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鹈鹕(学名:Pelecanus conspicillatus)是一种大型水鸟,分布在澳大利亚及新几内亚、也有在斐济、印尼及纽西兰。
分类
澳大利亚鹈鹕最初是由荷兰自然学家Coenraad Jacob Temminck于1824年描述。其种小名的拉丁文意思是“明显”。
特征
澳大利亚鹈鹕在鹈鹕中算中等身型:长1.6-1.8米,翼展2.3-2.5米,重4-13公斤。[2][3]牠们主要呈白色,双翼的主羽呈黑色。喙呈淡粉红色,在鸟类中是最大的,可以长达49厘米。
分布及栖息地
澳大利亚鹈鹕喜欢生活在辽阔及没有太多植物的水面。只要有足够的鱼类供应,周边的环境并不重要,可以是森林、草原、沙漠、入海的泥地、公园或工业废墟。
澳大利亚鹈鹕并没有特定的行动模式,只会追随食物的供应。当艾尔湖于1974年至1976年间注满时,周边的城市只有少量的澳大利亚鹈鹕;但当湖水干涸后,牠们就再次分散到其他地方,去到海岸边,甚至到达圣诞岛、帕劳及纽西兰。
于1947年,在纽西兰格拉斯米尔湖(Lake Grassmere)发现了少量的亚化石骨头,当时认为这些骨头是属于澳大利亚鹈鹕的新亚种Pelecanus (conspicillatus) novaezealandiae。[4]但是,后来发现这其实不是独有的亚种。[5]
繁殖
澳大利亚鹈鹕2-3岁就开始繁殖。在热带(即南纬26°以北),繁殖季节始于冬天,南部的是始于春末,内陆地区的则很多是在雨季后。牠们的巢是在地上的一个浅洼,有时会有草围边。牠们的巢是共享的。牠们会生1-3只蛋,蛋呈粉白色及约有93 x 57毫米大。[6]经孵化后,较大的雏鸟会吃得较多,而最细小的则因饥饿或自杀而死亡。孵化后首两星期,雏鸟会吃双亲反刍的液体,之后两个月则会吃鱼类及一些脊椎动物。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