炁”,因灵为无形,故无形法,无形而为,才能符合“道炁长存”之真意。
佛教的禅修
佛教讲求修行,与此相似的是禅定[1],是指通过禅定功夫,获得种种悉地成就,如证得神通等。大乘佛教强调人人皆具佛性,人们可以通过修行达到开悟或涅槃,依证量层次,分为声闻乘的四向四果圣人、缘觉乘的辟支佛、无上正等正觉佛陀。[2]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