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斑鸻(学名:Pluvialis squatarola)为鸻形目鸻科斑鸻属的一种鸟类。是一种在北极地区繁殖的大型鸻。牠是长距离的迁徙鸟,在非繁殖季节几乎遍布全球海岸地区。[3]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华北、四川、湖南、江苏和东南沿海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2]
分类
灰斑鸻于1758年由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在他的《自然系统》第十版中正式描述,并使用双名法命名为Tringa squatarola。[4] 现在牠与另外三种鸻一起被归入法国鸟类学家马蒂兰·雅克·布里松于1760年引入的斑鸻属(Pluvialis)中。[5][6] 这个属名是拉丁文,意为与雨有关,来自pluvia,意思是“雨”。人们相信牠们会在雨来临时聚集。物种名squatarola是Sgatarola的拉丁化版本,这是威尼斯语中对某些鸻类的名称。[7]
在世界不同地区,这个物种的英文俗名有所不同。在旧世界,牠通常被称为“grey plover”,而在新大陆则称为“black-bellied plover”。[8]
描述
灰斑鸻身长约27—30 cm(11—12英寸),翼展71—83 cm(28—33英寸),体重约190—280 g(6.7—9.9 oz)(在准备迁徙时可达345 g(12.2 oz))。在春夏季(4月下旬或5月到8月),成鸟的背部和翅膀有黑白相间的斑点,脸部和颈部为黑色,边缘有白色,胸部和腹部为黑色,臀部为白色。尾巴是白色的,带有黑色横斑。喙和腿都是黑色的。牠们在8月中旬到9月初进行换羽,并维持冬羽至次年4月;冬羽为相当单调的灰色,上半部呈灰色斑点,腹部为白色。幼鸟和第一个冬季的羽毛与成年冬羽相似,但背部的羽毛较黑,边缘带有奶白色。在所有羽色中,内侧肋部和下翼基部的羽毛是黑色的,这是飞行中易于区分牠与其他三种斑鸻属(Pluvialis)鸻类的特征。在地面上,牠也可以通过其更大的体型(喙约24—34 mm, 0.94—1.34英寸)、更重的喙来与其他斑鸻属(Pluvialis)鸻类区分。[3][9]
繁殖与迁徙
牠们的繁殖地是北极的岛屿和阿拉斯加、加拿大和俄罗斯北部的沿海地区。牠们在干燥开阔、视野良好的苔原上筑巢,巢是一个浅浅的砾石坑。每年6月初产下4枚(有时只有3枚)蛋,孵化期为26-27天;雏鸟在孵化后35-45天后会飞离巢穴。[3][9]
牠们迁徙至世界各地的沿海地区越冬。在新大陆,牠们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南部和马萨诸塞州南部迁徙到阿根廷和智利过冬,在旧世界西部,牠们从爱尔兰和挪威西南部迁徙到整个非洲沿海地区直至南非,在旧世界东部,牠们从日本南部迁徙到整个南亚沿海地区和澳大利亚,有些甚至到达新西兰。迁徙到澳大利亚的大部分是雌鸟。牠们定期进行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非停歇性洲际飞行,但通常在大陆内部是罕见的迷鸟,仅在极端天气下或沿着大型湖泊如五大湖的湖岸觅食时偶尔着陆。[3][9][10]
行为与生态
牠们在海滩和潮间带平原觅食,通常依靠视觉寻找食物。牠们的食物包括小型软体动物、多毛类蠕虫、甲壳类动物和昆虫。[11] 牠们比其他斑鸻属(Pluvialis)种类更不喜群聚,觅食时不会形成密集的觅食群,而是分散地在海滩上活动,彼此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然而,它们会在涨潮时形成密集的群体。[3][9]
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为灰斑鸻的威胁属于“无危”。[1] 它是非欧亚迁移性水鸟协定(AEWA)适用的物种之一。[12]
图库
-
成鸟的冬羽
-
Pluvialis squatarola 蛋
-
身披初冬羽毛;飞行中的插图,显示黑色腋窝、白色臀部和条纹尾巴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