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铁市区线中国长春制列车
港铁的直流通勤型电动列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港铁市区线中国长春制列车(英语:CNR Changchun EMU,简称C-Train[1]),长客内部型号为DKZ28型,乃港铁公司所拥有的直流电客运电力动车组,于2011年12月7日起投入服务。
![]()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f/Disambig_gray.svg/25px-Disambig_gray.svg.png)
事实速览 港铁市区线中国长春制列车, 概览 ...
港铁市区线中国长春制列车 | |
---|---|
![]() 一列中国长春制列车进入观塘站1号站台 | |
概览 | |
类型 | 电力动车组 |
型号 | DKZ28 |
原产国 | ![]() |
制造 | 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 |
订单编号 | 合同 6554-07E (首批), 6554-12E (次批及南港岛线(东段)批次) |
产量 | 22列 |
车辆总数 | 首批:120卡 次批:56卡 |
车辆编号 | A/C351-394 B/C851-872 |
制造年份 | 首批:2010年-2012年 次批:2012年-2013年 |
投入运营 | 首批:2011年12月7日[注 1] 次批:2013年1月31日[注 1] |
主要用户 |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 |
营运线路 | 观塘线 |
技术数据 | |
列车编组 | 6M2T |
UIC轴式 | 2′2′+Bo′Bo′+Bo′Bo′+Bo′Bo′+Bo′Bo′+Bo′Bo′+Bo′Bo′+2′2′ |
编组长度 | 175.78m |
车辆长度 | A卡:23,090 mm B卡及C卡:21,600mm |
车体宽度 | 3,000mm |
车体高度 | 3,698mm |
车辆重量 | A卡:39t B卡:41~43t C卡:43t |
轴重 | 17.5t |
轴距 | 2,500mm |
轨距 | 1,432mm |
转向架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 CW6000型(动车组拖车)/ CW6000D型(动车厢) |
车体材质 | 不锈钢 |
编组定员 | 2,496人 |
营运速度 | 80km/h |
设计最高速度 | 90km/h |
起动加速度 | (自动驾驶)3.6 km/h/s(1 m/s²) (人手驾驶)4.68 km/h/s(1.3 m/s²) |
常用减速度 | 2.88-4.86 km/h/s(0.8-1.35 m/s²) |
紧急减速度 | 5.04 km/h/s(1.4 m/s²) |
受流制式 | DC 1,500V |
受流方式 | 单臂式集电弓 |
传动方式 | 直-交 |
牵引电动机 | 三菱电机制 开放式内扇形三相诱导电动机 MB-5086-A2 |
电动机功率 | 155 kW |
牵引功率 | 3,720 kW |
传动比 | 101/14 (7.21) |
控制装置 | 三菱电机制 2段式 IGBT-VVVF MAP-174-15VD207 |
驱动装置 | WN驱动 |
制动方式 | KBGM-P型电控风制动以及再生制动(纯电气制动)并用 备注:电控风制动为Knorr-Bremse(克诺尔)制。 |
安全防护系统 | ATO、ATP GEC Alsthom SACEM: 2011-2027/2028年:观塘线 西门子 SACEM ATSS: Alstom-Thales香港改进型 SelTrac CBTC 2027/2028年:观塘线 |
其它事项 | |
备注 |
|
关闭
该款列车在设计上可通行于港铁市区四线[注 1],唯自使用至今均主力行走于观塘线。此乃香港历史上分别为第一款由中国内地厂商制造的通勤型列车和第二款中国中车的铁路车辆。
概要
这型号电力动车组由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制造,设计使用寿命可达40年,其最高营运时速为80公里。
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则称港铁先于2008年12月10日签约购入10列新列车,[2]行走于市区线(与港铁所称相同),于2011年年底前付运,2012年5月再交付5列列车[3];并称其后港铁再于2011年7月增订7列8卡车厢列车,供西港岛线及观塘线延线使用(合同以西港岛线名义批出,但最终没有在港岛线上正式行走),以应付通车后的乘客量[4]。
2012年10月14日,非官方的港铁故障消息Facebook“MTR Service Update”表示港铁第一批中国制列车合计15列,[5]而于2013年1月26日MTR Service Update则指第二批同款车合计7列,以供市区线使用,符合长客所指出的数字。
2013年3月12日,第20编组抵港;同年5月,第21编组抵港;同年7月,第22编组抵港,并于2013年9月8日全数投入服务。
这款列车与现在的近畿川崎列车一样,设有多用途空间。首批新车在制造阶段时,港铁正在为行走东铁线的近畿川崎列车增设多用途空间,其规格为于第3至第6卡设置两个大型多用途空间并设有半座位,而第1、2、7、8卡则设有一个小型多用途空间附设半座位,故此新列车的原装规格跟随当时市区线的市区线现代化列车的设计,而第3至第6卡车厢的多用途空间并不设紧急通风窗(有大窗但上半部分不可打开)。及后港铁修改多用途空间的规格,为第2至第7卡各设立一个大型和小型多用途空间,所有多用途空间不再设有半座位,但第一批新车组装阶段已接近完成并陆续运到香港,故首两列投入服务的新车在投入服务初期保留原装规格,并分别于2012年12月及2013年4月更新至最新的多用途空间规格。由第3列投入服务的新车起,列车在投入服务前已改用新的多用途空间规格,但当时未有更改紧急通风窗的编排,到了较后期投入服务的列车,第2及第7卡的大型多用途空间位置的紧急通风窗位置才被取消。而第2批新车的车窗编排亦有所修改。
2018年4月起,列车乘降门编号贴纸换成接近九铁款式。
特点
与市区线韩制列车一样,这款列车相比行走东涌线的机场铁路Adtranz-CAF列车以及和行走市区线的市区线现代化列车,具有较佳的加速率1.3m/s2(4.68km/h/s)和减速率0.8至1.35m/s2(2.88至4.86km/h/s)。 而市区线现代化列车以及机场铁路Adtranz-CAF列车之加减速度均为3.6km/h/s。
由于这款列车的加速度与市区线韩制列车的相同,为了减少乘客不适,列车自动控制程式与初期通车时的日制近畿川崎列车(又称SP1900/ 1950/KRS991/1151型电力动车组、千九列车)一样,加速时首两秒加速度较慢,之后加速度明显提高[6][需要较佳来源]。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9/Interior_of_C387_%2820181105151129%29.jpg/640px-Interior_of_C387_%2820181105151129%29.jpg)
这款列车客用乘降门与市区线现代化列车及近畿川崎列车(SP1900/ 1950型电力动车组)一样都是“滑动式乘降门”,由上海法维莱交通车辆设备有限公司制造(与SP1900/ 1950型列车相同);而非韩制列车的“嵌入式乘降门”,而驾驶室两侧的乘降门则采用了由同厂提供的嵌入式乘降门,至于隔音效果比市区线现代化列车良好。所有乘降门装有手握。 另外,与机场铁路Adtranz-CAF列车一样,乘降门设有独立重开功能,如夹物会自动且独立重开乘降门(及有关的高站台门,如果幕门同时夹物的话)至特定阔度(该阔度足以让有关物件或乘客松开),并自动关上,未有夹物的乘降门则不会重开,设计与SP1900/ 1950型列车类似[7];此功能限使用三次,三次之后如列车乘降门仍不能正常关上,车长则必须开启全部乘降门,重新关闭。所有乘降门关上后,显示下车方向的提示灯才会熄灭。
不久将来,这款列车的客用乘降门导向组件(door bottom guide assembly, DBG)会获改良,以减轻物件被门所夹时,乘降门运作有欠顺畅之患。
设计
用于市区线的北车长客电力动车组,与其他行走市区线列车设计相近,由北车长客委托德国Tricon Design 负责设计,并参考了韩制Rotem电力动车组及市区线现代化列车的设计,针对缺点作出改良。
设备
本列车车上配有以下设备,供乘客使用:
- 紧急通风窗:首2列列车(A351-A354)的第1、2、7、8卡,所有车窗均设有紧急通风窗;第3至6卡,除多用途空间的车窗外,其余均设有紧急通风窗。第4列列车的第2至7卡则有1个窗没有通风窗;第3列列车及由第5列列车起,第2至7卡各有2个窗没有通风窗,而所有A卡则有1个车窗没有通风窗。现时有关多用途空间之车窗贴上“请让有需要乘客优先使用这空间”(A卡除外)及“请让有需要乘客优先使用这空间”及“请让座予有需要人士”之贴纸。
- 半座位(市区线):第3列列车及第5列列车 投入服务初期在中间4卡设有两个大型多用途空间,其余车厢均设有一个小型多用途空间,多用途空间原设有半座位,有关设备已经分别于2012年12月及2013年4月拆除,并与其他编组统一多用途空间编排。
- 紧急通话器:每卡车厢均梅花间竹式在A及B面乘降门设置共5个紧急通话器,如有危急事故,乘客可以使用紧急通话器与车长谈话,车长将独立回应。开启方式:拉上保护盖,再拉下手掣。
- 灭火器:设于车卡交接位,如有火警可于职员指示下使用。
- 闭路电视:本列车与近畿川崎列车一样,车上都装有闭路电视,车长可在乘客按动紧急通话掣后,查看闭路电视以了解车厢情况[7]。闭路电视录像带会保留5日[11]。
- 液晶显示屏:作为港铁车厢电视,播放有线新闻和娱乐新闻。而屏幕下方会打出广播的相应文字显示,惟前者只在广播进行时临时调整画面布局显示文字,后者则在固定的区块中显示文字。
- 紧急出口:乘客拉下门掣后,向外推开乘降门,并拉下斜道把手,斜道伸出,此时踏下脚板,便可步出离开车厢。设于两边驾驶室内。
- 红色铁链:第1列列车至第9列列车是在投入服务之前是有车卡接驳位之间的三条红色铁链,第10列列车起至第22列列车是在投入服务之前是没有安装车卡接驳位之间的三条红色铁链。
大事年表
- 2008年2月11日:宣布计划招标购入10列新列车。
- 2008年10月14日:批出10列新车合同予中国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招标编号为C6554-07E,造价总值港币11.3亿元。[12]
- 2010年12月6日:首列列车在长春完成生产和下线。[13]
- 2011年4月23日:第1编组列车在辽宁营口港吊上中国外运货轮“远东快乐号”,并于翌日下午2时起运,是中国外运获得北车装船发送独家合同后,首次以海运方式出口北车制车辆。[14]
- 2011年9月18日:报章报道,此类列车只会服务观塘线或荃湾线,而车长需再接受培训并通过考试,才可驾驶本类型的车辆。
- 2011年10月5日起:列车于晚间非繁忙时段在观塘线进行“影子调试”。(英语:Shadow Running Test)[15][需要较佳来源][16][需要较佳来源][17][需要较佳来源][18][需要较佳来源]
- 2011年10月11日,报章再报道此类型列车会率先行驶观塘线。[19]
- 2011年11月7日:其中一列中国制列车于下午2时37分在彩虹站发生冲灯事故,列车需由车长按动紧急停止按钮刹停,比停车位置超出13米。[20]
- 2011年12月7日:观塘线于晚上约10时半,首次作出有关中国制列车的列车调动,其中一列中国制列车代替原列车行走观塘线,是为本型列车首航。[21]
- 2011年12月9日:首列投入服务的中国制列车于晚上10时40分在九龙塘站发生故障,车上所有乘客需要下车,列车驶回车厂检查,但所谓的“故障”为发现车厢的地台水平与站台水平有偏差。[22][23]
- 2012年1月8日:一列未投入服务的中国制列车于九龙湾车厂开放日展出。根据开放日的资料介绍,所有中国制列车只行走观塘线。
- 2012年3月12日:港铁宣布推出“用心听·用心做”计划,当中决定并同时耗资4.4亿增购4列于本类型同款的中国制列车,预计于2014年至2015年期间运抵香港[24][25],不过长客未予承认,也不评论港铁的决定。
- 2012年5月29日:一列中国制列车于晚上非繁忙时间在荃湾线载客,此乃本类列车首次在荃湾线载客。
- 2013年1月31日:一列属第二批次的中国制列车于晚上10时半左右正式投入服务,为首列第二批列车之首航。
- 2013年5月13日及16日:5月13日,一列中国制列车于晚上约10时15分在将军澳线(北角至宝琳)载客,此乃本类列车首次在将军澳线载客。三天后该编组行走康城站穿梭班次,为本类列车首次载客进入康城。[来源请求]
- 2013年9月8日:市区线中国制列车均已全数投入服务。[26][需要较佳来源]
- 2016年10月22日,首列投入服务的中国制列车在观塘线延线通车前被安排担任最后一班来往油麻地站的列车班次,并于23日凌晨01:04开出由该站起点的最后班次。[27]23日早上6时10分,港铁观塘线延线通车,列车被安排行走首班由黄埔站开出的列车班次。[来源请求]
- 2018年10月,港铁为其中一列中国制列车试验性安装车载轨道检测系统、车轮环和减噪音液体瓶。
未来发展
问题
苹果日报报道,据其所获得的港铁密件得知,一列第5编组的中国制列车,2011年11月7日下午2时37分在彩虹站以自动模式(即以ATO运作)试行时,因信号系统失灵,进站时未能按路轨信号灯指示煞停,司机即时启动紧急刹车掣,列车最后过站约13米,并未酿严重事故。肇事列车当时正用作员工训练,由九龙湾车厂驶往彩虹站。事发前进行了两次人手操作驾驶调试,列车都能正常运作;当转换至自动操作模式时,列车正从彩虹站中央的路轨进入站台,前方信号灯虽为红灯,但列车未有停下,继续以时速十多公里向前冲,令第一卡的前两组乘降门均离开站台。车长及时按下紧急停车掣避过意外。事发后该列车驶回九龙湾车厂检查,并归类为“设计缺陷”个案处理,将事件列为冲灯事故(SPAD,Signal Passed at Danger),但认为事件毋须通报。港铁证实事件,指当时发现信号系统的计算机软件出现误差,事故后已作出修正。[20]
根据报章报道,多列中国制列车(C-Train)在投入服务初期,经常无法对准站台停车位置,使乘降门无法对准幕门,须作人手调整。这个情况曾发生于大部分的车站。最严重的情况是出入通道被幕门遮挡近一呎,妨碍乘客上下车。繁忙时间列车一向较为挤迫,乘客经常未能上车。而报道称其中一列由油麻地站驶往调景岭站的列车,油麻地、旺角及太子的停车位置严重偏差,需要由车长以人手调整列车停车位置,乘客才能上落。
虽然市区线现代化列车(M-Train)和市区线韩制列车(K-Train)偶尔亦会出现停车位置有偏差的情况,但是这款列车在投入服务初期,其停车位置偏差情况尤其严重(事实上东铁线的中期翻新列车同样有此问题,但由于该线全站均没有站台安全门,不影响上落)。根据港铁知情人士透露,直至报章报道刊出当日,港铁仍然未能解决列车停车位置偏差的问题。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工程师卢觉强认为停车位置偏差是由于列车的控制程式未能配合站台信号所致,严重的偏差更会妨碍乘客出入车厢、易生意外,因此港铁必须修正此问题。[31][注 2]
2012年1月28日,下午1时许,观塘线一列驶往油麻地站的中国制列车,驶至彩虹站时,车长突然发现列车所接收的信号不畅顺,让车上所有乘客下车,驶返车厂检验。[32]
2012年4月19日,一列观塘线中国制列车驶至调景岭站时,有乘客发现车厢内的红色扶手吊环脱落,港铁职员随即用黑色胶纸将吊环安装于原位和封好,之后安排维修人员到车厢将吊环拆除,港铁发言人指涉事列车于2012年1月才投入服务,会调查吊环脱落原因。[33]
2013年5月14日,中午12时,有乘客在调景岭站登上其中一列中国制列车,在列车卡与卡之间的通道发现有一扇遮盖门无故打开,露出列车接合扣位,并不断摇晃,列车驶至九龙湾站时有职员上车留守至油麻地站,再交由技术人员处理。经初步调查,相信该列车遮盖在出厂时,其门锁未有锁紧至意外松开。[34]
2013年12月16日,中午12时半左右,观塘线一列驶往油麻地的第8编组列车,行驶至油塘站前,发生电子故障,并产生火花,车上所有乘客沿车头逃生门摸黑步行50米至油塘站,令该线路(油塘至调景岭)及将军澳线全线停驶五小时,严重影响西贡区的交通。经警方调查后,证实列车的受电弓设计过高,但因为故障时有高架电缆下垂,导致其中一个受电弓被缠到并扯离车顶。[35][36]
2014年3月4日,中国北车集团子公司生产的40辆列车,被新西兰当地铁路公司KiwiRail(英语:KiwiRail)揭发,含致癌石棉物料,需紧急停用40辆列车。而对方已承认列车含石棉,涉油漆和隔音物料。港铁亦有向集团另一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购买32列列车(包括22列供市区线使用及10列供南港岛线使用)。港铁发言人指,十分关注事件,会在港进行全面调试。[37]经调试后,证实列车不含石棉。[38]
参见
- 港铁南港岛线中国制列车(同厂生产之列车)
- 港铁屯马线中国制列车(同厂生产之列车)
- 港铁市区线中国青岛四方制列车(同厂生产之列车,行驶于观塘线、港岛线、荃湾线[注 3]、将军澳线[注 3])
- 港铁市区线现代化列车(行驶于荃湾线、港岛线、将军澳线、观塘线[注 4])
- 港铁市区线韩制列车(行驶于将军澳线)
- 港铁机场铁路愿景列车(同厂生产之列车,行驶于东涌线、机场快线,预计2026年起投入服务)
- 港铁迪士尼线中国青岛四方制列车(同厂生产之列车,预计于2028年投入服务)
- 港铁动感号高速电力动车组(行驶于广深港高速铁路)
注释
- 虽然东铁线列车无法对准站台停车位置的情况亦颇为严重,但由于未有站台门,故不影响乘客上落。
- 尚未投入服务
- 因应本线的港铁市区线中国长春制列车和港铁市区线中国青岛四方制列车满足当前的用车需求,故除非有车务调动,否则此列车在全数退役之前将不会在本线执行载客服务
参考资料
- 提供香港80辆地铁客车项目. 2009-07-08 [2012-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7).
- 姚丹. 北车制造首列香港地铁在辽宁营口港起运. 中国北车. 2011-04-25 [2012-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04).
- 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 - 集团新闻:再获价值14亿港元世界最高水平地铁订单 中国北车将为香港制造国内首列“无人驾驶”地铁列车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1-10-04.
- MTR Service Update - 2011年12月7日
- 港鐵國產列車裝32天眼. 东方日报. 2011-10-11 [2012-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A351至A356乘降门开启指示图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03-04. - RailGallary
-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閉路電視系統 視察報告 (PDF): 25. 2013-04-09 [2013-07-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9-24) (中文(香港)).
- 世界最高标准地铁车辆在中国北车下线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1-07-08.,中国北车集团新闻,2010年12月6日
- 北车制造首列香港地铁在辽宁营口港起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北车集团新闻,2011年4月25日
- 港鐵國產列車裝32天眼. 东方日报. 2011-10-11 [201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試行埋站 訊號系統失靈 國產列車橫衝直撞入彩虹. 苹果日报. 2011-12-08 [2011-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9).
- 港铁中国列车将行走观塘线,明报,2011年12月6日
- 國產港鐵列車剛啟用即故障. 苹果日报. 2011-12-10 [2011-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9).
- Twitter - mtrupdate. [2011-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9).
- 港鐵加車荃灣線2分鐘一班. 明报. 2012-03-13 [2012-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31).
- 国产港铁列车刚启用即故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1年12月10日
- 國產列車埋站唔啱位 港鐵未解決控制程式 礙乘客上落. 苹果日报. 2012-05-02 [2012-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3).
- 港铁国产列车坏完又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2年1月29日
- 国产车甩吊环 港铁又黐胶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2年4月19日
- 港铁国产列车遮盖打开 接口位任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3年5月14日
- 港铁爆电缆 将军澳线瘫痪半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3年12月17日
- 员工疑国产车装置不稳肇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3年12月17日
- 港鐵國產列車 爆石棉恐慌 新西蘭揭同系產品中招. 晴报. 2014-03-04 [2015-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政府認為港鐵國產列車不含石棉. 苹果日报. 2014-04-09 [2014-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7).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