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行钦元行钦(9世纪—926年5月26日),915年-926年賜名为李绍荣,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政权燕国和后唐(晋国)将领。他起初为燕国唯一皇帝刘守光爱将,在战斗中被晋军李嗣源俘虏后,成为李嗣源的養子,而後又成為晋王李存勖(后来的后唐庄宗)的養子。926年鄴都之變,李嗣源被軍隊擁立,興教門之變莊宗被害,李嗣源
源宗于源宗于(日语:源宗于/みなもと の むねゆき Minamoto no Muneyuki */?,?—940年1月5日)是日本平安時代前期至中期的貴族(日语:平安貴族)和歌人,官位是正四位下右京大夫,為三十六歌仙和《百人一首》歌人之一,雖然是皇室出身,但是仕途平平,和歌方面有15首作品收錄於敕撰和歌
李從璟—926年),原名从审,曾用名继璟,后唐明宗李嗣源之长子,后唐庄宗李存勗之義子。鄴都之變中李嗣源被叛軍擁立,李存勗命从审前去勸降其父,路遇仇家元行钦,被行钦斬殺。明宗即位,赠太保。 从审为人忠勇沈厚,骁勇善战,并且谦退谨敕。随后唐庄宗有战功,庄宗任命为金枪指挥使。 鄴都之變爆發之後,后唐庄宗命李嗣源領兵去討伐叛軍,嗣源
唐明宗唐明宗李亶(867年10月10日—933年12月15日),初名嗣源,小名邈佶烈,应州金城县(今山西省应县)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926年6月3日-933年12月15日在位),在位八年。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之养子,生父為汾州刺史李霓。 李嗣源本代北胡人,十二歲喪父。骁勇善骑射。邈佶烈初
攝論宗攝論宗,又称攝論学派、法性宗,漢傳佛教流派之一,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该宗源起於真諦三藏,因為奉無著《攝大乘論》為根本論書,故被稱為攝論宗。後被法相宗所吸收。 546年,真諦譯出《攝大乘論》三卷,成為攝論宗的開始。 攝論宗主張諸法的根本為阿梨耶識。當阿梨耶識的清淨本性出現,即是第九識阿摩羅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